Wolfspeed怎样从“碳化硅标杆”走到破产边缘?

发布时间:2025-05-22 01:13  浏览量:4

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半导体供应商Wolfspeed准备在未来几周内申请破产,目前该公司正面临巨额债务问题。报道称,在拒绝债权人提出的多项庭外债务重组方案后,Wolfspeed正寻求依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此举将获得多数债权人的支持。

几年前,Wolfspeed还被视为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的标杆企业,它在1991年便打造了第一片碳化硅衬底,1993年实现了30mm衬底商用化,2015年推出了8英寸碳化硅衬底,可以说是这一市场当之无愧的技术领先者。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家SiC领域的明星公司在SiC市场高速增长的背景下面临破产的境地呢?

技术优势并非市场竞争力

SiC作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凭借其具有的高耐温、低损耗等特性,被公认为新能源革命的核心半导体材料。全球SiC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达42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将以34.5%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扩张。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等领域的爆发式增长,为SiC厂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仅新能源汽车就贡献了超过60%的SiC需求。

Wolfspeed曾是这一技术浪潮的受益者。作为全球最大的SiC衬底制造商,2022年4月,其位于美国纽约州的当时全球最大的200mm碳化硅晶圆厂的正式投产,确立了其在SiC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然而,Wolfspeed未能将技术红利转化为商业成功。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Wolfspeed营收同比下滑13.4%,毛利率恶化至-21%,净亏损扩大至3.72亿美元。这种反差表明,技术优势并不等同于市场竞争力。

战略冒进与成本失控

Wolfspeed的衰落与其激进的产能扩张策略密切相关。在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的激励下,Wolfspeed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在美国和德国建设新厂,其中仅纽约莫霍克谷晶圆厂的投资就高达65亿美元。然而,这种“赌未来”的扩张忽视了市场节奏。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增速放缓,工业领域订单萎缩,导致其产能利用率不足,莫霍克谷工厂本季度仅贡献7800万美元收入,远未达预期。

同时,Wolfspeed也宣布推迟其在德国建立晶圆制造工厂的计划。Wolfspeed原计划在德国萨尔州(Saarland)建设一座高度自动化的200mm晶圆制造工厂,这座工厂将采用前沿技术,致力于半导体产品的生产。按照最初的时间表,该工厂在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后,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启动建设,并于2027年开始生产,最终在2030年实现全面投产。

然而,随着欧洲和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疲软,Wolfspeed不得不削减资本支出,重新评估其全球扩张策略。据Wolfspeed发言人透露,德国工厂的建设将推迟至2025年中期,比原计划晚了两年。就目前来看,这一工厂的建设计划很可能会被取消。

更严重的是,技术升级带来的成本压力超出预期。8英寸SiC衬底的量产虽然理论上可降低单位成本30%,但实际良率不足40%的问题长期未能解决。与此同时,中国厂商通过工艺创新将6英寸衬底价格压至国际水平的30%,直接击穿了Wolfspeed的成本底线。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模式,最终将其拖入了债务深渊,其65亿美元债务每年产生8亿美元利息支出,而现金储备仅13亿美元。

市场波动与政策风险

除了Wolfspeed的激进扩展战略外,外部环境的变化又加剧了Wolfspeed的困境。

2024年,欧美电动汽车市场需求疲软,通用汽车、梅赛德斯-奔驰等核心客户推迟订单,导致Wolfspeed营收预期大幅下调。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更是带来致命打击:中国对美SiC产品加征34%关税,不仅推高Wolfspeed的原材料成本,更将其排除在全球最大SiC市场之外。目前,中国占据全球70%的SiC需求,而Wolfspeed在华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65%骤降至2025年的18%。

政策不确定性则放大了财务风险。尽管Wolfspeed预计2026财年其可获得6亿美元《芯片法案》的退税,但特朗普政府推动废除该法案的举动使其资金链雪上加霜。这种政策摇摆与市场波动的共振,最终引发投资者信心崩塌。激进投资机构Jana Partners在2025年第一季度清仓离场,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SiC技术迭代与竞争格局

在Wolfspeed陷入困境的同时,全球SiC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国厂商通过技术突破和成本优势快速崛起。天岳先进8英寸导电型衬底通过英飞凌验证,三安光电和意法半导体合资成立的重庆工厂2025年将实现车规级量产,其产品价格较Wolfspeed低30%。这种“中国速度”打破了欧美垄断格局,迫使国际巨头调整战略,安森美终止了韩国工厂投资,英飞凌加速与中国企业合作。

Wolfspeed的悲剧在于未能及时适应这种变化。其长期依赖6英寸技术,8英寸量产计划因良率问题滞后,而中国厂商已通过复合衬底等创新技术实现弯道超车。更致命的是,Wolfspeed在技术路线选择上忽视了市场分化趋势,工业领域对低成本6英寸产品的需求持续存在,而Wolfspeed却过早放弃该市场,导致收入结构失衡。

写在最后

Wolfspeed的没落有内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如果在2024年市场需求放缓时,Wolfspeed能够暂缓新厂建设,或许可以避免现金流断裂;如果Wolfspeed能够将8英寸衬底的研发与6英寸产线优化并行,而非全面淘汰旧技术,或许还能有短期的盈利能力,但开弓没有回头箭。Wolfspeed所面临的困境也揭示了,技术领先与商业成功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但在这场碳化硅产业的变革中,Wolfspeed的衰落并非终点,而是行业洗牌的开始。随着8英寸技术的成熟和中国厂商的崛起,SiC市场正从“技术垄断”转向“成本竞争”。未来的赢家将是那些能平衡技术创新与商业现实、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企业。半导体行业的竞争,终究是技术、资本与战略智慧的综合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