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15%!穷鬼买不起,中产不买账,这家运动巨头要“卖股”了?

发布时间:2025-09-14 14:18  浏览量:1

文章均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首发|品牌官作者|品牌官

曾几何时,逛迪卡侬是中国家庭周末的“固定节目”——孩子试自行车,爸妈挑运动装,成为了中国家庭周末去处的不二之选。

可如今,这份热闹正在悄悄降温。

lululemon成为了年轻人的“必买清单”之一,户外热潮被Salomon带飞,就连迪卡侬曾经靠低价守住的下沉市场,也被骆驼、探路者用更精准的平价策略分走蛋糕。

唯独迪卡侬,这个曾经的巨人似乎已经力不从心,如同一头老迈的雄狮,再也无法在草原上发出曾经的怒吼。

或许,这头雄狮的“中年危机”才刚刚拉开序幕。

迪卡侬中国失宠

平价运动巨头为何跌落神坛?

迪卡侬自创立之日起,便以“质高价低”的策略在一众运动品牌中脱颖而出,形成了自己的运作模式。

而当迪卡侬进军中国运动市场后,随着“健康生活”理念兴起,城市的年轻白领和家庭需要有一套入门且全面的运动套装,以低价获得更高的运动体验。迪卡侬的出现完美符合了这一心理需要,成为了无数人心头的“运动白月光”

图源:小红书

这种“质高价低”的策略让消费者走进迪卡侬大门便能看见39.9元的速干衣19.9元的加绒保暖手套,同时让消费者卸下心理包袱,“无痛”走进运动大门

同时,迪卡侬的门店体验在当时的中国独具一格,顾客可以在店内尽情试用装备,在一个门店里体验到轮滑,篮球,滑雪等多种运动体验。

这种“低价”策略以及“沉浸式体验”虽然迎合了市场,却无法解决摆在所有公司面前的难题——利润率太低,怎么办?

2024年,迪卡侬的净利润同比下滑15.5%至7.87亿欧元,引发热议。

曾经的迪卡侬可谓是“风头无两”,甚至有一句话是“当你不知道选择什么的时候,就选择迪卡侬。”如今盈利能力却屡遭质疑,难道迪卡侬真的不行了吗?

以迪卡侬的老对手阿迪达斯为例。2025年,阿迪达斯第二季度数据表现亮眼,净利润突破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4%

图源:新华财经

如何盈利,成为了迪卡侬如今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所以,升价是摆在迪卡侬面前能够迅速提振利润,扭转颓势的选择。

但随着带来的是价格优势消失,失去了最核心的竞争力,消费者也感觉受到了深深的背叛,疑惑曾经的性价比不知去哪了,纷纷直呼:被迪卡侬背刺了,谁懂?

一时间,关于“迪卡侬怎么涨价了?”的讨论在互联网掀起热潮,许多网友戏称:我的白月光怎么“黑化”了?亦或是“难道我是被迪卡侬抛弃的小丑?

图源:小红书

价格优势消失,消费者与品牌“离心”,这两记响亮的耳光下来,让这头雄狮被打了个晕头转向。

以及外部环境的冲击,近几年,lululemon、始祖鸟、骆驼等竞争对手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与迪卡侬一起瓜分入门运动这块蛋糕。

尤其是lululemon,这几年劲头强势,一跃成为中产阶级们衣柜里的“必备品牌”

图源:lululemon

当价格不再成为优势,质量却跟不上涨价的步伐,既没守住路人基本盘,又没能抓住消费者的新需要。这头曾经的雄狮,迷茫的徘徊在“高不成低不就”的荒漠中,面对更加残酷的生存考验。

毕竟消费者,归根结底最在意的还是性价比。

图源:搜狐网

迪卡侬的升价是不得已而为之,可是为什么迪卡侬升价走高端化路线会失败呢?

“闭眼入”到“挑着买”

迪卡侬高端化缘何受挫?

迪卡侬的升价其根本还是想进行“转型”,但这份转型的结果却与迪卡侬的料想背道而驰。

Lululemon,蕉下等迪卡侬的竞品品牌走的也是类似于迪卡侬的路线,但和迪卡侬不同的是,这两者从一开始定位清晰,走的是“年轻高端化”路线,与迪卡侬瞄准的群体有根本性不同。

以爆火的lululemon为例,通过“瑜伽裤”这个爆款单品讲述自己的品牌故事:鼓励女性找到属于自己的“运动美”,摆脱“白幼瘦”,勇敢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图源:小红书

2025年,迪卡侬挖来了lululemon的首席营销官张晓岩,很明显,迪卡侬也想复制lululemon在中国的成功,对其寄予厚望

图源:腾讯网

但迪卡侬高端化路线,显然不能为中国消费者所接受。

迪卡侬虽然推出了高端产品线,但在大部分消费者眼中,迪卡侬依旧是那个“运动界的宜家”。

大部分消费者选择迪卡侬,不是因为他的“环保”理念,也不是他的质量真的有多好,其实还是因为他的“性价比”。

图源:搜狐网

对比迪卡侬“广而泛”的商业模式以及黏性较低的消费者群体,lululemon可以说一开始就走的是以单品带动品牌发展的路子,不仅如此,通过切入瑜伽这个运动种类,lululemon收获了一批黏性很高的消费群体。

图源:小红书

迪卡侬也想通过细分品类达到类似于lululemon的效果,因此推出了高端骑行品牌VAN PYSEL全碳纤维公路自行车。

图源:网络

但迪卡侬在专业骑行者的眼里还是以前的那个“性价比之王”,专业骑行者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在一般消费者眼中就是“没必要”,因为同样有捷安特这类的平价自行车品牌可以选择。

图源:小红书

从这个自行车这个品类我们可见迪卡侬的困境,在不同的运动选手眼里,入门级选手有了更好的选择,专业级选手也不会因为他的升级而转而投向他的怀抱。

迪卡侬卡在中间,求上不能,求下不应。

从根本来说,迪卡侬太想“一步登天”,没成想天没上去,反倒摔了一个大跟头。

迪卡侬“断臂求生”

又该何去何从?

图源:澎湃新闻

这个结局的背后,是迪卡侬对核心消费者群体草率把握的结果:只有价格上调,却没有质量做坚强的后盾支撑,更没有与价钱相匹配的品牌叙事。消费者只能放弃迪卡侬这个“旧爱”,去寻找“新欢”

图源:小红书

所以说,迪卡侬的当务之急,是处理好“自家后院”的事情:努力提升产品质量,让消费者觉得迪卡侬的质量与他的价格可以相匹配,觉得钱真的“花在了刀刃上”。

其二,为什么大家宁愿花钱愿意去买lululemon、始祖鸟这些品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他们的品牌叙事。

图源:小红书

迪卡侬虽然这几年一直在致力于宣传环保这方面的“品牌叙事”,但这些对于迪卡侬主要的消费群体来说,环保是一个离他们太远的命题。相较于lululemon这种更关注于人本身成长的品牌叙事,迪卡侬的品牌叙事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

图源:迪卡侬

所以,迪卡侬与其钻入“品牌叙事”的怪圈,不如精准把握当下年轻人的需要,讲出更能打动人的故事。

转型遇冷

迪卡侬在中国还能找回市场吗?

网络上关于迪卡侬的讨论从未停止,大多都是希望迪卡侬恢复从前的“平价”策略的呼声,可是满足了消费者的要求,公司的盈利问题就不能得到解决,陷入了两难境地

迪卡侬也在积极寻求出路,前一阵掀起的“尿素袋”热潮,让中国民众再次看见了迪卡侬

图源:小红书

“尿素袋”作为一代中国民众的记忆,这次和迪卡侬可以产生如此奇妙的化学反应,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尿素袋与迪卡侬之间有着某种共通性。

图源:小红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尿素袋因为便宜好用成为了无数中国普通民众家里的“万能材料”,而迪卡侬凭借着“平价好用”的标签也成为了一般家庭的运动首选,这两者本质上的属性是相同的。

迪卡侬将这种带着时代印记的载体重新带回大众视野,又无意间迎合了当下时代对“松弛感”“美好的精神状态”的追求,爆火出圈也就成为了理所应当。

图源:小红书

而迪卡侬持续优化供应链,重归“平价款”的动作,让众多消费者直呼:“我的白月光终于回国了!”

图源:小红书

迪卡侬本身也对中国市场有足够的信心。

图源:腾讯网

在迪卡侬与消费者双向奔赴的过程中,迪卡侬还积极依托全产业链,垂直深挖中国市场,争取在下一个20年,能够更加精准贴合中国消费者运动需求,成为更懂中国消费者的“运动伙伴”。

看来迪卡侬,并没有忘本。

写在最后

迪卡侬在中国市场有辉煌也有坎坷。曾经火爆一时,如今却陷入重重困境但困境并非绝境。

如何重新获得核心消费群体的“欢心”,如何利用自己的曾经的成功经验维续今后的辉煌,都是摆在迪卡侬面前的难题。

未来,迪卡侬是否有机会重回中国运动品牌的舞台中央,续写运动传奇呢?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头条深一度#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