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老三”要被卖了?

发布时间:2025-09-12 10:30  浏览量:1

今年夏天休赛期期间,英超豪门曼城敲定了一笔重磅交易:知名运动品牌彪马(PUMA)将继续成为他们球衣赞助商,双方续约至2034/35赛季,每年PUMA需要支付的赞助费将从6500万英镑上涨至1亿英镑,总价值超过10亿英镑,一举创造现代足球历史上的赞助合同新纪录。

更重要的是,放眼整个国际足坛,乃至放眼整个世界体育产业,一口气能够签下10年长约、每年需要支付1亿英镑左右的赞助大合同迄今为止也是蝎子粑粑——独一份。最接近彪马出价的两份合同,分别是阿迪达斯为英超另一家豪门曼联开出的10年9亿英镑,以及阿迪达斯为皇家马德里开出了8年9.5亿英镑。

这其中,曼联是当代足球商业开发的典范,传奇主帅弗格森与红杉掌门人迈克尔.莫里茨共同出版的《领导力》,是如今哈佛商学院的选修课程之一。而皇家马德里则是现代足球的荣誉殿堂里天花板级的俱乐部,历史上先后15次拿到欧冠奖杯,影响力独一档的存在。而相比之下,曼城虽然在2023年历史上首次拿到欧冠冠军,实现三冠王的壮举,但在商业开发、文化底蕴上仍然有不少功课要补。

因此在很多人看来,这笔续约象征着彪马打破耐克、阿迪达斯垄断地位的决心。更证明了彪马此前与曼城的合作取得了超预期的效果,这个长期身处第二梯队的体育品牌距离“破圈”,几乎只有一步之遥。

然而夏天还没过去,彪马的命运似乎出现了巨大的转折:近日据多家媒体爆料,彪马的大股东皮诺(Pinault)家族已经接触了多家潜在的投资方,准备卖掉手中持有的彪马29%的股权,而这些潜在买家就包括中国的两大体育巨头李宁与安踏。不过李宁和安踏很快做出了回应,均表示对市场传闻不予置评。

而最新的消息是,彪马的推进确实不是很顺利。在经过一系列评估、潜在买家谈判后,皮诺家族并没有收到满意的报价,已经在考虑取消交易。一位接近皮诺家族的消息人士说:“我们肯定不会永远持有彪马,但我们也不会以这样的价格出售,现在不是一个出售的好时机……我们认为彪马的价值远远高于目前的报价。”

撑不住的第二梯队

中国创投圈有句祖训,叫“老大和老二打架,遭殃的基本都是老三”。这句话也很适合用来解释皮诺家族出售彪马的原因。在体育装备这个圈子里,阿迪达斯、耐克作为交替领跑者不断提升竞争的烈度,这让身处在第二梯队的彪马显得愈发吃力。

根据2025年7月公布的中期财报显示,彪马的各项核心财务数据都恶化到了一个相当让人揪心的程度:2025财年上半年,彪马录得亏损2.46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0.5亿元),2024财年同期则为盈利1.293亿欧元;2025财年上半年,彪马毛利率遭遇重创,下降60个基点至46.5%;2025财年上半年,彪马在欧洲、美洲、亚太这三个最重要市场均出现了销售业绩下滑,其中欧洲分公司销售额下滑1.2%,美洲分公司销售业绩下滑1.6%,亚太分公司销售业绩下滑3.8%。

在这些数据的拖累下,彪马在2025财年上半年整体出现了4000万欧元的亏损。

在财报中,彪马给出的原因“促销活动增加、汇率变动以及去年库存估值调整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他们在此期间的运营费用就整体上涨了5.5%。与此同时,他们表示这部分的影响可以通过“采购与货运优势以及分销渠道组合的积极影响得到部分抵消”。

但连续多份财报不及预期后,市场对彪马已经算是基本失去了信心:在2025年7月31日之前的12个月里,彪马的股价已经累计下跌了53%——按照当前的价格计算,彪马的整体市值仅为2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16.25亿元),而2007年皮诺家族买下彪马27.1%股份的时候,可是花了整整53亿欧元(按照当时的汇率,约合人民币552.13亿元),毫无疑问称得上“血亏”。

事实上,就连彪马都对自己的缺乏信心。今年3月,彪马曾经预测2025财年将实现业绩增长,全年营业利润至少达到4.45亿欧元。而现在,彪马已经坦诚地表示:“不再预期在 2025 年剩余时间内实现此前预测的经货币调整后的销售额增长。”刚刚接替阿恩·弗伦特(Arne Freundt)出任彪马集团总裁的亚瑟·霍尔德(Arthur Hoeld)则直接将复苏的预期调整到了两年后,称“我将与团队一起纠正方向……2025年对于彪马来说将是重置之年,而2026年对于我们来说将是过渡之年。”

所以虽然有消息称,皮诺家族考虑到自己当初收购时的高位,希望以“较高溢价”出售资产,但正所谓在商言商,彪马目前的状况也很难有太大的谈判空间。

另外,皮诺家族的另一大资产开云集团目前面临着严重的债务问题。截至2024年底,皮诺家族的主投资平台、Artemis基金的合并债务总额达到267亿欧元,较两年前增长近一倍。其中作为报表中最大合并资产,开云集团同期债务总额约为140亿欧元,这些债务主要用于支持由皮诺家族的多项战略计划,例如帮助旗下的奢侈品品牌古驰积极拓展资源,以应对LVMH等同类竞品的竞争。

(Artemis现任董事长,弗朗索瓦-亨利·皮诺,来源:Artemis官网)

要知道,此前皮诺家族正是通过开云集团以及前身皮诺-春天-雷杜特集团(PPR)买到的彪马股权,最高时一度持股86.3%。而在2018年,面临发展瓶颈的开云集团选择了调整战略,将全部资源集中在奢侈品领域,进而决定剥离了彪马、Volcom等体育品牌资产。皮诺家族也因此改为由Artemis继续持有彪马的股份,并将持续进一步削减到了29%。

有了“曾经抛弃”的黑历史,再加上如此的债务压力,皮诺家族似乎也并没有太多地筹码“溢价出售”彪马。而从目前的消息来看,除了对消息不予置评的李宁和安踏,其他买家还包括一家中东主权投资基金。

中国制造,重振雄风

当然,中国老百姓还有一句祖训,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彪马目前的状况也完全适用于这句话,也给了众多买家出手的理由。

虽然彪马近两年来业绩不佳、处处碰壁,但毕竟也曾经贵为全球第三大运动服装制造商。在最辉煌的2021年,彪马销售额增长了32%,达到68亿欧元,利润也同步增长到了5.57亿欧元。同年,彪马的股价累计上涨了10%,超越了阿迪达斯和耐克,成为了体育服装品类里的标准“绩优股”。

此外,新任总裁亚瑟·霍尔德也是一名传奇产品经理。在阿迪达斯任职期间,他主导了经典爆款产品Samba和Gazelle的开发。而彪马在2021年创造的业绩巅峰,实际上也正是来自于他们对快时尚领域,对女性消费市场、潮牌消费市场的充分开发:那一年,他们签下了英国歌手杜阿·利帕(Dua Lipa),喊出了“She Moves Us”的品牌新口号;同年,他们推出了Flutur胶囊系列鞋服;同年,他们赞助的精英运动员在东京奥运会上,拿到了75枚奖牌,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非足篮球的小众、新潮运动领域。

(杜阿·利帕的彪马广告,来源:彪马官网)

如果有能力盘活这些资源,对于买家来说也确实大有裨益。而从这个角度出发,李宁、安踏这两大中国体育品牌,确实在近两年表现出了卓越的“老树开花”能力。

仅以安踏为例,自2009年以3.2亿元从百丽国际手中买下FILA中国运营权以来,安踏一路收购了大量“久负盛名但日趋艰难”的知名品牌,数得上名头的就包括Sprandi、DESCENTE、KOLON、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始祖鸟母公司)、Jack Wolfskin(狼爪),并帮助这些品牌顺利地完成“扭亏为盈,再创辉煌”。

这其中亚玛芬体育更是一场漂亮仗。安踏收购并接手经营之下,亚玛芬体育仅用了五年时间就重返美股,上市后股价攀升,目前市值超过了220亿美元,几乎是2019年收购价的5倍。亚玛芬体育也在2024年首次实现扭亏为盈,集团实现营收51.83亿美元,调整后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3%至5.77亿美元。

所以虽然近几年彪马逐渐将生产线剥离出了中国,大有“产业链转移”的意思,纵然“海外老品牌凭借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优势起死回生”,这个叙事线显得老套、宏大叙事,但有这样的珠玉在前,彪马的管理层大概率会想起吴京老师的那句话:“人民币就不算钱吗?”——从目前的全球市场环境来看,至少在消费产业上,这就目前性价比最高、可操作性最强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