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澄清:不打算派兵参与乌克兰战后维和,48小时内打消中外顾虑
发布时间:2025-09-10 22:38 浏览量:2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日本政府在不到48小时内迅速澄清不向乌克兰派兵的决定,背后隐藏着对历史包袱、地缘政治和现实风险的多重考量。
图 | 法国总统马克龙
9月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主持了“志愿联盟”视频会议,共有35个国家的代表参加,其中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非欧洲国家。
会议结束后,马克龙宣布26个国家承诺在俄乌停火后向乌克兰部署军队。
这些部队将在停火协议达成后以陆海空力量的形式进入乌克兰,承担安全保障任务。外媒透露,这支多国部队的规模将超过1万人,主要目的是在停火后“阻止俄罗斯的潜在袭击”。
作为七国集团中唯一的亚洲国家,日本参与了此次会议,这成为了推测日本可能卷入西方军事行动的“由头”。
面对国内外此起彼伏的猜测和关注,日本政府次日便迅速做出了官方回应。9月5日,林芳正在记者会上强调:“日本不在那26个承诺驻军国家之列,政府从未考虑派遣自卫队。”
林芳正的表态旋即被各大国际媒体争相转发,再次将日本在此问题上的立场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日本此次的明确表态并非毫无征兆。早在今年2月,日本防卫省内部确实曾就派遣自卫队参与战后维和行动的可能性进行过讨论,但最终未能形成统一的意见。
图 |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
日本政府在海外派兵问题上采取谨慎态度,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回溯至1991年的海湾战争,日本虽斥巨资1.3万亿日元(约合130亿美元)支援多国部队,却未能获得预期的国际认可。
海湾战争后,日本的国际影响力并未如预期般提升,反而出现了下降的民调曲线,这使得许多日本有识之士对“介入别国冲突”的潜在风险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一些分析人士甚至认为,若日本派遣自卫队参与乌克兰战后维和,预期的耗资将远超海湾战争,可能相当于日本全年防卫预算的40%。
图 | 日本原首相、看守内阁总理石破茂
日本政府此次迅速澄清不派兵的立场,反映了其在三个层面的深层担忧。
首先是对卷入俄乌冲突的忌惮。鉴于俄乌之间的停火前景依旧不明朗,任何国家若贸然介入,都难以全身而退。欧洲国家已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仅2024年,欧盟及其成员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总额已超过1330亿欧元。
其次是担心遭到俄罗斯报复。俄罗斯方面已明确表态,任何以其他名义进驻乌克兰的外国军队,都将被视为对其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
图 | 俄罗斯总统普京
普京已经放话,任何外国军队一旦进入乌克兰,都是俄军的合法打击目标。日本政府很清楚俄罗斯的对外喊话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早在2022年,俄罗斯就用高超音速导弹打击过哈尔科夫的外国雇佣军基地,数百人伤亡。
第三是顾忌中国等国的反对。鉴于其二战战败国的历史身份,中俄韩朝等国对日本的军事行动尤为敏感。若日本出兵乌克兰,无疑将极大地刺激中俄等国,可能引发多国的抗议和反对。
日本和平宪法对海外军事部署的限制,也是政府不得不考量的关键因素。日本曾多次参与维和行动,例如1993年的柬埔寨维和行动以及2004年的伊拉克复兴支援等。
图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
然而,这些行动均是在联合国维和公约框架下进行的,属于常规性的维和任务。相比之下,马克龙提出的向乌克兰派兵计划,是直接派遣部队进驻乌克兰,是欧洲主导的一项军事施压行动。
若日本自卫队派遣至乌克兰,其行动性质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并可能面临来自国内外的法律挑战。
作为亚洲国家,日本与乌克兰在地理位置上相距遥远,地缘安全利益并非直接相关。日本的主要安全关切集中在东亚地区,特别是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的稳定。
图 | 顿涅茨克地区,俄乌冲突持续,乌军第141独立机械化旅士兵向俄军阵地发射2S1式自行榴弹炮
若日本远赴欧洲参与军事行动,不仅可能分散其在地区安全事务上的注意力,还可能影响其在东亚地区的安全部署。
战争打的都是钱,这也是日本最为关心的事情。乌克兰战争打了三年,和谈进度遥遥无期,欧洲国家已为援助乌克兰付出千亿欧元级别的财政成本。
德国、法国等国不仅军费飙升,还陷入通胀高企、能源价格飞涨的困境,民众生活深受影响。
图 | 8月29日,丹麦哥本哈根,欧盟成员国防长非正式会议举行
日本近几年的财政状况更为严峻,不仅要面临美国加征的15%关税,还要应对起初在协商时承诺对美在未来十年投资高达5500亿美元的协议。
若此时派兵参与乌克兰维和,不仅意味着直接的军事介入,更需配套成吨的经济援助。这对于财政紧绷的日本而言,无疑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甚至可能引发国内经济与社会的连锁问题。
日本的声明只是强调“不派兵,却并未说“不帮忙”。从俄乌战局的大局观来看,日本在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并不逊色于其他西方国家。
图 | 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
除了直接提供资金援助,日本与乌克兰去年还在东京与基辅签署了一份为期十年的安全合作协议,承诺在战后重建、非致命性装备、防空系统等多个领域给予实质性帮助。
截至目前,日本对乌援助总额已经超过90亿美元。
日本的“退出”也暴露了西方阵营在乌克兰问题上存在的战略分歧。除了日本,波兰作为乌克兰的邻国,也划清了界限,表示即使冲突结束也不会向乌克兰领土派兵,仅提供“后勤支持”。
图 |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
欧洲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大国普遍持谨慎态度。德国总理明确强调,任何军事部署都必须满足三个前提条件,美国实质性参与、俄罗斯同意和谈以及德国联邦议院的批准。
日本政府的明确表态,有效地避免了东亚地区安全形势的进一步复杂化。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早已发出警告,认为该计划是“北约东扩的变相实现”。
图 | 法国总统马克龙
日本此次选择的“谨慎与克制”,既避免了卷入遥远的欧洲冲突,也维护了东亚地区的稳定大局。
日本选择不出兵乌克兰,但继续提供资金援助,总额已超过90亿美元,并与乌克兰签署了十年安全合作协议。
东京的决策表明,在外交政策中,明确利益考量比姿态更重要。
参考资料:
1.《马克龙:俄乌停火协议达成后,26个国家将向乌克兰派军 俄外交部:绝不接受》2025-09-05 14:14 | 来源:红星新闻
2.《俄乌若停火,将有26国派兵入乌,马克龙突然摊牌,日本紧急发声澄清,俄罗斯警告奏效了?》2025-09-08 10:52 | 来源:速看前沿
3.《欧盟领导人达成协议 将向乌克兰提供500亿欧元援助》2024-02-01 19:34 | 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