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姑娘被复旦大学录取,读了4年后傻眼,复旦:根本没录取你啊
发布时间:2025-09-10 20:21 浏览量:1
“四年!我四年的青春全部在这里了!”
“我明明在复旦大学读了四年,为什么这里没有我的学籍!”
何小敏崩溃到失声,她从未想过,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女大学生,在被复旦大学录取之后,还能有这样的变故。
她已经不清楚,自己在学校里学习、考试、实验的记忆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学信网上的“查无此人”,像是钢刀一样不断划过她的神经。
直到找出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她眼神失焦,双腿发软:“怎,怎么会这样!”
01
何小敏父亲早亡,和母亲何莲相依为命。何莲是个要强的女人,一个人把何小敏拉扯大,因为工作强度太大,还伤了肩膀。
虽然何莲的文化程度不高,为了能让她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何莲白天打一份工,晚上还要去送外卖;这才勉强供上了何小敏补习班的报名费。
何莲日夜不辞辛苦,何小敏也是记在心里,所以她读书也是相当努力。从小学开始就一直是班里的“三好学生”,参加了几次奥数竞赛都是前三,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之后,成绩也一直在前五名,是家长老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不负众望,复旦大学物理系的录取通知书如期而至,何莲说何小敏是家里第一个女大学生,那一天何莲少有的请了假,喝了个酩酊大醉。
可是没人能想到,就是这样的一封录取通知书,却成了何小敏一生的梦魇。
何小敏第一次出云南县城,就是她来复旦的这一天,但是从这天起,各种怪事就找上了她。
“同学,我这里没有查到你的信息啊?你看是不是搞错学院了?”何小敏被学姐突如其来的发问搞得摸不着头脑。“你看,今年的新生名单里没有你的名字。”说着,学姐就将一张纸质的名单递给了何小敏。
何小敏对着这张名单看了五分钟,每一个名字她都仔细地核实了一遍,却发现没有自己的名字。
“学姐,你是不是搞错了,你看我这本录取通知书,上面还有学校的章和校长签名呢,怎么可能会是假的呢?”何小敏虽然纳闷,但是想着自己还有录取通知书,这个东西总不能作假吧,说着,便将录取通知书给学姐递了过去。
学姐拿着录取通知书核对了一下,发现却是是今年的录取通知书,上面也有校长的签名。她想了一会,说:“这种情况我也没见过,麻烦你稍等一下,我去问问辅导员。”
没过多久,辅导员刘川林就和学姐一块走了过来,在简单了解了情况之后,他拿出了另一张表格递给了何小敏,说:“你这个情况有些特殊,需要填写一下这张表格,然后我再带你去宿舍。”
“特招专业生报表?”何小敏看着手中的表格有些纳闷,自己怎么成了特招专业生了?自己不是通过统考考进学校的吗?
刘川林对这种问题看起来已经见怪不怪了:“对的,特招专业生是我们为物理特别好的同学准备的招生计划,这个录取计划的名单和普招的不一样,所以要进行登记,你这里做完登记之后,一会和我去宿舍就好了。”
何小敏回过神来的时候,她已经穿过了半个学校,到了学校的老家属区。同时在她的身旁还有好几名同学,看起来都是物理特招专业生。
“宿舍比较紧张,你们几个又是特招专业生,到时候估计还要一块跟着老师跑项目,所以就都住在这里了。”辅导员帮他们把行李搬进了家属区的一间充满霉味的老房子里,屋里的高低床锈迹斑斑,上面还有不少蜘蛛网。“别看这里不怎么样,之后等经费拨下来了,你们就是第一批住新楼的人。”
“那我们的学籍录入怎么办?”何小敏见辅导员有离开的趋势,立马拦下了辅导员。
“你们的学籍不用担心,之后会有人来帮你们录入,还有你们的教材和校园卡都会给你们送过来的。”有辅导员的承诺,何小敏的心里还是踏实了一点。
02
正式上学之后,何小敏感觉就更加奇怪了。
开学第一天,何小敏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物理学》,因为查不到自己的课表,所以书的背面是何小敏自己手抄同学的课表。第一次在阶梯教室上课,也是何小敏第一次参加大学的课堂,何小敏看起来有些紧张,为了防止有什么纰漏,她每样文具甚至都带了两份。
“张小海,彭宇轩,金日光……”到学校的第一节课,老师照惯例会进行一次点名。“没有点到名字的同学麻烦举手。”老师的语气很平淡,就好像人要喝水一样自然。但是这种自然却让何小敏感觉不适。
“老师,我的名字漏了,我叫何小敏。”何小敏举起了手。
“好的,帮你补上了。”这是何小敏的名字第一次被漏下。
然后是第二次,第三次。随着次数的增加,何小敏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教室了。
“同学,你这个名字的事情,之后你去问问你的辅导员,你看是不是系统有什么问题,这个不要太担心,让后台的老师弄一弄就好了。”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何小敏感觉自己的脸颊烧得滚烫。
除了没有办法将自己的信息录入学校的系统以外,自己的校园卡也没有什么作用,每一次刷卡都会报错,即使是往里面充钱也没有任何响应。
辅导员还不让她去申报奖学金,就连自己大学四年来的每一张成绩单,都是何小敏自己单独去找老师要的。
每次去找辅导员问这些问题,辅导员总是以“特招专业生的材料需要校领导的签字才能办理,学校系统的事,你不需要懂这么多”为理由搪塞过去。只是辅导员在说这话的时候,眼睛好像从没有直视过何小敏。
每一次遇见问题,何小敏都在尝试自己解决,她一次又一次的告诉自己,自己是家里的第一个女大学生,一定要在学校努力,为家里争光,在复旦大学出人头地,以后才能找到好工作,在现在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一次又一次,何小敏越来越怀疑,自己是不是成了学校里的“空气人”。一天晚自习结束之后,何小敏在放学的路上问她的室友:“为什么我好像和学校脱节了呢?明明我就在学校里学习生活,但是学校总把我当成不存在一样?”室友安慰她别多想,可能只是教务系统有点小问题,只要不影响毕业就行了。
是啊,只要不影响毕业就好了。何小敏心里这么想着,于是她学习越来越努力,实验越来越仔细,有些时候甚至会在实验室里呆到四五点才回寝室睡觉。老师都怕她这样做实验把身体给熬坏了。
“要不还是休息一下吧?”同组的老师看着何小敏的黑眼圈,不由得有些担心。
“没有关系。”何小敏说,“只要这个项目可以成功,那我就能保研了。”这是何小敏在复旦的目标,和自己的梦想,她想更进一步,想去过去自己想都不敢想的地方看一看。
03
功夫不负有心人,项目最终成功了,何小敏作为项目当中最努力的那一个,获得了保研的资格。
而这个保研资格,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录入保研学生的信息时,老师犯了难。
“你再说一下你叫什么名字?”档案室的老师缓缓挪动着鼠标,将光标转到搜索位置。
“何小敏,人可何,大小的小,敏捷的敏。”她不信了,难道自己的档案真的就不在学校里吗?
“你再确认一下?我们这边档案室确实没有你的档案,你看看是不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不对?或者你去问问你的辅导员,他那也许有点主意。”档案室的老师看着眼前的“查无此人”,惊呆了。没有人见过这种情况,一个在复旦大学读了四年的学生,竟然在教务系统内查不到自己的档案。
何小敏在档案室外来回踱步,手机一遍又一遍地拨打着刘川林的电话,电话内的忙音让她感觉到脊背发凉。她又打了几个和刘川林关系不错的老师的电话,他们都说刘川林最近在休假,不知道去哪了。
到了晚上,何小敏才接到刘川林的电话,刘川林说:“你别着急,档案这个情况我知道,马上就帮你联系相关的校领导,帮你把你的档案转到学校档案室,你都保研了,咱们这个保研的名额肯定不能丢对不对。”
有了刘川林的保证,何小敏的心总算是沉到了肚子里。在她的印象里,刘川林总能帮她解决她面对的所有问题。
可连等了半个月,何小敏都没有听到刘川林带回来的好消息。“你先别着急,档案室这边也在处理你的档案问题,归档是需要时间的。”她再次打电话过去的时候,得到的只有刘川林的搪塞。
直到一个月之后,保研名额上报的时间接近截止日期,就连档案室都打电话来催何小敏档案的事情了,何小敏才发现不妙。
她连忙给辅导员刘川林打去了电话,可话还没说两句,刘川林就把电话挂了。再次拨通刘川林的电话时,他的手机已经关机了。
不过何小敏不死心,觉得也许是学院的工作有什么小插曲才导致的这一切,她决定一个学院一个学院的去碰碰运气,如果她的档案落在哪个学院里了呢?
“你叫什么名字?”
“何小敏。”
好像运气并不在何小敏这边,每个学院的办公室她都走了一遍,她都是无功而返,最后只能回到档案室,想最后再碰碰运气。
“何小敏同学,我们这边确实没有找到你的档案,你可以自己在档案室的里面翻一翻,你的档案不在这个里面。”面对何小敏的情况,档案室的老师也很无奈,但是奈何她已经来档案室很多次了,次次都是无功而返。
“只要是在本校就读的学生,那我们档案室肯定会存放他的档案的。”
“除非你不是本校的学生。”
“不可能,我在复旦大学读了四年,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上面还有校长的签字,学校的盖章,这四年我一直住在学校的宿舍里,我的室友……”何小敏慌了神,眼神止不住乱晃。
“你的室友我们都能查到,她们的学籍档案都在我们档案室。”老师的话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也是……我明明也是,我和他们同吃同住,一起上课……我怎么能不是复旦大学的学生呢?”何小敏有些歇斯底里。
“但是你的档案不在我们档案室,那就说明你并不是我们复旦大学的学生,所有有学籍的学生,档案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没有档案的学生,也没有办法从复旦大学毕业。”
听了老师的话,何小敏脚一软,瘫在地上,在此刻,支持她的一切好像都彻底消失了,她的身体只剩下了一具皮肉。她开始有些不明白,这么多年自己吃的苦到底是为了什么,自己加班熬夜做实验的意义在哪里。
大一时被人盯着的眼神在此刻仿佛又回到了他的身上,何小敏现在已经没有了对抗这种目光的勇气。自己原来真的是异类。
学校出了这种情况,为了减小舆情,校领导立马组织起了工作小组。而何小敏的同学,教过她的老师,还有一起做实验的导员也都能为何小敏作证。
何小敏确实是在复旦大学生活了四年,也积极参与了学习工作。
所有人都能确认,自己的身边有何小敏这个人,但是何小敏的一切,都没有在学校里留痕。
没有学籍、没有学号、没有成绩单、就连学校的打卡记录上都没有她的名字……
她就像一个真正的“空气人”,从未出现在学校的记录当中。
04
何小敏从未被复旦大学录取。
何小敏听到这个通报的时候,脑子里空空的,她在寝室里坐了一整天,动也没有动一下。
“所以我这么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何小敏不知道。
“小敏,报警吧。”同寝室的室友看到她这个样子,给她出了个主意。
何小敏听到有声音,下意识的转过头去。她的眼睛里没有一丝神采:“这……真的可以吗?”
“录取没你,档案里也没有你,但是你还是进来读了书,有没有一种可能,你的学籍是不是被什么人冒名顶替了?”室友的猜想把何小敏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实在是太可怕了,现在还会有人做出这种事情吗?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何小敏拨通了110的电话。在说明情况之后,何小敏就被喊去警察局做笔录。
“我在复旦大学读了四年,可是教务系统里没有我的名字,学籍也不在复旦,我怀疑有人顶替了我的身份,读完了大学四年。”说着,何小敏将自己的身份证还有四年来的学习资料、笔记、实验记录等等都递了过去。
值班民警看到这些材料,神色愈发凝重。
在笔录结束之后,有一位叫薛畅民警突然找上了何小敏,说有案子需要让她配合。而这个案件的相关人员中,有一个人何小敏格外熟悉。那就是刘川林。
“这个刘川林目前可能涉及到一些伪造身份等犯罪行为,目前案件已经在受理当中了,你作为当事人,我们警方也希望你可以提供一些你知道的证据。”薛畅简单的说了一部分案件细节,也是希望何小敏能更好的配合他的工作。
何小敏当然知道警察这么说是意味着什么。从警局出来之后,何小敏脑子嗡嗡的,神情有些恍惚。这四年的时间对她而言就像梦一样。现在也许这个梦就要散了。
她现在甚至不敢和自己的母亲通一个电话,告诉她自己在学校发生的一切。
要是自己四年前第一次发现问题就选择报警,要是自己能早点反应过来教务系统的异常……要是……
可惜没有如果。
雨来的是如此的突然,豆大的雨珠带着寒意砸穿了何小敏最后的坚强。她就这么站在雨中,从小声啜泣到放声大哭。雨滴的嘈杂盖过了她哭泣的声音。
回到寝室的时候,已经是十一点多了,窗外还在下着雨。何小敏简单洗了个澡之后,躺在了床上准备睡下。今天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她真的太累了,该好好休息一下了。
然而枕旁的手机却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何小敏本来准备直接挂断电话的,但是她看到刘川林的名字时,她愣了一下,然后接通了电话。
“你学籍的事情我搞定了,再过两天,只要两天就能从学信网里找到你的资料了。”电话那头是刘川林的声音。“你要相信我,这次是真的帮你弄好了。”
05
没有等两天,第二天何小敏就在警局里见到了刘川林。因为何小敏放下电话就报了警。而警察也根据电话的ip地址发现,刘川林还在市内,便立刻执行了抓捕。
“凭什么!你凭什么这样做!”何小敏见到刘川林的瞬间,双眼发红,双手扯住了刘川林的衣领:“四年!我这四年的青春全在这里了!你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心血吗?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吗?就因为你这样的人!就因为你这样的人!我现在连复旦的学生都当不了了!”何小敏几乎是吼着说出这些话的。
看着何小敏的样子,刘川林没有回答她,只是冷笑了一声,然后他俩就被警察给拉开了。
“何同学,这件事我们一定会彻查到底的,请你不要激动。”看何小敏的样子,她好像想把刘川林给碎尸万段。见势不妙,薛畅立马安抚起何小敏来。
“这是你自己的选择,而你一定会后悔你自己的选择的。”没来由的,刘川林说了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之后,就不再理会何小敏。
而此时,审讯室的门被打开了,一个年轻的民警拿着一台手机走了进来。“薛警官,案子有了新的进展,这个新线索可能对案件有帮助。”
“里面有什么东西?”薛畅拿起手机,按了下开机键,手机屏幕同时亮起。
“这是在嫌疑人家的天花板上找到的,这东西里有些问题。”年轻民警眉头紧锁。
看到手机和收据被发现,刘川林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恐,但是又释怀了,似乎是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这台手机里的东西并不多,随便翻一翻就能翻完,但是在备忘录里,薛畅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何小敏。
又往下翻了几页,薛畅的神色越来越凝重,一直到最底端,薛畅熄灭了屏幕,然后将手机拍在了桌子上。
看到薛畅神色的变化,何小敏心里冒出了不好的念头。
“薛警官,你是不是看到什么东西了?”
何小敏也感觉到脊背发凉,不锈钢靠背的寒意好像顺着脊髓缓缓地逼近大脑。
“你也有知情权,要看就自己看吧。”说着,薛畅就将手机推到了何小敏的身前。
她伸出手去,在触摸到手机的瞬间,手指又缩了回来。
何小敏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
但是她的潜意识里在告诉她,如果自己打开了这部手机,里面的真相只会让人绝望。
何小敏的手在颤抖,但是她还是点亮了屏幕。
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备忘录上,何小敏只觉得大脑缺氧,她瞳孔涣散,嘴唇发紫,手指每往下滑动一点,都好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而越往下看,何小敏越觉得令人胆寒。
“这些……这一定不是真的,为什么会有这种资料……这一定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