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时空穿越欣然融入的心灵震撼

发布时间:2025-09-10 17:30  浏览量:1

图为《如梦大同》演出现场。

“在大同游览,不仅有众多举世闻名的文物古建,还有让人目不暇接的精彩演出,大饱眼福,深感震撼,充分感受到这座文化古都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内在的文化活力。”采访中,很多游客表达出这样的心声。在游览大同经典古建之余,四海游客欣然奔赴一个个大同文旅实景演艺现场,在境融意融情融的观演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大同、爱上大同。

7月11日,在大同古城西城墙脚下的户部角文旅综合体演出的行进情浸式旅游演艺《如梦大同》,迎来自5月1日首次公演以来的第100场演出,百场演出已接待中外观众3万余名。而在暑期旅游旺季,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慕名前来观演,为满足游客观演需求,《如梦大同》每日常态化演出2至3场,遇客流高峰还会加场,预计全年演出超600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对《如梦大同》的艺术魅力赞叹不已,“把大同历史瞬间凝练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心情随着剧情不断起伏。”“仿佛回到北魏,融入当时的民情,充满电影质感的场景,很有身临其境之感,从头到尾看得特别投入。”

近年来,大同市文旅热度持续攀升,多元业态不断激活消费活力。何时填补大同多年来没有常态精品文旅演艺的空白,让每个人都格外期盼。而在实景演艺层出不穷的当下,如何以新视角讲一个打动人心的新故事,更是让众人满怀好奇。当《如梦大同》终于在众人热切期待的目光中闪亮登场,无论是文化名家,还是戏剧爱好者,以及普通游客,都以惊喜之情表达由衷的赞美。作为全国首个双向奔赴的剧场,《如梦大同》巧妙打造五大空间,编排九幕场景,形成多维度透视关系,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无限的可能,呈现各维度上的大同文化、大同风度、大同品位、大同记忆,让每个人都深受艺术洗礼,深感心灵震撼。

“我们有信心让《如梦大同》成为国内最好的实景演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梦大同》总制片人及执行总导演郑俊杰的自信表达源自特别的底气。《如梦大同》既展现出对文化深度、艺术美度、科技温度的表达追求,又实现了多维度的突破性创新。为剧情量身打造的行进情浸式剧场,让演员和观众更加亲密地结合在一起,国内首创的双向奔赴的场景,更是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为观众再度观看埋下伏笔。

《如梦大同》以电影般的叙事结构,展开扣人心弦的叙事,其根植于大同深厚的人文沃土,探寻大同在岁月更迭中那份坚守与革新并存的文化韧性,为观众重塑了对大同历史文化的认知维度。采访中,众多知名文化学者对《如梦大同》的艺术价值高度赞许。“气象宏大,内涵深刻,塞上古都大同果然有筋骨!”“演绎精湛,美轮美奂,深感震撼。”“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呈现,让大同历史记忆鲜活起来。”

入夜,伴随着清爽的晚风,在大同古城南城墙脚下,一场让人梦回北魏的穿越之旅唯美开启。《因为大同》实景演艺仪式感十足、融入感满满,带现场观众梦回北魏,沉浸式体验古都大同厚重历史,感受千年文明恢宏壮阔,成为备受八方游客追捧的大同文旅体验项目。

《因为大同》展开的是城墙根下的北魏盛世画卷,其以城门为景,关城为厅,实现千年文明活态呈现。每晚7时30分,当夜幕低垂,华灯初上,伴随钟鼓齐鸣,厚重城门缓缓打开,拓跋鲜卑的铁骑呼啸而来,在礼官颂祷声中,北魏宫女盛装起舞,花木兰飒爽巡城,北魏官员仪仗齐整,恭迎四海宾朋。当游客有序进入永和门,顷刻化身为北魏平城人。关城中央,设立了北魏古城风格的“戏梦秀城”,形成“城中之城”观演空间,圆形的中央舞台之上,古都大同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演出融合戏剧、舞台、音乐、武术、马术等表现形式,运用特效、威亚、激光、投影等手段,让每位宾客成为平城恢宏历史的见证者,置身平城时代丝绸之路的鼎盛景象,在歌舞升平中重游北魏风情。

活化历史文脉,创新文旅体验,《因为大同》在空间场景设置、现代科技手段、历史道具设计等多方面力求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和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大同古城开城迎宾盛典,让人深刻体会了北魏民族文化、边塞军事文化、古礼迎宾文化,沉浸式感受古都大同的厚重历史,格外难忘。”采访中,众多游客表示。

在古城内的代王府,大型沉浸式实景演艺《天下大同》则以别样的演绎方式为游客开启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骆驼巡游缓步登场,让人仿佛邂逅古代丝路商队;不倒翁小姐姐衣袂飘飘,与游客暖心互动;“明潮电音泼水节”让游客倍享清新舒爽。《天下大同》沉浸式实景演艺和非遗火焰秀两大核心节目领衔,“天下大同”“大明风华”“国潮非遗”三大系列演艺等十余场辅秀轮番上演,让人亲历礼仪之邦的恢宏、万国来朝的盛景、大国威严的震撼。在这座充满历史传奇的宏大建筑内,每天人气爆棚、欢乐超标,格外丰富了四海游客古城文旅体验。

每逢节假日,在大同古城内唯美上演大型文化惠民专场演出,以“古城也很潮”等多元艺术形式向来同宾朋展示大同文化魅力,持续提升大同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古城漫游,时常可见来自大同市的艺术家组成小分队,以联奏、独奏、快闪等方式,带给游客惊喜而浪漫的文化体验,深感这座文化名城内在的厚重文韵和鲜活气韵。

近年来,大同市文艺院团向历史与现实两个方向深度开掘,打造出多部舞台艺术精品,把大同的文化演艺市场带向全新的高度。由市歌舞剧院创排的原创歌舞剧《北魏长歌》,以北魏历史文化为主线,挖掘云冈的文化内涵,展现出历史的厚重感,以出色的舞台表现力呈现出铁血与文明的冲突与相融,令人荡气回肠。舞蹈诗剧《天下大同》从浩如烟海的山西历史文明中,精准开掘了7个历史截面,采用叙述和写意并重的表现手法,呈现一幅深邃灿烂的历史画卷,展现出对历史上各民族交流融合及中华人文精神的礼赞。两部经典剧目在中国艺术节、国家大剧院等重大舞台演出,备受业界盛赞,成为新时代山西舞台艺术标志性作品。

此外,市晋剧院排演的再现清代浑源籍廉吏栗毓美治河事迹的新编历史剧《河清海晏》,大同北路梆子剧种传习中心创排的北魏题材历史剧《平城赋》,耍孩剧种传习中心创排的北魏题材历史剧《云冈魂》等,均为备受观众喜爱的大同历史文化品牌大剧。

大同市文艺院团打造的本土现实题材原创剧目,则紧跟时代,深接地气。市歌舞剧院根据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培斌先进事迹创作的话剧《热泉》、生动再现大同儿女“把小黄花做成大产业”的话剧《热土》、展现天镇保姆自强不息追梦路的话剧《太阳照在南洋河上》,充满生活气息、泥土气息、时代气息。而每年辞旧迎新之际举办的大同新年音乐会已连续举办20年,辉煌的交响乐章奏响大同奋进的旋律,典雅的艺术格调契合古都文化气质,彰显出大同的文化品质和文化特质,成为令大同人倍感自豪的文化盛事。

“真正的舞台艺术精品,要经得起观众审美,经得起市场考验,经得起岁月沉淀。”采访中,市歌舞剧院院长年权说。依托古都文化的厚重积淀,伴随大同文化事业的创新开拓,会有更多原创舞台艺术作品如繁花绽放,以生动鲜活的故事、气势磅礴的音乐、精彩纷呈的表演、完美逼真的舞美,带给四海游客深刻且动人的“大同映象”,有力推动大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