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日军入侵河南豫北重镇博爱县(旧称清化镇)的影像

发布时间:2025-09-10 08:48  浏览量:1

清化镇是河南著名的商业城镇,位于太行山南麓,是山西进入河南平原的重要通道之一。唐武德三年(620年)设太行县(县治清化镇),武德四年废太行县并入河内县,宋、元、明、清属河内县,民国2年(1913年)河内县更名为沁阳县,1927年从沁阳析出,取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中之博爱,设置博爱县,县治清化镇。

1938年2月,来自盘踞在山西南部第14师团(土肥原贤二部)一部分日军为了打通豫北通道,巩固其在山西和河南北部的占领区,并威胁郑州,决定发动了对豫北地区的进攻。图为1938年2月,行进在河南博爱的日军骆驼队。

1938年2月19日,入侵博爱的日军石黑部队高射炮阵地景象。

2月20日(农历正月二十一),从山西晋城方向东进的日军先头部队乘坐汽车、装甲车,在飞机掩护下,经博爱北部的太行山汉高城、常口等地隘口向县城(清化镇)推进。图为在博爱县柏山镇战略高地瞭望台上准备向西北方向的西怕沟中国军队阵地发起进攻的日军第35师团步兵第219联队第2大队士兵。

中国军队在隘口、柏山等地进行了阻击,但未能有效地抵挡住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和猛烈的攻势。图为日军拍摄在博爱县西怕沟村西侧战略高地上,站在攻下中国军队阵地上的第35师团步兵第219联队的日军。

2月21日,日军在击退中国军队的抵抗之后,攻占了博爱县城(清化镇)。

此后,日军迅速占领了县内主要村镇和交通要道,特别是控制了道清铁路(道口镇至清化镇)的西端终点。

在博爱县东金城,日军在清点战斗结束后的枪械。

日军侵占博爱后,先是扶植成立了维持会等汉奸组织,后改为伪县公署,实行殖民统治。图为在阳邑庙城门前警戒的日军上等兵步哨及伪皇协军。

日军为了实施“以战养战”战略,疯狂地掠夺当地的粮食、煤炭等资源,以支持其侵略战争,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图为在博爱县清化镇古城墙外道路上行军的日军第35师团步兵第219联队。

在丹河洪水期从博爱县清化镇民众教育馆门前经过的日军汽车影像。

1938年 河南省博爱县清化镇古城墙下的日军军曹、伍长、上等兵。

1938年,在博爱县清化镇古城墙附近的留影的四名日军士兵。

日军记者拍摄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的清化镇古城东南角的城墙及城墙上的龙兴塔。

在博爱县清化镇古城墙附近的留影的五名日军士兵。

在博爱县清化镇古城墙附近的留影的两名日军士兵。

在清化镇以古城墙和龙兴塔为背景合影的日军。

在博爱县清化镇古城墙龙兴塔附近留影的四名日军士兵。

1938年6月,在博爱县清化镇古城东南角附近以龙兴塔为背景合影的日军古木部队第二小队的四名士兵。

在清化镇古城墙附近合影的日军装甲战车部队一部分日军影像。

在清化镇野战仓库前合影的日军。

日军拍摄沦陷后的清化镇街头景象。

日军拍摄在清化的“国防妇人会”的日本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