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80周年藉展品及电影,国安教育地区导师推动国安教育

发布时间:2025-09-09 14:35  浏览量:2

政府近年积极培训国家安全教育地区导师(下称地区导师)及青年国安大使,向市民传达国安讯息。地区导师透过举办不同性质活动,包括展览、电影放映会或担任导赏员等,以深入浅出方式,加深市民认识国家历史,藉此提高民族及个人身份认同,传递“国安才能港安,国安才能家安”重要讯息。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各区都有纪念活动。担任地区导师的黄大仙区议员潘卓斌表示,在小区会堂免费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收藏品展览,期望透过有关展览加强市民的爱国观念,并提升他们国家安全意识。

透过举办抗日收藏品展览,提升市民的爱国及国安观念。

展览吸引不少市民入场观看。

政务司司司陈国基(右4)及立法会议员李慧琼(右3)出席活动时表示,要同时做好爱国主义及国家安全教育。

市民文小姐称见到军票替当时人民困苦,她赞成举办多些同类历史展览。

市民Yammy观看展品后,明白到军事国强的重要性,加强了身份认同。

展览吸引大批市民入场观赏,展出的150件抗日期间展品中,不少更是首次展出,包括一张日军美化侵略行为的明信片;国内人民一家大小逃难的照片;日占时期第一任“香港占领地总督”矶谷廉介相片;日军发给香港居民作身份证的“住民证”等。

日占时出现大饥荒,有团体教市民安全地进食树皮及树根充饥。

照片见到当时人民一家大小走难,逃避战火。

潘卓斌指,展品反映了当时香港经济及社会民生等面貌,比较起现时国家强盛,经济发达,市民需要珍惜和平,更要保护自己家园及国家。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及立法会议员李慧琼出席活动时均表示要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尤其面向年青一代,大家需要提高警惕,防范试图破坏国家安全的思想及言论。到场观看展品的市民都有不同感受,如见到日占时期人民要用不合理兑换率换取的“军票”及日军签发给香港市民的“住民证”等,替当时人民给日军种种欺压感到难过。

国家安全教育地区导师潘卓斌会以不同活动传达国安讯息。

除了历史展品外,透过“光影”传递国安讯息亦是另一有效途径。近期小区会堂播放多套国情电影,如《建国大业》,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重要性;《骆驼客》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日本侵华期间,这些电影均由地区导师安排,吸引不少街坊捧场观看。有出席放映会的市民表示,从电影强烈感到自己是中国人身份,需要好好保护国土;另有市民体会到现在的和平及丰衣足食生活,原来是得来不易。此外,香港国安处微信官方账号,转载了由中国文化研究院特别制作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系列影片》,以珍贵的历史影像,重现当年烽火岁月。

小区会堂免费播放《建国大业》,吸引很多街坊捧场。

香港国安处微信官方账号转载由中国文化研究院制作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系列影片》。

国家安全展览厅以不同方式传达国安信息。

“在国安展览厅担任义务导师,职责是向不同市民导赏及讲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九龙城区议员关浩洋拥有多个身份,除了是地区导师身份外,还担任导赏员,透过导赏方式进行国安教育,他经常向学生及不同团体介绍展览厅内各种别具意义的展品,当中最深刻印象的是厅内一幅大面积的国旗,当他向参加者讲述该面国旗是《香港国安法》通过当日在天安门升起的国旗时,参加者无不流露赞叹及震撼表情,令他非常难忘。

国家安全教育地区导师关浩洋担任国安展览厅导赏员,向参观人士介绍具国安意义的展品。

展厅内展出的一幅巨型国旗,是《香港国安法》通过当日在天安门升起的国旗。 (关浩洋提供相片)

保安局、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于去年11月开展国安教育地区导师培训计划,截至今年7月,已有超过3300名地区导师完成培训,并已向超过48万人次传递国家安全讯息。至于“青年国安大使培训计划”则在今年初展开,培训对象包括青少年制服团体的领袖、高中生或大学生,希望藉助他们向所属的团队、学校及同侪间,推广国家安全讯息,至今已有逾110名青年完成培训。

国安教育地区导师培训计划于去年11月展开。

青年国安大使培训计划的招募对象是制服团体的领袖、 高中生或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