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首日,南方学霸因东北澡堂崩溃退学,校方:每年都有闪退的
发布时间:2025-09-04 15:21 浏览量:4
好家伙,我看到这退学理由真的蚌埠住了辛辛苦苦考上名牌大学,开学第一天就收拾行李回家,竟是因为接受不了东北的大澡堂?
南方的“小土豆”,在东北澡堂当场破防
这事儿听着像段子,但每年都在真实上演。
一个从小在南方长大的同学,怀揣着对北国风光的无限想象,踏进了东北某所名校的大门。
结果呢?开学第一天,他就傻眼了。
推开宿舍楼下澡堂的门,好家伙,热气腾腾,白茫茫一片,大家“坦诚相见”,搓澡的大爷吆喝声此起彼伏。
没有隔间,没有帘子,更没有随时能冲个凉的独立卫浴。
这孩子当场就崩溃了。
你想想,一个习惯了精致和隐私的南方娃,突然要面对这种豪迈的“集体生活”,那冲击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再加上北方的干燥气候、口味偏重的食堂饭菜,他想象中的大学生活滤镜碎了一地。
于是,入学手续还没办利索,他就已经决定了:退学,复读!
说真的,这事儿听起来有点离谱,甚至有点“娇气”。但每年,都有那么一批“闪退族”,用最快的速度逃离他们刚刚考上的大学。
“闪退”,不止因为一个澡堂
当然,一个澡堂子可能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闪退族”的出现,背后原因五花八门,但归根结底,都指向了一种巨大的失落感。
有些同学,是典型的“包办婚姻”受害者。
整个高中,爹妈都在耳边念叨:“你只要考上大学,想干嘛干嘛!”专业是爹妈选的,学校是爹妈挑的,一切都是为了“好就业”“有前途”。
可真到了学校,才发现自己根本不爱这个专业,每天上课如坐针毡。与其被动地熬上四年,不如回去为自己的梦想再拼一年。
还有一类,是被招生简章上的“卖家秀”给骗了。
宣传册里,校园绿草如茵,图书馆宏伟壮观,宿舍堪比星级酒店。到了地方一看,全是“买家秀”现场,心理落差大到让人怀疑人生。
但我觉得,最让人无奈也最普遍的,是专业被调剂的那批孩子。
辛辛苦苦考了个高分,本想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大展拳脚,结果被调剂到一个听都没听过的“高分冷门专业”,毕业就等于失业。
这种感觉,不亚于你拿着头等舱的票,却被硬塞进了绿皮火车的过道。谁能甘心?
说白了,这些选择“闪退”的孩子,无论是适应不了环境,还是不喜欢专业,他们都在用一种最极端的方式,表达着同一种心声:这不是我想要的。
考上大学,然后呢?
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在嘲笑这个孩子太脆弱,吃不了苦。
但说实话,我笑不出来。
我反而觉得,这件事像一记耳光,狠狠地打在了我们整个教育体系的脸上。
我们花了十几年时间,用尽各种方法,告诉孩子要如何“考上一个好大学”,把这当成了人生的终极目标。题海战术、军事化管理、切断一切娱乐……一切都为了那个最终的结果。
可我们很少,甚至从来没有,引导他们去想一想:
我为什么要上大学?
我到底喜欢什么?
我未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考上大学”这个唯一的目标达成后,很多人瞬间就陷入了巨大的空虚和迷茫。人生就像一场游戏,打通了最终BOSS,却发现后面没有新关卡了。
从这个角度看,那个选择退学的孩子,他的行为虽然看起来很荒唐,但未必全是坏事。
与其在一个自己完全无法忍受,或者根本不适合自己的环境里,别别扭扭、痛苦地内耗四年,最后拿着一张毕业证迷茫地走向社会。
那还真不如鼓起勇气,及时止损,重新给自己一次选择的机会。
关键不是“退不退”,而是“然后呢”
我这么说,绝对不是在鼓励大家都去“闪退”。
这个行为本身,风险极高,代价极大。
关键点从来不在于“退学”这个动作,而在于你退学之后,到底想干什么?你有没有一个清晰的、可执行的计划?
如果那个南方同学,只是因为一时的情绪冲动和逃避心理,那么我敢说,就算他复读一年,考到另一个地方,也很可能会遇到新的问题。
逃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你在同一个坑里反复跌倒。
但如果他真的想清楚了,他受不了的不是澡堂,而是一种与他天性完全不符的生活方式,他通过这次经历明确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且已经规划好了复读的目标和路径。
那这次退学,就是一次无比勇敢的自我修正。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偶尔跑偏了赛道,真的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哪,甚至连重新打开导航定位方向的勇气都没有。
考大学,从来不是人生的终点,它只是一个让我们看清自己、看清世界的起点而已。
大家觉得呢?这种开学就“闪退”的行为,是勇敢的自我救赎,还是纯粹的任性与不负责任?欢迎来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