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进四年,拼多多“便宜”了谁?

发布时间:2025-09-08 15:13  浏览量:3

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的一位老农家中温馨弥漫,餐桌上摆放着儿子网购来的云南鲜花饼;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草原上,一场“马超”级联赛正酣,“10”后的额力布格欢心为自己的“小可爱”准备了一件特殊的粉色战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剪纸非遗传承人买元花正借助拼多多平台,剪写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这些看似寻常的消费与商业行为,在四年前,对于西藏、内蒙古、青海、宁夏、甘肃等西部偏远地区的居民而言,却是难以想象的“奢侈”。快递不包邮、高昂的运费、漫长的运输时间,像一道无形的鸿沟,将广袤的西部与全国统一大市场隔离开来。

在这场攻坚战中,拼多多率先吹响“电商西进”的号角,为西部大地注入新的活力;随后,其全面推行的“中转费减免”新政,如同一阵及时雨,带领当地物流体系实现质的飞跃。当政策的暖风拂向这里,一场深刻而温暖的消费与商业生态之变,正在中国西部辽阔的土地上悄然发生。

▍包邮到万家

家住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的魏煜轩,常常想起给父亲邮寄东西时的情景。父亲总是忙不迭地回绝,说家里什么都不缺。魏煜轩清楚,老家在农村,父亲以前每周只有赶集时才能买些东西,不仅路远还麻烦,所以冰箱里总是囤着不少货,而且大多是生活必需品。

“包邮”这两个字,曾经对于西部地区老百姓来说,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然而,随着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西进,这一奢望渐渐变成了现实。2022年,甘肃逐渐加入“包邮区” 的行列。也就是从那时起,魏煜轩在拼多多上购物时,很少再看到“偏远地区除外”的声明。为了让偏远地区的人们也能享受到包邮服务,当时拼多多首创了中转集运模式。在中转仓通过第三方物流服务运营商,将商品统一发货至西部偏远地区。

就这样,甘肃地区快递不包邮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之后,为了让快递能送到村里或者牧场,2023年拼多多推行了免费包邮送货进村服务。许多地方的农民、牧民不再需要驱车数十里到镇上或县里取货,每天回家顺路就能拿到快递包裹,生活的便利性大幅提升。2024年9月,拼多多针对偏远地区的中转订单推出物流中转费减免优惠。这一政策的实施,让西部消费者享受到了更实惠的购物体验,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消费热情。

养骆驼的牧民穿过甘肃戈壁滩去取快递

“渐渐地,我父亲也学会了用拼多多。因为现在包邮,一些以前不包邮时不存在的需求慢慢被激发出来,比如袜子、锄头、小水桶、种地戴的手套、浇地的水管,都是他自己拼单买的。”魏煜轩高兴地说。以前,父亲总站在黄河边,看着一辆辆车开过盘旋的山路,驶向远方;而现在,他同样站在黄河边,看着一辆辆满载快递的车开进来。

隐居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布江达县的兰小芳,也是电商西进的受益者之一。“母亲去世、投资暴雷,我第一次决定出走,去一个离困境尽可能远的地方——结巴村,一个被遗忘的村庄。”谁也没想到,这位来自湖南的“湘妹”,本科毕业后先后在深圳电子厂打过工、做过旅拍化妆师、卖过车子和房子,却在今年3月毅然辞去大城市律所的工作,来到林芝结巴村开起了民宿。

民宿的伙伴围在一起拆快递

“民宿里需要的灯管、厨房工具等用品,还有种子、锄头,我全都是在拼多多上下单买的。” 以前的兰小芳不会做菜,到了这里之后,却样样精通。只要走进大自然,走到湖边,走到雪山下,无需言语,内心的喜悦便会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

结巴村是林芝工布江达县的一个古村落,在藏语里,“结巴”译为“遗忘”。但这个地方并没有真的被遗忘。拼多多西进的包裹送来的不只是商品,更是让人重新扎根生活、认真生活的勇气。

▍激活偏远市场

近年来,拼多多推出的“电商西进”等一系列政策,为众多商家拓展偏远地区市场注入强心剂,山东企业迈瑞途与石海东的谷子品牌便是其中典型案例。

谷子产品生产出来后,工厂工人对产品进行仔细质检。展钊 摄

作为平台轮胎类目TOP商家,迈瑞途入驻拼多多已有5年。过去,受物流成本制约,发往西藏等偏远地区的轮胎订单难以拓展。要知道,每条轮胎重量在8~18公斤不等,而这些地区的物流运费每公斤达15~20元,算下来运费少则百来元,多则300多元,几乎与一条线上售价300元左右的轮胎价格持平。因此,店铺负责人张笑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后台直接关闭了西部消费者的拼单权限。

工厂内的胎胚制作成型后等待进一步硫化,制成轮胎。刘浩 摄

转机出现在去年9月,拼多多推出优惠政策,意味着平台商家只需承担包裹发往这些地区的一段运费,物流成本大幅下降。经类目小二推介,迈瑞途适时放开了偏远地区发货限制,订单量随之显著增长。冬季本就是轮胎售卖高峰,加之西部省份特殊的地貌地形和雨雪天气,当地消费者对价位在300~500元、防滑和抓地性能更优的雪地胎青睐有加。

张笑铜介绍,后台刚打开的第一天,订单只有30多单,随后每天都在递增,每个月基本成倍增长,高峰期每月轮胎订单量能达到上万条。如今,每月发往西藏等偏远地区的订单已占总销量的20%左右,某些省份的销量同比增长甚至超300%,这完全超出了预期,让他喜出望外。

拼多多后台每天都会收到消费者购买咨询

同样借助拼多多政策红利实现快速发展的还有石海东的谷子品牌。2021年,石海东顺应谷子经济发展趋势,自创品牌生产、销售正版谷子产品,并于同年入驻拼多多。在平台的助力下,其店铺一步步升级为旗舰店,此后旗舰店数量增至三家。

石海东坦言:“拼多多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只要市场有需求,产品有稀缺性,品质足够好,C端的生意就很好做。”4年时间里,该品牌从不知名的白牌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谷子品牌,还从线上拓展到线下,在南京、上海、厦门等城市的大型商场开设了6家品牌店铺。

拼多多的惠商政策持续为商家赋能。去年,平台推出“百亿减免”政策,对商家进行真金白银的补贴;今年,平台在此基础上重磅推出“千亿扶持”计划,全力构建用户、商家及平台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受益于此,石海东的谷子品牌2024年全网销量过亿,相较2023年增长70%,其中一半订单来自拼多多。尤其得益于平台大力推动的“电商西进”政策,如今不光物流成本更低,品牌还在西部找到了广阔的增量市场。据店铺统计,2025年初至今,发往偏远地区的商品同比增长约60%,西部地区订单占比增长至近10%。换言之,拼多多的“包邮服务”不只是一句空话,而是真切将服务落到深处,搭建起东部卖家与西部买家之间的情感连接。

▍互通,互融

电商西进,物流疏通,盘活了整个生态,不管是东部消费品西进,还是西部优质商品东行,人人都成为了获益者。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政协委员买元花,今年50岁,曾经是一名家庭主妇。36岁那年,她靠剪纸技艺创业,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轨迹。42岁,她开始培训更多“全职妈妈”,助其以剪纸创收,至今已覆盖近5000人。

买元花说:“我在拼多多上累计购买了十几万的原材料,节省了不少成本。”2017年创业初期,她就将采购阵地转向拼多多,寻找当地没有的配饰原料,因为“货真价实”,平台无形中帮她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买元花不仅开办了剪纸培训学校,还将产品销往全国各个地区。据买元花统计,至2024年,学校培训过的剪纸学员人数达4973人。为了打开销路,去年,买元花在拼多多上开了第一家线上店铺,销售手工剪纸和刺绣艺品。坐在家里,她就可以收到全国各地的订单。

拼多多“千亿扶持”计划加码电商西进,让偏远地区订单成为支撑企业高速增长的强劲引擎。周甬 摄

拼多多引领的“电商西进”,让买元花这样的偏远地区居民逐渐享受到和东部地区同样的好物以及便捷的网购体验;同时也改善了西部好物东输的通道。只有剪纸作品不断走出去,丰盈姐妹们的荷包,好东西与好生活才能走进来。

回看拼多多西进拓展之路,通过“百亿减免”“电商西进”“千亿扶持”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举措,一步步将全国包括西藏、内蒙古等在内的绝大部分区域纳入包邮范围,真正构建了一个覆盖城乡、公平普惠的消费圈。如内蒙古2024年5-9月网购快件“不包邮”占比从3.57%降至1.38%。

拼多多快递包邮送到西藏拉萨

这个“普惠消费圈”的意义,远超越商业本身。它缩小了横亘在地域之间的数字桎梏与发展鸿沟,让偏远地区的消费者同样能享受到时代发展的红利,触摸到消费升级的脉搏。它不仅是商品的流动,更是机会的平等、服务的均等和发展权利的共享。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快递业务量增速超30%的10个省中,9个位于中西部。

拼多多“电商西进”进一步盘活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力。过去一年,西部地区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4成。其中,日用百货的订单量实现翻倍增长,潮玩周边、宠物用品等商品的订单量增长了6成以上,家电、家居、母婴、服饰、绿植等商品也加快涌入西部地区,极大丰富了当地消费者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如今,拼多多西进政策已进入第四年,偏远地区物流中转费减免新政落地满一周年。未来,随着电商基础设施完善和消费市场升级,其步伐将继续加快。在“千亿扶持”引导下的这条向西路,不仅是一条商业之路,更是一条温暖无数家庭、激活无限可能、通向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