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师傅“转正”,行业规范化的开始
发布时间:2025-09-08 13:33 浏览量:4
前不久,人社部等部门正式发布第七批新职业、新工种信息。其中,“中式烹调师”职业下增设“烧烤料理师”工种。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新工种带来的改变是从业者职业尊严的“回归”与提升,从业者可以沿着统一的技能等级标准稳步提升,拥有更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另一方面,新工种的认定为烧烤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按下“加速键”,既能提升烧烤品质的稳定性,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也为烧烤行业长远发展注入活力。
并非简单的“名分确认”
长期以来,烧烤从业者面临着“身份尴尬”:在职业登记中,他们常被归为“餐饮服务人员”或“其他未分类工种”,技能水平缺乏认证体系,职业发展路径模糊。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认知偏差,不仅挫伤了从业者的职业归属感,也制约了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此次烧烤料理师被列为新工种,并非简单的“名分确认”,更体现了对这一行业蕴含的技能价值的肯定。
“以前总有人说‘不就是烤串的嘛’,现在感觉自己也‘有名分’了。”烧烤师傅陈洪达回忆起刚得知设立烧烤料理师新工种的情景:那晚打烊后,后厨员工聚在一起畅聊许久,大家充满了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与获得感。“我的同事老李还说,这回能跟儿子讲,爸爸的职业已入列国家新工种了。和亲朋好友介绍自己的职业时,腰杆也能挺得直直的。”陈洪达说。
带你去趟佳木斯烧烤连锁店负责人宫屹豪表示,纳入新工种以后,想学这门手艺的新人可以有规范的准入途径和学习机制,不必再像过去那样自己摸索了。
职业目录的扩容也为管理者带来了新的体验。福苗小骆驼烧烤店负责人程维青坦言,以往在招聘平台上,打荷、炒锅等岗位都有现成的选项,但烧烤师傅却常常需要自行编辑添加。现在该岗位成为新工种,给招聘工作也带来不少便利。
在社交媒体上,“给烧烤师傅正名”的话题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对这一新工种的关注与期待。“以后吃烧烤更放心了,烧烤师傅也是有专业认证的。”一位网友写道。
业内人士认为,烧烤料理师这一新工种的发布,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改变不合理的职业价值观。一名烧烤料理师凭借精准的火候控制让肉质鲜嫩多汁,通过独创的调味配方形成品牌特色,他的技能与在实验室里调试配方的食品工程师并无本质区别,他们都在通过专业能力创造价值。
烧烤师傅“转正”是职业认定与时俱进的缩影。近年来,很多新职业、新工种走进人们视野。专家表示,这种动态调整,是对劳动价值的重新审视。无论是深耕养老产业的养老服务师,还是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只要能满足群众需求、推动社会进步,都值得被尊重与肯定。
“让烧烤料理师更好享有职业尊严,还需要更多配套措施。”业内人士建议,应加快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制度,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烧烤师傅‘转正’,看似不起眼,实则了不起。”专家表示,当每一种职业都能获得应有的尊重,当越来越多的平凡岗位被看见、被认可,当每一名劳动者都能通过敬业与专业实现人生价值,“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才能真正扎根人心,社会也才能在多元包容中迸发更持久的活力。
从“草根生存”向专业发展
烧烤师傅“转正”的背后,是一个行业从“草根生存”向专业发展的蜕变。有数据显示,我国烧烤行业年产值已突破3000亿元,直接带动超200万人就业。从街头小摊到连锁品牌,从地域特色到全国风靡,烧烤已不是“小打小闹”的营生。
此前,烧烤行业长期处于“经验主导”的状态:食材处理没有统一规范,新鲜度把控全凭商家自觉;火候控制依赖师傅个人手感,同一菜品可能因操作差异口感天差地别;调味配比更是“千人千味”,难以形成稳定的产品品质。这种“非标准化”不仅影响消费者的用餐体验,更让行业难以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业内人士直言:“烧烤料理师工种的确立,意味着一套覆盖全流程的专业标准将逐步落地——从食材的挑选、预处理,到烤制时的温度、时间控制,再到成品的色香味形评判,都将有章可循。”这套标准的出台,既能大幅提升烧烤品质的稳定性,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更能推动整个烧烤行业从粗放式经营向规范化发展转型,为行业长远发展扫清障碍。
“烧烤料理师这一新工种的设立,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职业分类理念逐渐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范巍表示,设立新工种的目标在于规范从业者职业操守、工作任务,明确从业者技能要求、知识要求,提升从业者专业化水平,强化职业培训与人才供给,进一步促进烧烤行业稳中向好发展。
尽管烧烤种类繁多、地域特色鲜明,但烧烤料理师均应掌握食材选取、食品卫生、安全生产、饮食文化等基本技能。专家提出,面对中国饮食文化因地域差异形成的多样性餐饮风格,如新疆馕坑烤肉、宁夏盐池滩羊、延边肉串等,可根据不同地域特色进行专项的细分标准。同时,通过开发低盐腌料、烟熏风味强度等方面,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良,并对既有服务增值,形成丰富多样的风味维度和场景服务维度评价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岳阳开放大学与岳阳市烧烤协会今年联手打造了全国首个聚焦烧烤产业的产教融合平台——岳阳烧烤学院、岳阳烧烤研究院,计划推出多样化的培训课程,为职业评定做准备。同时,还将制定当地行业标准和人才评定标准,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助力产业提质升级。
业内人士分析称,通过学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能解决连锁扩张的人才缺口,又能催生出健康烧烤、花样串烤等新赛道。在烧烤料理师的职业培训过程中,通过熟练掌握营养搭配、现代设备操作等标准化知识,成为技术型专业人才,既可取代传统经验主义,也能增强个人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加速标准化和食品安全、助力人才需求和产业转型,提升服务品质与出品稳定性,也有助于推动烧烤从“路边摊经济”向标准化、品牌化的现代餐饮转型。
此外,在“产业跨界融合”方面,不少地方已借烧烤料理师带来的专业口碑,探索“烧烤+文旅”的融合模式,如推出“烧烤+景区打卡”“烧烤+民俗体验”等特色旅游线路,让“小烧烤”成为带动地方文旅发展的“大IP”。未来,随着更多像烧烤料理师这样的从业者找到职业归属感,随着更多行业在标准化、专业化道路上稳步前行,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新动能”,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更持久、更强劲的民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