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因太累辞职!日本“一年一首相”的深层困境?继任者谁?

发布时间:2025-09-08 09:14  浏览量:2

日本首相官邸的灯光再次在深夜亮起,又一位领导人的政治生涯即将在这里画上句号。石破茂的辞职演讲,成为了日本政坛频繁换相的又一注脚。

2025年9月7日傍晚,日本首相石破茂在首相官邸举行紧急记者会,宣布决定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这位去年10月才正式就任首相的政治人物,在任期未满一年时突然选择离。

不愿党内分裂”是他给出的辞职理由。但就在不久前,他还在公开场合感叹:“当首相太累了,没有什么让人开心的事情”。这句话无意间揭示了日本最高领导职位的沉重压力。

日本政坛的“短命首相”现象并非新鲜事。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30年里,除了小泉纯一郎与安倍两位首相任职时间较长外,日本换相如同走马灯。

从1991年11月到2001年4月,近十年时间里,日本政坛创造了“十年九换相”的惊人纪录。

2006年9月安倍首次当选首相,但2007年9月就宣布辞职,随后开启了“六年七换相”的循环。

安倍在2012年12月第二次上台后,创造了2799天的战后日本首相最长连续执政纪录,但这似乎只是日本政治不稳定周期中的一个例外。

前首相安倍晋三与石破茂

石破茂的辞职并非临时起意,而是自民党内部长期矛盾与选举失利的集中爆发。2024年10月众议院选举和2025年7月参议院选举中,自民党与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连续两次丧失议会过半席位。

这是自1955年自民党成立以来首次在两院同时失去多数地位。选举结果直接导致政策推行依赖在野党配合,外交谈判空间被压缩,甚至面临“政治真空”风险。

面对如此窘境,自民党内部要求石破茂下台的呼声日益高涨。截至8月28日,自民党全国47个都道府县分支机构中已有11个公开要求其提前下台。

经济层面,通胀与民生困境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2025年以来,日本大米价格飙升,民众实际收入持续下滑。

尽管石破茂内阁推出每人2万日元现金补助政策,但被批评为“撒钱买票”,无法覆盖生活成本。

自民党内部派阀林立,各大派阀支持哪个参选人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石破茂政府面临的不仅是来自在野党的压力,更严峻的是党内的派系斗争。

自民党“黑金政治”丑闻持续发酵,选民信任跌至冰点。此前曝光的政治资金丑闻,导致自民党六大派阀中五个解散,但派阀政治的残余势力仍在党内角力。

石破茂虽撤换涉事阁僚,却未能阻止党内分裂,反而刺激“倒阁”力量抬头。民调显示,其支持率从7月的9.4%短暂回升至8月底的39%,但仍有42%民众认为他应辞职。

随着石破茂的辞职,自民党将很快举行新总裁选举。根据自民党党章,若超过半数国会议员和地方支部联合会代表要求,可提前举行总裁选举。

目前,前干事长茂木敏充、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小泉进次郎、极右翼政客高市早苗等人均被视为潜在候选人。

自民党总裁选举由国会议员票和党员、党友等地方票共同决定,过半数得票者当选。总裁任期为三年。

石破茂的辞职,本质上是日本国内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无论谁接任首相,都难以回避日本面临的根本性困境。

在经济全球化退潮、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日本如何平衡对美依赖与战略自主?如何修复政治信任、重振民生?如何在地缘冲突中避免成为“棋子”?这些问题,远非一次首相更迭所能解决。

日本政治体制的结构性问题,尤其是派阀政治的文化,忽视了民意的倾向,也忽视了党员和党友的意志,这种无视民主的政治模式,反映了日本式民主的局限性。

自民党总部永田町即将再次忙碌起来。各派系领导人将在紧闭的门后举行紧急会议,为新一届总裁选举做准备。

前干事长茂木敏充、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小泉进次郎、极右翼政客高市早苗——这些名字在东京政治圈内被反复提及。

但无论谁最终胜出,他或她面临的将是同样的结构性困局:党内外派系倾轧、民生经济压力、以及在大国博弈中的定位难题。

日本政治旋转门,又一次开始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