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钱学森后人真实的样貌,女儿定居美国,儿子长孙精忠报国…
发布时间:2025-09-07 06:14 浏览量:1
“钱家人到底图啥?
刷到这条热搜时,我正排队买咖啡,前面俩小姑娘嘀咕:
“钱学森孙子居然还在戈壁滩吃沙子,图啥?
一句话把我噎住。
回家扒完资料,发现这家人真不按常理出牌——有人扛枪,有人弹琴,还有人把美国老师往中国山沟里送。
先说钱永刚。
1969年,18岁的他揣着一张“参军表”就去了山沟连队。
不是镀金,是真搬炮弹。
1977年恢复高考,他白天训练夜里啃书,考上国防科大。
后来去美国读计算机,导师劝留,他回一句:“我爸的导弹还在仓库里等我调试。
现在他管着钱学森图书馆,天天跟一堆发黄的草稿纸较劲,说“老爷子留下的公式比股票值钱”。
再说钱磊,钱永刚的儿子。
少校军衔,常年在西北戈壁。
朋友圈没自拍,只有一张骆驼路过雷达车的照片。
去年新型导弹试射,他负责最后一道软件校验。
同事说,这哥们连食堂阿姨都不知道他爷爷是谁。
钱磊的原话:“名字是爷爷挣的,军衔是我自己扛的。
另一边,钱永真走了条“离经叛道”的路。
5岁回国,长大当儿科医生,突然辞职去茱莉亚学音乐。
现在定居美国,干的却是把美国老师往中国山沟里送。
她搞了个在线课堂,让云南昭通的孩子能听伯克利教授讲乐理。
有人骂她“跑去美国不爱国”,她直接甩数据:
“十年送了300多个美国老师到中国,教了上万学生,这叫逃跑?
最逗的是,这家人最怕被叫“名门之后”。
钱永刚接受采访,主持人刚说“钱学森之子”,他立刻打断:
“叫我钱馆长,今天聊我爸的笔记,不聊我。
钱磊更绝,单位内网简历只写“工程师”,连爷爷名字都没提。
看下来,这家人像三把刀:
一把切技术,一把切文化,一把切偏见。
他们没走同一条路,却都干了一件事——把“中国”两个字刻进自己的专业里。
所以下次再有人问“钱家人图啥”,直接把这篇甩过去:
图的是,爷爷没走完的路,孙子接着走。
图的是,有人用火箭写诗,有人用钢琴造桥。
最后留个小尾巴:
如果让你选,你会用哪种方式把“家国”俩字写进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