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本应为大唐代言的男人,为何活成了半人不鬼的模样?

发布时间:2025-09-07 06:10  浏览量:2

唐隆之变横空出世的那个清晨,还没人想到权力会以这样的姿态收场啊!十八天前,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还嚣张得如烈火炙日,转瞬间尸骨无存。相王李旦被“拥立”登基,这么多年的颠簸流离,一下成了九五至尊。所有人都知道,这把椅子坐上去容易,稳下来,没人敢说话。

李治的那八个儿子,前六个不是死于非命,就是连怎么死的都没人能说清楚。剩下的李显、李旦俩兄弟也是命苦,妈妈是亲妈,但这戏还真没完没了。皇位对他们来说,已经和棺材板没啥不同——动不动就有人被拉下去埋了。要说李旦图什么?也许只想安稳过两天。这么说吧,皇权之下无亲情。

李旦刚一穿好龙袍,急着就给自己找接班人。他是真的怕了。倒不是怕儿子们抢,反倒是怕没人愿意要这个烫手山芋。传到李成器那,按理说这孩子啥都不差,结果死活不上,哭着闹着喊着“你要敢再逼我我就死给你看”!咋?见惯了骨肉自相残杀,命都不要了?

老大不干,老二还没问就自杀式表态,直接拔刀架脖子。李旦彻底失望,剩下儿子们干脆一拍即合,除了李隆基。有人说,这世上没几个人会真心拒绝皇位。但摆在面前的事实是,这锅摊上了就是死。

要换做别人,说不得还会赌一把。可是李隆基这个三弟,怎么看都像个不讲道理的狠角色。明里暗里兄弟都清楚,真要碰皇储,怎么死都得死得极惨。以前说李世民玄武门手足相残黑到极致,现在回头看,李隆基这位才是真的狠到骨头里去!

李隆基吃奶没断就被降爵,亲爹李旦身边人死得差不多。三年养马,十几年闭门,凄凉日子熬到武则天退位,刚出头爬,迎头又挨了韦后婆媳的敲打。宫里亲戚死伤惨重,自己也没了娘。那几年的大唐,谁都知道姓李的没活路。

神龙以后宫变四起,朝堂变天容易,命没了就真没了。李隆基能忍,能等,但人家不是个坐以待毙的主。他明明弱小,却稳稳的稳在那,只等机会。他招贤纳士,拉拢兵权——稳扎稳打,宫变一举成功。想想,杀韦、灭安乐,把李旦抬了上去,这种胆魄谁敢试?

你问李隆基为什么厉害,难道他真的比李世民更可怕?答案未必。可在李隆基眼前的时局,比李世民初年还乱。皇爷爷刚建国,什么都可以推倒重来。而开元前后的大唐,百年老树已经盘根错节,任何风吹草动就可能引起地动山摇。硬砍,砍不动;软磨,磨死人。

太平公主的势力、武氏旧部、门阀大家、骑墙投机,朝堂上下比砚台墨汁还乱。李隆基必须在这些势力间行走如履薄冰,谁会天真到以为皇储是香饽饽啊?能躲多远就躲多远。有人说李隆基能共兄弟一床被,说他大度。可谁知道是不是兄弟太明白,权力归权力,亲情归亲情,各睡各的反倒能得个安生?

宫变之后的李旦,比任何人都怕拿捏不住局势。好不容易熬出头,当爹的、当皇帝的两不想干了。怎么说呢?那一刻他心里明白,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不如早早点儿把摊子交出去,反正胳膊拧不过大腿,这大唐老家后头怎么过,谁有本事谁操心。

李隆基上位,就像那只跑了多年终于上窜下跳的困兽,手段快、手快、心狠。朝中人人自危,有的往死里装老实,有的偷偷使劲夸。可他偏偏把那些“前朝余孽”捞回来当大宰相——姚崇、宋璟都是武则天提拔出来的,按理斩草除根才稳妥,他就偏不怕。

朝堂换血,人人避之不及,李隆基还非要“贤者不弃”,你说他到底聪明还是大胆?姚崇、宋璟帮他撑起开元盛世。老宋天天对着龙颜发脾气,李隆基也能忍着。魏徵坑了李世民一辈子,最后还不是挖坟报仇?可李隆基起码没动真格,到了晚年哪怕不服,骂两句也不真伸手。

历史上被冠以“盛世”的多了去了,什么文景、盛武、康乾……结局不是被赖账,就是强行吹捧,除了外头霸气,家里穷得不剩芥末。可比起李隆基的开元盛世,真没几个能从头爽到脚——粮仓满,百姓安,边疆扩,奸臣藏不住。

别说当年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人家没编,万家室真有根有据。开元二十九年检点家底,大唐人口、富庶、疆域都在顶峰——西北军威震吐蕃,东北靺鞨纳贡。再说一句,谁有底气让白骆驼五百里飞驰送军报?

快五十年皇帝,李世民没等老就撒手了,被人说好;李隆基不舍得下班,结果一手烂牌。人到晚年都一个样,干得好容易飘,干太久就出事。这是真理吗?也许不是,反正历史就是没几个坐得稳的。

李隆基不是神,遇事也会瞎。李林甫这等祸害,被他当成人才,正是因为皇帝坐久了有自己的逻辑。他能慧眼识姚宋,也能放李林甫二十年,谁也拦不住。开元盛世正巅峰,下一步却一脚踩空,安史之乱一夜之间鬼哭狼嚎,天下分崩。

有人说这都是权力的毒药。谁喝了都难受。越坐越高越清醒,可也越孤独、越胆大。张嘴就是亿万生死,挥手定无数家国——久而久之,没有人能控制自己变成怪物。当仁不让的一代明君,就这么变成让人唾骂的老昏君。

其实历史没什么完美逻辑。李隆基要是早死于盛世,也许就成了又一个“唐宗”。可惜他没死,他觉得自己还能操心,可这朝堂早换过天了。李隆基一念之差,把天下拱手送给刀枪和腐败。

虽说他生于危难、成于忧患,道路比谁都险。但也是他用三十年打造了大唐最大的辉煌,又亲手打烂了它。成也李隆基,败也李隆基。谁还舍得骂他?又有谁真心服气?也许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明白。

皇帝不好当,尤其是太久……有才有德没用,坐久了就难免出岔子。盛极必衰,也不是命。人有极限,皇帝也一样。权力终究还是最让人变味的那壶酒。

反正历史从来很难公道,有的人天生在聚光灯下,有的人一走错就让人盯住。李隆基没做到神,却比谁都真。盛世的门槛一跨,总有人收拾残局,没人能永远高高在上。这事儿,谁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