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协三连击,河南老家倒戈,释永信被从少林寺官网彻底抹去

发布时间:2025-09-06 00:37  浏览量:2

好家伙,十年了,当初那个被徒弟举报却能全身而退的少林方丈,终究还是没躲过去。这一次,是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他了。

从吃糠咽菜到商业帝国,他到底“悟”了什么?

话说回来,谁能想到,今天这个被钉在耻辱柱上的释永信,当年也是个苦孩子出身。

16岁,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纪,他一个人跑到穷得叮当响的少林寺,非要出家。

那时候的少林寺,哪有现在的风光?破破烂烂,就十几个老弱病残的僧人,守着二十多亩薄田过日子。

一天两顿玉米糊糊,中午啃两个馒头,就是全部的念想。

年轻的释永信,跟着大伙儿一起下地干活,一点没抱怨。就因为肯吃苦,脑子又活,老方丈特别看好他。

你想想,一个多好的苗子啊。

结果呢?1999年,他正式当上少林寺方丈,从此,一切都变了味儿。

他“悟”的道,不是青灯古佛,而是商业变现。

在他的手里,少林寺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拥有18家公司、706个商标,年收入超10亿的“跨国集团”。

佛门净地,从此飘的不是檀香,而是挥之不去的铜臭味。

身披十几万袈裟,他早已不是出家人

当有人骂他是“中国佛教的魔”时,他怎么回应的?

“我自己做的事情我自己心里有数。”

现在看来,他这个“心里有数”,数的不是功德,全是生意和欲望。

我看到那些描述他生活的细节,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

一件袈裟,十几万。

一口清茶,上万一斤。

出门坐百万豪车,睡觉躺百万大床。

关键是什么?寺院里的老僧人,一把年纪了,见到他竟然还要下跪行礼。这哪里是众生平等的佛门,这分明就是封建帝王般的享受!

他把清规戒律踩在脚下,把信众的虔诚当成了自己的提款机。

当初那个吃玉米糊糊的少年,早就死在了权力和金钱的欲望里。

通报里说得触目惊心:挪用侵占寺院资产,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甚至还有私生子。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犯戒了,这是在用行动告诉所有人:我,释永信,就是这里的法。

佛协三连击,这一次谁也保不住他

十年前,他能安然无恙,背后是什么力量在支撑,我们不得而知。

但十年后,当官方的重锤落下时,一切都灰飞烟灭。

中国佛教协会,罕见地对他连发三份声明。

你仔细品品这用词,一次比一次狠。

第一份,还只是说同意注销他的戒牒,支持依法处理。算是公事公办。

第二份,就直接点名了,说他“败坏教风、侵蚀肌体、破坏形象”,甚至提到了“因果报应”。这话就说得很重了,等于是在整个佛教界内部对他进行了最严厉的审判。

到了第三份声明,更是直接说他“给全国佛教界抹了黑”。

短短几句话,就把他从一个备受争议的宗教领袖,彻底打成了一个行业公敌、人人喊打的败类。

这三份声明,层层加码,等于彻底断了他所有的后路。那些还想为他辩解的人,可以彻底闭嘴了。

大本营倒戈,最后的痕迹也被抹去

如果说,中国佛教协会的声明是来自最高层的审判,那河南佛教协会的发文,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想想,从16岁到60岁,整整44年,他都在河南。

这里是他的大本营,是他经营了半辈子关系网的地方。

结果呢?他一出事,老家第一个站出来跟他划清界限。

河南佛协那篇长文,用词叫一个犀利:“目无国法、罔顾教规,六根不净、追名逐利,肆意妄为、屡破底线”。

“自种孽因、终食恶果”这八个字,简直就是盖棺定论。

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才是真正的人走茶凉。

更绝的是,少林寺官网,已经查无此人。那块记载他担任方丈的纪念碑,也被悄悄拆除了。

他苦心经营的一切,他曾经引以为傲的身份,如今正在被一点点从物理世界上抹去。好像这个人,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不知道夜深人静,他在想什么。是后悔把少林寺变成一个巨大的名利场,还是后悔自己做事不够隐秘,最终还是露了马脚?我猜,或许是后者吧。一个被欲望吞噬的人,恐怕早已没有了忏悔之心。

大家觉得呢?当信仰和商业彻底捆绑,出现释永信这样的人物,是偶然还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