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供销联社:加强组织建设 持续深化改革倾力打造“为农服务”综合平台
发布时间:2025-09-05 10:51 浏览量:1
近年来,高台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工作大局,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健全基层组织服务体系,提升为农服务能力,自身综合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一、加强社有资产管理,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通过开展清产核资,明晰债权债务,统筹盘活社有资产,基层社发展活力得到不断提升。一是开展资产清查确权。对全县供销系统10个基层社、17个村级综合服务社、87个经营门店(点)资产进行全面盘点登记,梳理存量资产、明确权属界定、理顺债权债务、健全台账资料,由县社资产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确保了资产、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切实从源头上预防资产流失。二是实行资产及财务集中管理运营。集中基层社工作力量,在县社成立“基层社财会集中核算中心”,构建“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财会集中核算中心”的资产管理体系,对基层社的资产收益实行集中审核、统一运营、独立核算,全面推行“收支两条线”,规范收支管理,有效降低了基层社管理成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有效保障了基层各单位资金安全。三是实现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整合基层社现有土地、资产、资源等,采取内部挖潜、资产置换、联合开发、承包经营等多种途径,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对新坝、黑泉和骆驼城、合黎等基层供销社进行改造提升,建造集农资供应、庄稼医院、农产品销售中心于一体的集镇商贸中心,使基层供销社社有资产得到保值增值。
二、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增强为农服务能力
坚定把准改革发展方向,构建经营服务体系,提升核心业务能力,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作用日渐凸显。一是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以基层供销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社为依托,构建县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在全县建成4座高标准农资淡季商业储备库,设立32家农资销售服务点,年销售储备各类化肥4万吨,切实保障了群众农资化肥供应。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稳步开展。从2024年开始,我县被纳入甘肃省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范围,县供销联社以3个综合实力较强的基层全资供销社作为服务主体,整合各类农业机械,根据小农户和土地经营主体群众需求开展“个性化”“保姆式”服务,形成了“群众点单、镇村合作经济组织派单、供销接单”的服务模式,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2年来,累计争取财政补贴资金896万元,服务面积达到11.2万亩。三是不断拓展为农服务领域。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县供销联社与省供销农资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在新坝镇许三湾村、骆驼城镇果树村选择3220亩耕地作为试验田开展水肥一体化实验,由农业技术人员根据土壤成分检测情况,把氮、磷、钾等各种肥料合理进行配比,为两个村定制特配肥265吨,由农技专家全程指导,实现了科学用水施肥。
三、不断完善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通过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基层供销社得到有序发展,供销社社会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一是制度建设更加完善。健全完善联合社运作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监事会监督等机制,强化对理事会重大决策、社有资产保值增值、资产运营等事项监督,指导基层社建立“三会制度”,至2025年,全县“三会”制度建设覆盖率已经达到90%以上,开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业务的基层社超过50%。二是拓展联结添动能。强化供销社与农民群众在组织和经济上的联结,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形式,吸纳农民群众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资产、股本、技术等经营要素参股入社,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社达到50个。三是夯实基础强效能。加快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步伐,按照“六统一”标准,改造提升17家村级综合服务社,使其功能由原先的单一购销向全方位、综合性服务转变。至2025年,恢复改造基层供销社10个,基层供销社服务范围已覆盖全县9个镇、136个行政村,全面建成了县镇村三级为农服务网络体系。(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