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锋 31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发布时间:2025-09-04 15:02  浏览量:1

南溪、孙翊整理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我带着新兵,闯过4道日寇封锁线,进入了陕甘宁边区地界。沿途我 和新兵见到了许多新鲜事,在过去荒无人烟的黄土高原上,一路见到轰轰 烈烈的大生产场面,歌声、劳动号子不绝于耳,新兵们见状以“游击队 之歌”回应着。我们一路行军,不觉脚下生风,行军速度也快了起来。

队伍行进到葭县境内,碰到一帮到陕北娶亲的。新娘子坐着轿子,后 面跟着媒婆和吹吹打打的人群,好不热闹。解放区的人民真是自由幸福啊!

这要是在敌占区,谁家要娶媳妇,别说敲锣打鼓了,就连大道都不敢 走,偷偷地办喜事,生怕张扬出去,被鬼子和伪军知道了把新娘抢去轮奸、糟蹋至死,这种事数不胜数。

10月12日,我们来到乌龙镇。这个镇挺大,如果不是战争,房屋街 道一定很整洁漂亮,但现在到处是断壁残垣,好不凄惨。

我们在一个小茶馆里休息,忽然,看到路东有一干人马过来,领头的 八路军骑着高头大马。近前一看,原来是曾在红1师任参谋长的耿飚同志。我们喜出望外,多年来未见面,相互握手,非常高兴。

耿飚赶忙向我介绍了身后的徐向前同志。我们过去没有见过面,但耳 闻大名。我立正,行军礼,并急问他们去干什么?

耿飚说:“我们准备去晋察冀的蛟潭庄。”

徐向前听说我是从晋察冀来的,又是5团的团长兼政委,就询问蛟潭庄的情形,我一 一作了回答

耿飚悄悄告诉我:“我们去为美国盟军修机场,轰炸日军时,能够成 为中途加油站”。

“美国史迪威将军已到延安了!”

他反复叮嘱我:“这件事保密,千万不要向外张扬。”

并顺手递给我一支美国骆驼牌香烟。我抽后味道特别,分外香甜。徐向前又递给我一支,我收藏着等明天再抽。

耿、徐又问我干什么去,我说:“聂司令安排我去延安治伤肺,更主 要的是让我带850名新兵补充给教2旅。”

谈笑一会儿,总觉得有一肚子的话没唠完,眼看时间不早了,便恋恋不舍地握手道别。

我们继续向乌龙镇南行走,走了不到10里地,看到乌龙河干涸的大 沙河滩。

我们向老百姓打听:这个乌龙河有没有水?

老乡回答说,多年来 雨水很少,经常干涸着,我们想抄个近路便放心地朝沙河中央走去,打算 向南过河,再向西拐。

当我们一行人马走到乌龙河沙滩中央时,忽然,狂风夹着暴雨倾盆而 下,由西北方向涌来了一股山洪。平时干涸的河床,瞬间波涛滚滚。

我们 猝不及防,850名战士也和我们一起全都淹在水里。我被冲走了20多米, 拼命向南岸游了过去。

爱人喜瑞有4个月身孕,骑着匹黑马被淹在深水处,在旋涡处转了好几个圈,眼看着往下沉。

马夫和警卫员曹振国急忙前去抢救。他们嘴里灌满了水,淹了个半死,好不容易把喜瑞和骡马拖上 岸。

查看一下,大部分行李都被冲走了,我和爱人在晋察冀结婚后攒得一 点点可怜的家私也全部被冲走。

喜瑞紧紧抱着的小蓝布包,保存了下来。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本 日记被水打湿了,字迹模糊不清。行李丢了我不心疼,可日记本是我的第 二生命。我心痛得不得了。

喜瑞见状,喘着粗气,安慰我说:“别着急, 等到了延安,我给你重新抄写整理出来!”

我们赶紧往西走,进入米脂县 境,住在一位烈属家中,赶紧把日记本取出在太阳底下晾晒。

听陕北人说,陕西有“四大宝”,即米脂的女子,绥德的汉子,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我们向米脂南街走去,当走到米脂中学时,我便携 妻子进去看一看,没想到校长竟是原红1师的文化干事冯文彬同志,我的老熟人。他留我们吃了顿丰盛的饭菜,有鸡、有肉,还有米脂的黄米酒。 我们和新兵吃得分外开心。在战争环境中,我们好久没有吃上这么一顿可 口的饭菜了。

冯校长带我参观了米中校舍。我看到许多男女同学,身穿干净的衣 裳,特别是女孩子显得特别漂亮。她们身材窈窕,皮肤白皙,面目清秀, 个个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乌黑的头发闪闪发亮。米脂出美 女,果然名不虚传。

临走时,冯校长给了我几本初中的课本。从那以后,我便在爱人喜瑞 的帮助下学习了语文、代数,为在解放战争中发明抛射筒送炸药包,奠定了基础。同时,我写日记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们走了40多天,穿越了3个省,跋涉1450公里,穿过敌人4道封 锁线,终于到达陕北的杨家坪。

教2旅黄永胜旅长和邓华政委都是我的老熟人,他们带领部队和群众 热烈地欢迎我们。我把850名新兵、白布1500匹,还有节余的12200元 晋察冀边币,“完璧归赵”。

我顺利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任务,和爱人一行到延安杨家岭总政治部 招待所住下。然后,再到中央医院治病。

二旅黄永胜(左)、邓华(右)

在延安养病的日子

1944年10月20日,风尘仆仆的我们住进了八路军总政治部大砭沟招 待所。我和爱人喜瑞住24号窑洞,警卫员、马夫等4人住39号窑洞。

1945年2月,萧锋与怀孕8个月的 妻子贡喜瑞在延安窑洞内留影

我顾不得一路疲劳,身体有病, 爬到高坡俯瞰四周。

东北方向,巍巍 宝塔耸立在宝塔山上。宝塔,是延安 的象征,是陕北人民的骄傲,也是中 国的希望所在。

山下是一排排整齐的 窑洞,昔日王家坪破旧的窑洞,现在 新建了联司、美国观察区等几处各式 各样的小洋楼,显得格外漂亮。

向南 看去,山峦叠翠,层层梯田,秋天的 庄稼在微风吹拂下,波涛起伏,象金 色的海洋,令人心旷神怡。

再看东郊 机场,几架飞机闪着银光。

我在1938 年春、夏、秋都来过这里,那时,偌大的飞机场连个飞机毛都没有, 一别几年,变化实在很大。

再往马路延伸的南端看去,是中央党校宿舍,还有大礼堂,“七大” 即将在这里召开。

经招待所长指点,马路左面河的东岸是小砭沟,总政招 待所宿舍正在抢修。

山下是枣园,是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中央首长居住的地方。

东山沟是西山公社,那里住着中央社会部,康生住在那里。公路南 侧有一座孤立的窑洞,是王明的住所。

我和喜瑞认真讨论了来延安这个暂时和平的环境中有三个目的:

首 先,是到中央医院,找阿洛夫大夫,治好我的伤肺,没有好身体,什么事 情也办不成。

二是积极参加延安的整风学习和即将召开的七大重要文件, 抓紧时间将十几年的日记整理、眷抄出来。

三是找中央领导澄清1938年 3至6月间一分区杨成武同志对我的错误处理决定,申请到革命斗争更需要的地方去。

我的病经阿洛夫大夫检查,是因双肺受伤,由于没有及时休息和治 疗,转成了肺结核,但没有更好的药,只能吃点中药并静养。好在我本人 底子好,再加上吃点好的,睡得好一点,病情很快稳定下来。

教2旅的黄旅长和邓政委给了我很多关照,送了不少野鸡、猪肉,改善伙食。警卫员曹振国到集市上买了很多斤木炭,把火炕烧得暖和和的。

在延安7个多月的短暂和平生活中,有这样几件事情印象很深。

1. 红一军团聚会,朱总讲话

1945年2月24日上午,春节过后,在王家坪刚落成的军委小礼堂里, 召开了红一方面军在延安的团以上干部会,到会的首长有:朱德、彭德 怀、罗瑞卿、林彪、聂荣臻、谭政等,罗瑞卿同志主持会议。

会议主持人 首先请朱老总给我们讲话,又有几年没有看到他了,我们报以热烈的 掌 声 。

朱总司令健步走上讲台,向同志们行军礼后坐下,手里拿着两份材 料,一个是讲话稿, 一个是《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稿,他洪钟般的 声音在小礼堂里回荡。

他说:“同志们!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讲讲红1 军团的产生和发展,还有山头问题。”

接着他叙述了红1军团的由来与发展,他说:红1军团里面最早的有 南昌起义的部队,有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部队(其中还包括卢德铭 等同志领导的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的300多人)。

长征到达陕北后,打的只剩下1军团的2个师,加上中央纵队一起,仅有7700多人。

这支部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一支部队,他们是经过无数艰难险阻锤炼起来的一支世界上最好的新型的人民军队,我希望在今后保卫党中央、保卫毛 主席,建立新中国的斗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停顿一会,警卫员递给他一个白瓷缸,朱老总喝了口水,继续说: “1军团为了革命事业作出的贡献,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但倘若骄傲、固 步自封,不求前进就不对了嘛!

再有就是山头问题,它的产生是在中国特 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山头在革命初期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在,革 命队伍不断地扩大、发展,1军团再搞‘山头主义’就不行了,我们的政 策是不能乱立山头,或用你的山头去套别人的山头,那样会犯错误的。

我 们现在承认山头,是为了最终消灭山头,从而把许多小山头变成全国的大 山头,最后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最后,朱老总还十分谦虚地说: “过去在江西,群众叫‘朱、毛、 黄’红军,长征以后又叫‘朱、毛红军’,这种叫法不对,你们以后可不 能这样喊,不能把我和毛主席相提并论,更不能把我放在前面。我们党和 军队的缔造、建设主要是毛主席。

倘若说我对中国革命、对红军有点贡献 的话,那就是打游击战。在我年轻的时候,辛亥革命前,我在云南、四川 的清军里服役时,那时军阀混战,我带着部队打仗,打得过,有把握就捅 它一下,没把握就拉起队伍上山打游击。

记得1925年春,我在莫斯科中 山大学毕业考试时,老师出了这么道题,问:‘当你领导工人暴动失败了 怎么办?'

我就写上‘拉起部队上山打游击,等条件成熟后再打回来。'

这可惹了一场大祸。那位教条主义的老师把我的卷子拿给第三国际的领导 看,他们诬陷我是‘托派’,并告诉我‘你不能走’,我就在那里等待共 产国际的处理,结果等了半个月,也没有人来找我,我便擅自动身回国 了,直到今天,我还欠着中山大学的一笔帐呢!”

接着他又解释说:“你 们看那教条主义多厉害啊!大家想想,我们如果领导工人暴动失败了,怎 么办?

咱们中国有的是大山,你不上山往那里走,总不能往地里钻吧?或 者投降吧?

当然现在还可以打地道战。

所以我们党的20多年的斗争经验 说明了:马列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是我们的革命事业不 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再说,我们1军团的人不要老子天下第一,对别 的人、别的部队的错误、缺点,要让别人自己去说,不要吹嘘自己,不要夸大自己的作用,搞个人崇拜没有好处, 一切功劳是党和人民集体的力 量。

我们一定要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把毛主席手把手地带起来的军队的 光荣传统不断发扬光大,不愧于毛主席的好学生,不愧于1军团的好成 员!”

听后,全场报以雷鸣般的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罗瑞卿同志补充说:“‘七大’就要召开,凡在1军团工作过 的同志,都要写一篇回忆材料,注明是那个具体单位,打过那些仗,负那 些责任(实际上是档案的雏型),不交不能离开延安。”

在会后的讨论中,针对山头主义的问题,我第一个站起来提出:“在 中央苏区时,‘AB'团的问题,有些扩大化,借着清理‘AB' 团把 20军撤消了,我始终搞不懂,十分怀念那些被错S的战友。”

朱老总说:凡是被错S的同志,都写上来,列出名册报中央,报总政 治部。这些被错S的同志一律按红军待遇。

罗瑞卿同志也补充说:“我们在整理中央文献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原在20军的同志都不敢写自己是20 军的人,这不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但也有情可原,回去后,按组织 逐级上报到中央办公室。”

晚饭后,朱老总和我们一起观看了京戏《三打祝家庄》,这是小说 《水浒》中的一出戏,很有教育意义。

我爱人挺着大肚子也一起看了,她是历史教员,比我理解得深刻。

2. 胡耀邦部长来拜年

1945年春节前的一天,天空飘着雪花,真是瑞雪兆丰年,树枝上的 喜鹊“喳喳”叫。

时任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的胡耀邦同志,冒着风雪,到 新建成的小砭沟高干招待所,挨家挨户地代表八路军总政治部进行春节慰 问。

当他走到我们第15号窑洞时,我们俩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我俩都是 红小鬼,在苏区党校时就在一起学习,朝夕相处,十分熟悉。

他热情地对 我说:“你们从前线来到后方,住的窑洞条件不太好,连打壶水都要跑五 十多米的山路,上上下下十分不方便,特别是喜瑞又快生产了,真是对不 住大家,请你们多多包涵。”

接着他问我:“你的肺病治得怎么样了?”

我想这正好是个机会,给部长说一说我的工作方向问题,便说:“中央医院 的阿洛夫大夫给我认真地检查后说,可以治好,很快能够上前线。请求部 长派我到最艰苦的前方工作。”

他点点头说:“不要着急,好好养病,等 你痊愈后,再考虑你的去留问题。”

他看到我桌子上、炕上堆满了书和日 记本,顺手翻了翻说:“你从参加革命后一直在写日记吗?这可是有毅 力,不简单。”

并鼓励说:“这可是革命的流水帐,今后新中国成立以后, 就是我们党史、军史宝贵的资料啊!”临走时,得知我爱人3月底将要生 孩子,便衷心地祝愿我们“春节愉快!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