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告诉你,我们的父母辈不是抠,而是穷怕了!
发布时间:2025-05-16 10:00 浏览量:4
我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我们的父母辈不管有没有钱都很抠。甚至是一代老人呈现出来的就是很抠,比如超市抢鸡蛋,在异国街头拿救济粮。你说他们穷,他们却可以富得旅游,而你要说他们富,他们却每天要为了几毛钱省吃俭用。很多人用了一个词叫贪婪,还用了一个词叫道德败坏。但大家稍微思考一下就会知道,一个人是道德败坏,那么这一代人呢?这样轻率的无端方式是不是显得自己的想法太过于幼稚呢?而事实上,这种思维不只是存在于我们的父辈,更是几千年来人们的主流思维,下面我们就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下这个原因。
这时候老板堕落了,他买别墅、养小三,然后每月只拿百分之一的工资作为薪酬,那么你每月只拿到100元。问题来了:工厂的发展跟你有关系吗?同样君主制也是一样,皇帝由以前的琉璃瓦变成了金碧辉煌的紫禁城,生活也有原因的四菜一汤变成了一百零八道菜。除了这些日常的福利也是不能少的,比如过寿、避暑、游玩等等,而这些都出自百姓身上,因此百姓又怎么可能富有呢?而长期的贫穷激发了他们祖辈对于财富的渴望,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发现不管改朝换代土地、黄金、古董总是不变的因此那时候买地成为了潮流。当然还有一句话: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比如欧洲就是这样,有时候失业了领取的补助都快赶上工作的时候,他们当然不会焦虑以后了。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只有一代人喜欢消费的原因,因为我们真正的全民有工作是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记得我们家人说过,那时候出去打工连路费都没有,很多人走着或者全村凑钱买车票,因为农村压根没有企业,更别说挣钱的来源。很多人去了城里也没有工作,因为那时候企业还没有普及,只在深圳大规模有。他们曾为了一个扛麻袋的活各种走后门,后来有钱了便去更远的地方赚钱。以后我们家才越来越富了,依稀记得小时候没零食吃但小孩贪嘴,很多人小孩都是在胸前挂一个纽扣吃的情况。
我们有一个词叫勤劳致富,但也有一个误区叫勤劳能致富。对于穷苦人家而言,勤劳能致富也是一种福利,但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如果没有这个契机,勤劳的背后还是贫穷。难道骆驼祥子不够努力吗?难道闰土不够努力吗?难道我们这个民族的大多数百姓不够努力吗?但努力赶不上时代的一粒沙,元朝末期赋税收到了洪武年间,统治者稍微挥一挥衣袖,就可以让数千万人一生的积蓄化为泡影,这也是人们恐惧君主制的原因。为什么清朝灭亡后他们泡到西方,不是因为他们多热爱西方,而是东方的君主制,他们是真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