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遇上合,天作之合!
发布时间:2025-09-01 04:53 浏览量:3
海河之畔,渤海之滨,万国旗帜飘扬,天津以开放胸襟拥抱上合大家庭,书写着一段“天作之合”的现代国际关系佳话。
晨曦中的天津港,旭日蓬勃、大潮奔涌。一艘比全球最大航母还长60多米的超级货轮正停靠码头,甲板面积相当于3.5个标准足球场。
空无一人的“智慧零碳”码头,自动化岸桥将集装箱从巨轮上卸下,蓝色智能拖车自主决策行驶。这是天津迎接上合组织峰会的日常背景。
01 地理相逢,枢纽联通世界
天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陆海交汇点。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天津自古以来就是水陆交通枢纽。
海陆交汇的区位优势孕育了天津的“开放包容基因”。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东部起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天津拥有独特的联通优势。
天津港的繁忙景象是最好的证明——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保持着贸易往来,连续多年跻身世界港口前十强。
02 经贸相融,合作成果丰硕
数字记录着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日益紧密的经贸联系。今年1月至7月,天津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总额达533.7亿元,同比增长5.2%。
去年全年,天津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额达895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出口692亿元,同比增长20%;进口203亿元,同比增长28%。
投资合作同样活跃。截至2024年,上合组织国家在天津设立企业471家,累计实际投资金额9.7亿美元。
同期,天津在上合组织国家备案境外企业机构101家,中方投资额24亿美元。这些数字勾勒出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生动图景。
03 精神相通,共享“上海精神”
“上海精神”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与天津的城市精神高度契合。
天津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开放包容流淌在这座城市的血脉里。北安桥就像是天津的一个缩影——桥上有手持中国传统乐器的少女雕像,桥栏上刻着欧式的花纹,桥头上还有西洋风格的立柱。
正如当地人所说,北安桥既有传统文化的根,又有兼容并蓄的胸怀。这种精神特质让天津成为践行“上海精神”的理想之地。
04 人文相亲,民心相通桥梁
天津创造了“鲁班工坊”这一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品牌。截至目前,已在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建设了10个工坊。
鲁班工坊开设能源动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6个大类21个合作专业。累计实施学历教育1.5万人,开展技能培训3000余人次。
天津还通过建设鲁班工坊招收上合组织国家留学生200余人,培养了一批中外友好的使者。人文交流为各国民心相通架起了坚固的桥梁。
05 时代相聚,共赴上合之约
今天是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举行的日子,世界瞩目天津。走过24个年头,上合再“回家”。
这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已发展成为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的大家庭。成为全球人口最多、地域最广、潜力巨大的综合性区域组织。
天津也进入了“上合时间”。海河两岸,峰会前夕亮起灯光秀,“相约上合”、“遇见天津”等标语在高楼大厦间闪烁。
灯光下的解放桥站满“打卡”市民,齐声欢呼欢迎游船客,真真切切展现了天津的热情好客、天津人的松弛性情。
夜幕降临,海河流光溢彩、美轮美奂。两岸高楼巨幕上,骆驼、中欧班列、天津港等与上合相关的元素轮番呈现。
从沙漠驼铃到远洋货轮,从千里江山到宇宙星河,每一幅画面都讲述着中国与世界、历史与未来的故事。
灯光照亮了海河的美,但海河之美不只闪耀在灯光下,更流淌于悠长文韵、烟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