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紧急修补出现裂缝的印度洋太平洋围堵战略
发布时间:2025-08-28 15:02 浏览量:4
日本紧急修补出现裂缝的印度洋太平洋围堵战略
桥本隆则
2015年,当特朗普总统出乎意料地击败民主党对手希拉里成为美国总统后,第一个前往拜访的外国领导人就是日本首相安倍。
虽然特朗普当时赢得总统选举,但身份上还只是美国一个受到保护的“平民”。安倍首相作为国家元首前往拜访,也受到各方的诟病。
事后看,安倍的拜访给特朗普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让这位日本首相成为这位美国总统少数可以信赖的外国政治家。
据透露,安倍首相在见面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说服特朗普接受他的印度太平洋战略,也就是联合印度牵制中国。
最终,特朗普被说动,决定接受这个建议。
这就是特朗普第一届政府的外交战略,明确了印度洋太平洋战略是邀请印度加入西方围堵中国的阵营,同时敦促各方加大了对印度的经济投入。
美国,欧盟以及日本很多公司使用“重塑供应链”的理由,从中国脱身前往印度。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包括苹果公司在内的大公司都将制造链,供应链迁往印度。
在这个背景下,世界上的无数投资资金前往印度,让印度自己感觉已经成为可以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
随着,紧密拉拢印度的拜登政权离去,特朗普又再次重返白宫,物是人非,美国的外交战略再次发生巨大变化。
当初劝特朗普与印度合作的安倍,数年前已经喋血日本街头。
印度从美国的无数个战略伙伴中一员,一跃成为成为世界上人口第一,经济第四的国家。
而美国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呼风唤雨的美国,因此特朗普政权决定从过去对盟友的战略扶持战略,修改为美国优先的战略。
笔者在本专栏中多次提到过,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曾经对印度曾经有过期待。
当特朗普宣布“平等关税”后,最先可能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国家的名单中,印度也曾经名列前茅。
但是,随着与中国贸易谈判的受挫,以及来自欧盟等的压力,美国需要在国际外交上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这就有了要求俄罗斯接受美国提议,停止与乌克兰的冲突。
而要实现这个战略就要断绝俄罗斯的“军粮”,切断俄罗斯的经济来源是最好的手段。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与欧盟,日本等国对俄罗斯制裁,就是要求各国不再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与天然气。
不过这个禁令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大量的俄罗斯石油经过印度,马来西亚等国转手,还是流向了欧洲,俄罗斯也获得大量的资金。
为了逼迫俄罗斯接受美国的建议,特朗普政权明确要求印度停止或减少购入俄罗斯石油。
廉价的俄罗斯石油是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没有俄罗斯石油,印度经济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印度莫迪政府拒绝了美国的要求。
这个拒绝激怒了美国,特朗普宣布从8月28日起,向印度征收50%的关税,目前这个关税是美国对外征收关税的最高额度。
并且,特朗普总统还在接见巴基斯坦军方代表时,“无意”透露在印巴冲突中,印度被击落五架飞机。同时,美国军方也加强了与巴基斯坦军方的合作。
与此对抗,印度也作出了自己的选择,重新加强了与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合作,由此日本提倡的,美国主导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出现了巨大的漏洞,印度不参加了。
印度洋,太平洋战略根本就是美国支持印度的经济与军事发展,由此给美国带来中长期的利益。
印度市场越繁荣,越开放,就会对美国企业开放市场,成为遏制中国的重要力量。这个考虑曾经是美国民主与共和党的共识。
过去,印度独立以后,虽然奉行不结盟的政策,但是在与苏联的军事关系密切,与美国也保持紧密的联系。
又由于印度的特殊地理位置,美国一直对印度采取宽容的政策。
当特朗普再次回归后,美国已经不是原来的美国,美国需要盟友的牺牲来帮助美国再次辉煌时,印度拒绝了美国。
美国要求印度开放国内的农业市场,制造业,减少对美国的关税,而来自印度的回答是否定的。
就算这样,美国还是试图说服印度,让印度感觉美国人会同意自己的坚持。所以,当美国要求印度减少购买俄罗斯石油时,也是立刻拒绝了美国的要求。
最后,就连特朗普总统发表促成印巴停火的消息,也被印度方“辟谣”,这些都成为激怒美国总统的导火索。
笔者认为,印度的失误是没有看清特朗普的真实想法。
特朗普在竞选时就明确指出,美国的衰败在于盟国对美国的“薅羊毛”,获得美国的不当利益。
而印度方面仅仅认为自己的价值是对抗中国,这就与特朗普想法“南辕北辙”。
现在甚至有的印度学者,在特朗普对印度翻脸后坚持认为,特朗普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与中国建立G2体系。
一旦G2体系的建立,印度在美国的重要度急剧下降,换句话说,美国不需要印度,也不会允许印度“薅羊毛”。
美国的“变心”让印度非常不安,印度内部检讨过去数年对盟友的立场,甚至检讨对邻国的态度,迅速调整了外交策略。
如强化了与俄罗斯的外交,并且着手改善了与邻国的关系。
印度宣布8月31日,印度首相莫迪将访问邻国出席“上合组织”的首脑会议,并且与中俄首脑进行会谈。
如果印度洋,太平洋战略的破产最先受到冲击的国家并不是美国而是日本。
安倍当时劝说美国接受印度,就是为了让美国,印度与中国对抗,而日本可以借此调整自己的战略,现在印度不玩了,日本就将受到更多的压力,于是日本只能自己出手。
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日本将向印度投资5万亿日元,帮助印度建设基础设施,包括新干线以及港口,清洁能源。
而印度方面也会承诺日本的请求,共同关注中国在东海,南海的带来的影响。
笔者认为印度这样做,与之前特朗普放弃美国主导TPP后的做法一样,帮助美国收拾烂摊子。
奥巴马时代,美国为了在经济上遏制中国,曾经在亚洲提倡建立一个新的贸易联盟,“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目的在促进这个组织内国家之间 零关税,货物自由通行,以及高标准知识产权。
但是,特朗普上台后认为,这个组织就是薅美国羊毛,美国会不断失血,因此决定退出这个美国创立的组织。
没有了创始国,没有了最大的贸易对象,按照道理这个组织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但是日本出面,继续投资维持了这个贸易联盟,改名:新TPP。
虽然,这新TPP的贸易规模远远没有原来的这么大,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本想借助这个贸易组织,构筑日本自己的供应链,同时,万一美国回心转意,还可以继续利用其价值。
现在,美国对印度下手,印度一旦退出印度洋太平洋战略,日本面对的是强大的邻居,因此,支持印度就是帮助日本自己,
这样的方式与日本支持台湾,支持菲律宾的战略是一样的。
不过,在特朗普政权的美国优先战略下,盟国的齐心协力就是一句笑话。
第一期特朗普政权亲手毁掉了美国倡导的贸易联盟TPP,第二期特朗普政权又将毁掉自己倡导建立的印度洋太平洋联盟。
难道印度学者的怀疑是正确的?美国真的要与中国建立G2体系?
原名:美国为了“美国优先”或将摧毁印度洋太平洋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