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治下的美国:一边是美股屡创新高 另一边则是企业破产数猛增

发布时间:2025-08-15 08:08  浏览量:1

当前政治经济文化形势的风起云涌。

学会从政策新闻中看门道,透过现象看本质。

睁眼看世界,看中国,看周围,看身边。

我是阿基,带你从金融的角度看世界,与君共进,相信国运,做强国崛起的积极参与者!

阿基点评:特朗普执政下的美国资本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美股指数在剧烈震荡中创出新高,但实体经济中的企业破产潮却同步激增。这种背离本质是“权重股牛市”与“基本面危机”的结构性分裂(病得不轻啊)。

①特朗普任内美股走势与企业破产数据对比

1.美股过山车行情与当前涨幅

暴跌阶段(2025年4月):特朗普4月2日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进口商品加征10%-49%关税),引发美股史诗级崩盘。纳斯达克单日暴跌5.97%,标普500跌4.84%,道指狂泻1679点,三大股指创2020年以来最大跌幅。科技股成重灾区,苹果4日暴跌23%,七大科技巨头市值蒸发1.65万亿美元。

暴力反弹阶段(2025年4-5月):4月9日特朗普喊话“现在是买入好时机”并宣布暂缓关税90天,标普500在其后一个月暴涨14%,创其任内最佳涨幅(除2020年疫情特殊期)。至5月中旬,主要指数均收复关税后跌幅,纳指进入技术性牛市。

当前高位(截至2025年8月):尽管波动加剧,标普500仍较特朗普2025年初就职时上涨约12%,纳指因AI概念股领涨涨幅更高。

2.企业破产潮激增

2025年破产数据:截至7月,美国企业破产申请达446起,创2010年以来同期最高,其中7月单月71起,为2020年疫情后峰值。

代表企业:零售业成重灾区(Forever 21、Joann’s破产),制造业如罐装食品商Del Monte(负债超10亿美元)、首饰商Claire’s二次破产。

下表为关键数据对比:

②两极分化的核心:指数权重股效应与实体经济脱钩

美股上涨高度依赖少数科技巨头,而破产集中于中小型传统企业,形成“指数繁荣”假象:

权重股护盘效应**:苹果、英伟达等TOP 10科技股权重占标普500超30%,其业绩受全球化红利(如苹果亚洲供应链优化)和政策豁免(半导体关税豁免)支撑。即便关税期,苹果因宣布“百亿美国投资计划”股价逆势涨3.2%。

中小企业生存恶化:传统企业无法转移关税成本(如汽车业依赖墨西哥零部件,关税致车价上涨),且缺乏融资能力。利率高企下,债务负担成压垮骆驼最后一根稻草。

案例对比:巴菲特伯克希尔(现金流充裕)2025年财富增119亿美元,而零售巨头Crocs即便盈利超预期,因关税不确定性股价仍暴跌。

③企业破产潮根源:政策与宏观经济的“三重绞杀”

1.特朗普政策反噬

关税成本传导:平均关税税率从3%→18.3%,进口依赖型企业成本激增。例如,中国对美452项商品精准反制(含农产品、医疗设备),直接打击州支柱产业。

利率政策矛盾:美联储维持高利率(4.25%-4.50%)对抗通胀,但关税推升物价,形成“滞胀”闭环。

2.经济结构性病灶

债务危机深化:美国国债/GDP超130%,2025年到期债务9.2万亿美元。政府试图用关税收入(年化5000亿)覆盖43%国债利息,变相向企业转嫁财政危机。

信贷紧缩:银行风险偏好下降,企业贷款利率(挂钩5年期美债收益率3.96%)较2021年翻倍,融资难引爆流动性危机。

3.行业分化加剧

科技巨头:利用全球化布局规避风险(如特斯拉转移产能至越南)。

零售/制造业:需求疲软+库存成本高企+债务到期(如Del Monte破产主因)。

④股价背离基本面:泡沫风险与不可持续性

当前美股上涨逻辑已偏离“业绩驱动”本质,呈现危险信号:

估值泡沫化:科技股PE普遍超30倍(英伟达达45倍),但2025Q2实际盈利增速仅5.8%,关税成本尚未完全传导。

政策市操纵痕迹:特朗普两次喊话“买股票”后股指暴力反弹,被质疑利用内幕信息操纵市场。这种“白宫看跌期权”(Trump Put)扭曲价格发现机制。

流动性幻觉:降息预期支撑估值,但若通胀因关税顽固,美联储政策空间将被锁死。

背离风险:泡沫集中于指数权重股,一旦科技企业盈利不及预期(如苹果因关税需涨价17-18%保利润),或引发系统性抛售。

⑤未来走势:短期博弈与长期重构

1.短期(2025年内):

美股仍可能震荡上行。若中美关税暂缓(如8月互降部分关税),市场情绪将获提振。但企业破产潮因利率滞后效应,或延续至2026年。

2.长期危机:

债务货币化陷阱:美国试图将贸易顺差国捆绑为美债买家(如要求顺差30%配置美债),此举遭中国等抵制,全球去美元化加速(日、中减持美债)。

产业空心化:关税未能逆转制造业外流,反促盟友“去美国化”(德国车企加大在华投资)。别跟我讲什么制造业回流,回个屁啊,连工人工会都搞不定(集体罢工要求涨工资),回去造出来的东西贵到飞起谁会买?还不是咱们中国制造更香!

繁荣假象下的秩序重构

美股新高与企业破产并存,本质是“权重股护盘+政策托市”与“高利率+去全球化”的撕裂。这种背离不可持续:

泡沫端(科技股):估值已透支政策宽容度,需盈利实质性增长验证;

实体端(中小企业):破产潮是经济免疫系统对“关税毒药”的排异反应。

未来市场将随政策反复剧烈波动,但真正的风险在于:当“特朗普期权”信用耗尽,而债务炸弹未拆,全球资本或启动“裸泳时刻”的定价革命。历史押韵的,永远是根基而非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