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历经40年,终成资本大佬,且看刘天王的资本江湖史
发布时间:2025-08-14 07:10 浏览量:2
刘德华,不仅帅,而且很有钱。
严格来说,现在的刘天王很有钱,之前的刘天王并没有多少钱,最惨的时候,号称“刘赔钱”的天王把自己的公司都抵偿给了他人。
在商海沉浮多年后,刘德华成为投资能手,赚了很多钱,人送外号“刘金手”,由“刘赔钱”到“刘金手”,刘德华在他的资本江湖里有那些经历呢?
咱们今天聊聊刘德华的资本江湖。
1,
1981年,刚满20岁的刘德华考入第十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从训练班毕业后,他也自然而然的和TVB签约。
和TVB签约,成为艺人,正式出道,自此后,刘德华在演员,歌手,制片人,词作人等各个角色相互切换。
他凭借在演艺圈的各种身份和角色,加上自己的努力,逐渐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偶像时,他还有一个角色很少被人提及,甚至被忽略掉,那就是投资人。
因为对EMI(百代唱片)推出几张唱片不满意,华仔跳槽去了宝艺星唱片公司,在和宝艺星结束合约后,考虑到自己的歌曲版权问题,1992年,刘德华便和朋友合作成立了新乐音乐公司,这是他第一次自立门户。
随着他在圈内积攒的人气和口碑,1990年,刘德华成立了天幕公司,投资大荧幕,也正式开启。
先说一下天幕公司的主创人员:导演黎大炜(麦当雄的大弟子)。
陈佩华,嘉禾的得力干将,从会计部做到制作部,什么《A计划》,《僵尸先生》等嘉禾的大片她都参与制作,绝对的女强人。
还有刘镇伟和元奎两位“一文一武”。一句话,在当时诸多的影视制作公司,新成立的天幕在制作团队方面丝毫不差,可谓兵强马壮。
故事的开篇总是那样的顺风顺水,天幕公司成立后的第一部电影《九一神雕侠侣》很快在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就登上荧幕。
初涉电影出品的刘德华没有任何经验,但是却有资源。
首先解决的就是电影的片名问题,刘德华颇费周章的宴请金庸先生,恳请金庸答应,片名使用“神雕侠侣”四个字,尽管这部电影和小说《神雕侠侣》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据说,金庸先生象征性的收取了一块的钱的版权费,成全了刘德华。
刘德华又请来钟镇涛,郭富城,梅艳芳,刘嘉玲和陈美琪等在当时红到发紫的一众明星,导演是黎大炜和元奎,编剧是刘镇伟和墨镜王家卫,美术奚仲文,摄影鲍德熹。这样的制作班底,别说在当时,哪怕就是现在,也是金像奖级别。
天幕的这部电影也不负众望,收回2000万票房,轰动整个香江,天幕的招牌打了出去。
刘天王自信心爆棚,眼看天幕有如此的天崩开局,肯定要乘胜追击啊。
1992年,天幕公司连续推出三部作品:《92神雕侠侣之痴心情长剑》、《龙神太子》和《战神传说》。遗憾的是这三部作品,可以说不同程度的接连扑街了。
这里不得说一下,在拍摄《战神传说》时,刘德华借助好人缘和圈内号召力,集结了导演洪金宝、编剧罗启锐、策划张婉婷、武指程小东和元奎等五位大神联合创作。
此外,华仔又邀梅艳芳、张曼玉、钟镇涛、王霄等多位好友,共同出演。只可惜,该片上映后仅收1300万票房,令刘德华大失所望。
影片接三连四的扑街,让天幕公司开始举步维艰,此时的天幕公司已经举债3000万,亏损严重。
1994年,天幕公司已经到生死存亡的边缘,向华强的天盛向刘德华伸出援助之手,两家公司合拍了《天与地》,本来期待这部影片能扭转天幕公司的颓势,没有想到这部电影的票房遭遇滑铁卢。
《天与地》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刘德华力捧的新星陈少霞很快解约跳槽到和刘德华当时一直纠缠不清的TVB,天幕公司当初耗费精力为其创造的商业价值也付诸东流。
顺便说一句,这位陈少霞曾在吕颂贤版本《笑傲江湖》扮演小师妹岳灵珊。
截止到1995年,天幕公司亏损4500万,面对债主的讨债和银行的质疑,投刘德华坐不住了,晚班无奈之下,他拨通了台湾省商人蔡松林的电话,最终,他将天幕抵偿给商人蔡松林,自己背债,四处借钱。
刘德华迎来了他人生中的至暗时刻——从1995年到2000年——他人生中最黑暗的五年。
为了还钱,他开始疯狂的接片,他放弃了休息,他对找他拍摄电影的人那是一个来者不拒,有点饥不择食的感觉,不论剧情,只要给钱,就接。
那五年,他烂片不断。
后来,刘德华说,“我用五年时间拍了几十部影片,多数还是烂片,被称为娱乐圈的劳模,殊不知,这个劳模是被逼出来的,因为当初欠下4000多万,我必须还掉。”
2000年前后,他终于还完了欠下的债务,他又面临着一个选择题:是做薪酬不菲的“打工人”?还是卷土重来,重开“天幕”?他选择了后者。
经人介绍,刘德华和商人麦绍棠结识,麦绍棠注资天幕,但很快,两人在经营理念上发生分歧,甚至一度对簿公堂。
刘德华最终被踢出天幕,他欲哭无泪。
当时受伤的刘德华,说自己就是一头猪,以后不会再想着做老板,而是安生的去做歌手。
2003年,导演的邱礼涛的《给他们一个机会》,成为天幕公司最后一部作品,可惜,老天爷再也没有给“天幕”机会。
天幕公司结束了它的使命,黯然退场。
2,
2018年12月13日,一家叫聚善美的文创娱乐公司抛出一枚“炸弹”:映艺欺诈背信!
映艺是刘德华一手创办影视集团公司,刘德华的公司涉嫌欺诈,这样的消息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天王要塌房”的消息迅速传遍网络。
当然,最后真相大白,天王还是那个天王。
聚善美的这颗“炸弹”把刘德华的映艺给彻底炸了出来。
正是这个2002年成立的映艺,让刘德华彻底完成从艺人到投资人的切换,也是映艺公司打造的“亚洲新星导”,让刘德华更加稳固了他的江湖地位。
刘德华说,“我借了跟多钱给别人,但不少人不还,所以我宁愿把钱投放在电影新人上,给更多人学习,发展的机会。”
“亚洲新星导”最初遭到漠视,因为很多人不相信刘德华会做这样的事情,都认为他在作秀。
但是刘德华坚持初心,“亚洲新星导”第一期投资2500万,刘德华一人出资扶持6位新人导演。
首次启动,刘德华就收获颇丰——让宁浩,黄渤和郭涛一众主创扬名立万的作品——《疯狂的石头》当仁不让的夺下当年国产片的票房冠军。
这部《疯狂的石头》成为了国产小成本电影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也让刘德华获得近10倍的投资收益。
除了宁浩的《疯狂的石头》,香港林子聪的《闲得饮茶》和马来西亚何宇恒的《太阳雨》也颇为引人注意。
紧接着,由映艺投资的《桃姐》更是大获全胜,票房口碑双丰收。
这部由许鞍华执导的《桃姐》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金像奖,金马奖的认可,让隐退十多年的叶德娴再次翻红,成为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她也成为继1992年巩俐之后,第二位荣获此殊荣的华人演员。
仅凭借《桃姐》的版权销售,映艺就在欧美市场收回了成本,国内总票房逼近亿元。这部电影成为映艺成立十周年最好的生日礼物。
同时,这部电影给中国电影人以新的启发:出售版权给欧美收回成本,而国内的票房就是净利润是一种运行电影的新模式。
后来,许鞍华说自己要准备拍摄《桃姐》时,她一个想到了刘德华,她给出的解释是:刘德华曾投资过《打擂台》这样的非商业片,再就是在十多年前,在天幕公司,刘德华支持陈果拍摄《香港制造》,最终把影视版权留个了陈果,投资人把版权留给导演,这是许鞍华看中的一点。
或许是接受了“天幕”公司失败的经历,如今的刘德华学会了藏拙,也理清了自己身份。作为老板,他尊重创作者,不参与选角,不参与创作,不强行客串。他说,他怕自己毁掉了导演的创作意图,影响影片质量。
刘德华雪藏了一些自己投资的电影,很多人替他惋惜,毕竟有一些烂到家的电影仍在上映,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票房,但他说,“我常常会想,如果一个电影拍的不好,拍的没有诚意,即便是我自己的电影,我也不希望它卖。”
他感觉,不好的电影,如果卖了,就是骗人——这或许就是他成为天王的原因吧。
3,
天王不会止步,天王没有止步,天王一往无前!
在映艺的基础上,刘德华在他的影视江湖又投下一注:梦造者。
2015年,刘德华和从小就对电影颇有热情的马来西亚商人陈永钦共同成立了梦造者娱乐有限公司,陈担任总裁,刘德华主攻创作。
陈永钦是马来西亚成功集团的总裁,有资金支撑,刘德华在影视投资经历过大风大浪,他们的合作就是“珠联璧合”。
梦造者投资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博纳影业出品的《澳门风云3》,该片投资1.6亿,票房高达11亿,尽管口碑扑街,但是确实赚钱了。
十几年的投资经历,让刘德华彻底蜕变为“老狐狸”,针对制作成本较高的电影作品,他就联合其他公司合投,比如耗资较高《拆弹专家》和《侠盗联盟》,他就拉上其他公司共同出品,光《侠盗联盟》的出品公司就高达8家。
刘天王在经历风浪之后,终究成长了,他不像“天幕”时期那样孤注一掷了,理性的投资让他收获颇丰。
刘德华深谙自己的“流量”,据不完全统计,在他投资的34部电影和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他担任主角的就有一半,其余一半也是多有客串。
刘德华甚至以片酬入股,拍摄《失孤》时,他就把自己2000万片酬直接汇到剧组账号,作为电影投资,拍摄电影《风暴》时,也是如此。
再来继续说说梦造者公司,天眼查显示,梦造者娱乐公司认缴50万美金,在北京成立,法定代表人是李安修,网站并未出现刘德华的信息。
但李安修和刘德华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刘德华的“御用填词人”,其创作的《忘情水》《天意》《中国人》《恭喜发财》等经典作品,帮助刘德华奠定国语歌坛的地位。
梦造者似乎更倾向于海外市场,它成立之初的目的就是电影制作,项目目标覆盖中,港,台亚洲和全世界。
《侠盗联盟》为了迎合海外市场,制作团队不惜花重金到整个欧洲取景,还特意邀请肖恩·哈尔布特担任摄影指导,很遗憾的是,这部电影并未在海外上映,只在大陆和港澳台上映,口碑和票房也不尽人意。
梦造者投资了一部名为《Hantu Kak Limah》的电影,这是一部马来西亚恐怖喜剧电影,上映十多天,就刷新马来西亚票房纪录,成为马来西亚最为卖座的电影,作为投资人的刘德华在梦造者的Facebook上还发文祝贺。
这里还要说一下电影《打擂台》,这是刘德华投资的一部电影,能斩获金像奖最佳影片,相信作为监制的林家栋功不可没。
林家栋离开TVB就加入刘德华的公司,哪怕是在刘德华和麦绍棠对薄公堂之时,所有人都要离开了,林家栋选择留下来。
坊间曾调侃他们两人“断背”,林家栋在接受采访时,被记者问起这个问题,他一笑了之。
刘德华无论是作为大哥,老板,抑或是老师,对林家栋都格外提点,现在的林家栋用自己的才华来回报天王,当然还有像宁浩,黄渤等在用心的演绎着自己的事业。
他们,是不是刘德华的一种投资呢?一种不是资本的投资——无形的财产——江湖地位。
已经过了花甲之年的刘天王仍在打造着他的影视帝国,并且这个影视帝国越做做大——当然,刘天王的资本江湖,不只是影视投资这一项,他的投资项目涉猎很多。
4,
刘德华除了在他最擅长的影视投资大展拳脚,他还涉猎时装店,发廊,百货,影城,餐饮和房产,据传,天王在收藏和钻石方面也有涉猎。
在房产方面,刘德华采取相对理性的态度,不会盲目跟风,他坚持的原则就是至于在房价下跌时才出手买楼,还有一个硬性条件,就是自己当时有闲钱,绝对不会盲目借钱炒楼。
一旦决定投资房产,刘德华也毫不犹豫,尽快出手。据国内媒体报道,他曾在《十面埋伏》宣传的空档期特意飞往沈阳考察房产项目,根据媒体的报道,刘德华准备了4个亿,绝对是大手笔。
刘德华目前有多少房产数量没有可靠信息,但他在香港,马来西亚,加拿大和美国等地都有房产投资。
传言,刘德华在马来西亚的豪宅装潢考究,甚至成为到底旅行社推荐的一景,“去刘德华家里看看”……
PS:
刘德华,这位曾经资本江湖的弃儿,后来资本江湖的宠儿,历经四十年,他成为了资本。这就是人们口中的“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的杰出代表吧。
曾经的“刘赔钱”,现如今的“刘金手”,他的投资之路会约走越宽,越走越远。
王晶曾说,“(刘德华)就是一个偶像,到今天还是。也是实力派,还是专业的电影投资家。”
的确,他是偶像,一直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