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护林背后:普通人与黄沙的较量
发布时间:2025-08-13 19:35 浏览量:1
1978年开始种树,现在都第四十五年了,计划要种到2050年。这工程横跨十三个省份,占了中国国土四成的地盘。刚开始因为沙漠扩张太猛,有的地方庄稼收成只有几十斤,罗布泊直接干涸了,楼兰古城也没了影子。
后来国家花了几百亿开始治沙,不光种树还修河道护草场。现在到第六期了,今年投了三百二十亿,已经种了五千七百万亩树。森林覆盖率涨到13.8%,毛乌素沙漠八成变绿洲,北京沙尘暴也少了。
但问题一直没断过。黄土高原地下水位往下掉,宁夏有次一亿棵杨树全死了,就因为树种单一。现在有人试光伏板下种草,不过灰尘太多维护麻烦。
各地现在重点治理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鄂托克旗今年要治沙29万亩,用机械铺沙障效率高。农民靠种树收入涨了,内蒙古河北的人最积极。卫星数据显示中国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
今年全国种了七百万亩树,主要靠三北工程。往后十年重点在黄河几字弯建基地。现在森林面积多了九成,但还有26.8%的土地在沙化。
库布其沙漠现在光伏板下种甘草,发电治沙两不误。治沙用上新科技,无人机每秒能撒五十粒种子,还有人在研究纳米固沙剂和骆驼刺基因改造。
沙漠边上的普通人还在和时间赛跑。内蒙古牧民王建军说他爷爷那代人因为沙进人退搬了三次家。现在他儿子用手机app监测沙丘移动轨迹,开皮卡拉树苗比老一辈强多了。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刚修了三千公里绿带,结合光伏板发电。到2050年如果完成目标,森林覆盖率会超15%,但后续维护成本是个大难题。现在每年沙漠缩小两千多平方公里,农田收成比过去好些。
鄂尔多斯有个年轻人叫李强,在抖音发治沙vlog。他说自己开着挖掘机铺麦草方格,每天能治三十亩沙地。有些观众问他能不能靠这个赚钱,他就实话实说:刨去成本一个月能存两千多。
治沙工程里也有争议。有人觉得地下水抽太多不行,也有人算经济账说种草利润低。敦煌那边把古代壁画里的治沙方法做成数字化方案,现在游客在景区能看全息投影了解沙尘暴原理。
最近环保组织在做沙源定位系统,用卫星监测颗粒物来源。有个学生团队开发的APP能报沙尘预警,但好多牧区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只能靠村喇叭通知。
沙漠边的学校开了地理实践课,孩子们在老师带领导下种梭梭树。有个小女孩问老师为什么要和沙漠打仗,老师指着远处说:你们将来要在这片地上建光伏电站,治沙不是终点。
现在工程还在继续,每年都有人加入。有卖树苗的,有开机械的,有搞研究的。问题还在那摆着呢,但总得有人往前走。这就是真实的治沙故事,没什么豪言壮语,就是一群普通人日复一日和沙子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