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社保落地,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2025-08-07 13:49  浏览量:1

现在几乎可以确定,从今年9月1号起,许多灵活就业者和放弃社保的人,得拿一部分收入去缴纳社保。

很多人抗拒、不解、焦虑,究竟是我们需要社保,还是社保需要我们?现在交社保还靠谱吗?交完后我用得着吗?

今天我们就扒开这团乱麻,把这笔账算清楚。

关于社保的态度大家很矛盾:之前公司不交,大伙愤怒,说不遵劳动法!可现在能交了,为何有那么大怨念?

不是不想交,而是实在交不起。

我们算笔账,比如在杭州,如果工资是六千,刨去租房吃饭话费这些成本,得三四千块,出去吃两顿买买衣服,得一两千块,到月底不用花呗救急,已经算很会过了。

但是如果交社保,按照杭州最低标准,个人每月得交500多。

几百块虽说听着不多,可对外卖小哥而言,可能的多送100多单外卖,对上班族而言,就得放弃所有休假挣的加班费。

那听到这有人看不透彻了:虽然自己交了几百块,那公司交得更多,怎么算这事儿也赚的。

我们做个思想实验,假如你现在是个小老板,雇十个员工,月薪开个5000,但私下说我们不缴社保,大家皆大欢喜。

可现在如果让你,强制缴社保,公司一人就要交一千多块,10个人就是一万多块,一年就多出了12万的成本。

所以你的第一反应估计大概是:这成本,我们能不能省下来。

怎么省?可以降薪,5000工资变4000,爱干不干;可以裁员,雇佣临时工,便宜实惠。

这就是大家担心的问题:这班还能不能上了?别交完社会保险,领上失业保险了。

更重要的是,许多人想不明白:究竟是我们需要养老金,还是养老金需要我们?

中国养老金制是现收现付制,简单说我们现在交的社保钱,就是我们父母拿的养老金,那我们的养老金,自然得靠下一代年轻人的社保解决。

但问题是,中国人口在2022年就进入历史性拐点,开始负增长。粗略计算一下,现在一个退休老人养老金,大概是三个80后90后的社保,等80后90后老了,他们的养老金的对应的是20后和30后的社保,他们人数够不够三带一这让人很焦虑。

让人焦虑的还有,这年头年轻人工作不稳定,今天上海上班,明天北京打工,后天可能就回老家了,谁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能在一座城市干一辈子到退休,社保要是交一半跑去其他城市,会不会打水漂。

此外还有件事不得不提,网上时不时曝出“1岁工作22岁退休领69万”、“400多亿养老金被挪用”这种荒唐事,还有延迟退休的风波,今天说15年能领,明天可能改20年。

大家就觉得:怎么老老实实交社保,最后有种看天吃饭的感觉,那还不如自己存点钱,或者买点商业险,心里踏实。

那问题来了,面对这种局面,普通人究竟应该如何应对,社保到底交不交。

首先,网上对社保有诸多抱怨,但我还得说句大实话,它还是普通人一生重要的兜底工具。

第一,它本来就是打工人用血汗换来的保障。你老板不为你交社保,那是吃你豆腐占你便宜,钻国家制度空子。

第二,千万别觉得现在年轻身体好,社保里那点医疗费养老钱看不上。你要是哪天失业了,在你找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只要交了社保,按杭州标准你可以每个月领2200多的失业金,最长可以领24个月,在现在这种经济环境里,这笔你现在看不上的钱,可能就是你维持体面,东山再起的救命钱。

或者,要是哪天生了病了,职工医保能报销80%,这能省几千甚至几万块。养老金也一样,交满15年,退休后多少有点保障,谁能保证一生都一帆风顺呢?

最后我们不否认交社保这件事,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可能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为根据数据,一些小企业,尤其是餐饮,零售,加工业企业,本来成本高,利润低到不足5%,再加个社保成本,简直让他们一个头两个大。

但换个角度来看,这未尝不是对中国经济的一次“洗牌”,是一次”反内卷战役“。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确实有大量公司,靠压低员工工资、不缴社保等方式,获取成本优势,快速崛起,但长远看,我们真希望经济,要一直靠压榨员工、搞内卷才能实现吗?

换句话说,福利待遇差的企业总是比待遇好的企业表现发展更好,那到最后不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吗?谁也过不上好日子。

强制缴纳社保后那些不靠压榨成本,而靠科技,产品实力的企业,才有机会战胜那些低成本企业。

如果几十年前美国没有劳动,社保法,苹果,特斯拉这样的科技巨头,真的能如此轻易战胜那些低成本小公司?

1992年深圳率先推行社保改革的时候,当时很多企业反对,觉得这样搞下去企业生存不下去,可30年过去了,深圳的发展越来越红火,2024年人均GDP达到了20.57万,是中国人均GDP的两倍多,高新技术企业更是超过2.5万家。

历史是位合格的老师,你若没听懂它说什么,它会耐心的讲一遍又一遍,美国也好,深圳也罢,欧洲也罢,它们都一遍遍的告诉中国人,有些路,不得不走。

这一次,你看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