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技术主管薪资下调6万,提交离职报告那刻 项目组18人同步离职

发布时间:2025-08-01 13:52  浏览量:1

“耿工,你想清楚了,这不仅是公司的决定,也是给你一个轻松养老的机会。薪资下调六万,但你的担子也轻了嘛,以后项目让刘浩顶上,你做个顾问,多清闲。”新任总经理孙健翘着二郎腿,语气轻飘。

旁边的HR赵琳推了推金丝眼镜,笑着附和:“是啊耿工,公司念着你的旧情,这可是最优方案了。”

52岁的耿立忠看着桌上那份屈辱的《岗位及薪酬调整协议书》,捏着笔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他干了二十年,把一个烂摊子项目组带成了公司的核心利润支柱,如今,却要为总经理那刚毕业的草包外甥让位,还要被“优化”掉六万年薪。

他胸口憋着一团火,猛地抬起头,将手里的笔“啪”地一声扔在桌上,从公文包里抽出另一份文件,甩在孙健面前。

“不必了,这是我的辞职报告。”

孙健和赵琳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随即换上一抹轻蔑。孙健嗤笑一声:“耿工,别意气用事,这把年纪了,出去可不好找工作。”

耿立忠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眼神里没有愤怒,只有一片死寂的冰冷。

就在这时,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诡异而密集的提示音。

叮、叮、叮、叮咚、叮……

孙健和赵琳的私人手机、工作手机、笔记本电脑,在同一秒钟,被十几封新邮件的提示音彻底引爆。

01

时间倒回二十年前,耿立忠刚加入这家名为“启航科技”的小公司时,所谓的“项目部”只有三个人,和一间漏水的办公室。

那时候的启航,岌岌可危。耿立忠是被人从一家国企挖来的,老板拍着他肩膀,许诺了股权和未来。耿立忠没在乎那些虚的,他看重的是能有一个平台,让他把脑子里的技术方案变成现实。

他确实做到了。第一个项目,为了赶进度,他带着两个刚毕业的愣头青,在办公室吃了三个月的泡面。夏天没空调,他们就打着赤膊,脚边点着蚊香,一行行代码地敲。项目上线那天,三个人在办公室喝得酩酊大醉,耿立忠抱着显示器,哭得像个孩子。

这个项目,救活了公司。

从那以后,耿立忠就成了启航的定海神针。公司从小作坊发展到三百多人的规模,换了三任老板,唯一不变的,就是耿立忠和他手下那个越来越庞大的技术团队。

他带团队,不像别的领导,只知道画饼和PUA。谁家里有事,他第一个批假,还自己掏钱让人带点东西回去;谁技术上遇到瓶颈,他能陪着熬到凌晨三点,找到bug那一刻,比自己拿了奖金还高兴;每年评优、申请加薪,他都是豁出脸去跟人事和高层争,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

“咱们做技术的,凭本事吃饭,但不能光有本事,还得有骨气和义气。”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项目组里的十八个人,一半以上是他从毕业就一手带出来的。小到张萌的儿子上幼儿园,大到李涛买房的首付,耿立忠都或多或少地帮过忙,出过主意。他们不叫他“耿总”,私下里都亲切地喊他“耿头儿”或者“老耿”。这个称呼,比任何职位都重。

耿立忠的日子,也随着公司的发展好了起来。他和妻子苏琴,是大学同学,一辈子没红过脸。苏琴在一家事业单位做会计,性子温和但极有主见。两人都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即便后来耿立忠年薪涨到了四十多万,家里依然保持着朴素的习惯。

苏琴会把淘米水留着浇花,买菜总要去逛傍晚打折的菜市场。耿立忠身上那件灰色的夹克,穿了快十年,袖口都磨出了毛边,他还是不舍得扔。他们不是抠门,而是觉得钱要花在刀刃上。儿子的教育,老人的赡养,家里的每一笔大额开销,都计划得清清楚楚。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再干几年,等儿子大学毕业,就回老家买个小院,养花种菜,安度晚年。

平静的生活,在半年前被打破了。公司被一家大型资本收购,空降了一位新的总经理,孙健。三十出头的年纪,名校MBA毕业,说话做事都带着一股子华尔街精英的傲慢。他一来,就大刀阔斧地搞“组织架构优化”,砍掉了几个不盈利的边缘部门,辞退了一批老员工。

耿立忠的项目组因为是利润核心,暂时没被波及。但他心里清楚,这位孙总,和他们这些靠技术吃饭的老家伙,不是一路人。

真正的导火索,是孙健的外甥,刘浩的到来。

刘浩,二十三岁,刚毕业的大学生,被安排进了耿立忠的项目组。孙健美其名曰:“让最有经验的耿工带带新人,为公司培养后备力量。”

耿立忠本着前辈的职责,对刘浩也算尽心。可这个刘浩,是典型的纨绔子弟,眼高手低,代码写得一塌糊涂,却总喜欢对别人的工作指手画脚。开会时,他敢直接打断耿立忠的发言,提出一些异想天开、完全不具备可行性的“创意”。

有一次,一个紧急的线上bug需要修复,耿立忠让刘浩去修改一个简单的配置文件。结果刘浩自作主张,多删了一个字符,导致整个服务器的访问权限崩溃,公司官网瘫痪了整整两个小时,造成了数十万的直接经济损失。

事后,耿立忠还没来得及发作,孙健一个电话就打了过来,不是问责,而是“关心”。

“耿工啊,刘浩还年轻,犯点错难免的,你们做前辈的多担待。这件事,报告里就别提他了,你来扛一下,毕竟你是负责人。”

耿立忠当时握着电话,半天说不出话。他看着团队里几个为了修复bug而熬得双眼通红的年轻人,心里第一次涌起一股彻骨的寒意。他扛了,不是为孙健,是为团队里那些无辜的孩子。他写了深刻的检讨,扣了当季的奖金。

而刘浩,毫发无伤,第二天依旧在办公室里吹嘘他那个“身价过亿”的舅舅。

从那天起,耿立忠就明白,这家公司,已经不是他奋斗了二十年的那个“启航”了。

02

压垮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在那之前,已经压得它喘不过气的无数根。

两个月前,公司启动了一个代号为“北极星”的新项目,这是今年最重要的战略部署,直接关系到公司下一年的生死存亡。这个项目,自然而然地落到了耿立忠的团队头上。

团队成员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连续加班一个多月,终于在截止日期前,拿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艳的初始版本。在项目评审会上,连一向挑剔的孙健,都难得地点了点头。

耿立忠以为,这下总能让团队安稳一阵子了。可他没想到,一场更大的羞辱,正在等着他。

评审会结束的第二天,HR总监赵琳把他叫进了办公室。

赵琳是公司的老人,以前和耿立忠关系还不错。但自从孙健来了之后,她就成了孙健最忠实的执行者,昔日的一点情分,早已被职场的利害关系消磨殆尽。

“耿工,来,坐。”赵琳笑得客气又疏远,亲手给他倒了杯茶,“最近辛苦了,‘北极星’项目干得非常漂亮。”

“都是团队的功劳。”耿立忠客气地回应,心里却有种不祥的预感。

赵琳放下茶杯,话锋一转:“耿工,你在公司二十年了,是元老,也是功臣。公司永远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她开始细数耿立忠的功绩,从第一个项目说起,说得情真意切。耿立忠安静地听着,他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果然,铺垫了十分钟后,赵琳进入了正题。

“耿工啊,你看,公司现在也处在转型期,需要提拔一些有冲劲的年轻人。刘浩这孩子,虽然经验不足,但思路活跃,又是孙总的亲戚,重点培养一下,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耿立忠的心沉了下去。

“所以,公司高层研究决定,想对你的岗位做一些调整。”赵琳顿了顿,观察着耿立忠的表情,“我们打算提拔刘浩做项目部的主管,全面负责‘北极星’项目。你呢,就做个技术顾问,给他把把关,这样你的担子也轻了,可以多些时间陪陪家人。”

耿立忠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让一个连配置文件都改不明白的草包,来领导整个核心项目组?这简直是在拿公司的命脉开玩笑!

“赵总监,刘浩的能力,你我心知肚明,他根本无法胜任这个位置。”耿立忠的声音有些发颤。

赵琳似乎料到他会这么说,微笑着摆摆手:“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嘛。有你这个经验丰富的顾问在,出不了大乱子。这也是对你的信任啊,把这么重要的‘传帮带’任务交给你。”

这已经不是信任,而是赤裸裸的侮辱。让他,一个公司的技术灵魂,去给一个关系户当保姆,还要眼睁睁看着他毁掉自己和团队的心血。

耿立忠的拳头在桌下悄悄握紧,他强压着怒火,问道:“这是孙总的意思?”

“是公司管理层的集体决定。”赵琳滴水不漏地回答。

“好,我明白了。”耿立忠站起身,他不想再听下去。

“哎,耿工,别急着走啊。”赵琳叫住他,“还有一件事。既然岗位调整了,薪酬体系,自然也要跟着变动一下。”

她递过来一份文件,正是那份《岗位及薪酬调整协议书》。

“顾问嘛,不用再承担管理和KPI压力,所以……年薪呢,会下调六万。耿工,你放心,这只是暂时的,等公司效益好了,优先给你补回来。”

耿立忠看着那份协议,看着“年薪下调陆万元整”那一行刺眼的黑字,他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往头上涌。他辛辛苦苦二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他们不仅要夺走他的职位和尊严,还要从他本就不算丰厚的薪水里,再剜去一块肉。

这六万块,对他来说不是小数字。他和妻子省吃俭用,一年也攒不下多少钱。这六万,几乎是他们计划中,给老家房子装修的全部预算。

“我需要考虑一下。”耿立忠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他怕自己再多待一秒,就会当场爆发。

回到家,他第一次对妻子苏琴隐瞒了事情的真相。他只是说,公司岗位有变动,可能会降薪。

苏琴当时正在厨房做饭,听到这话,停下了手里的活,走过来握住他的手,轻声说:“降就降吧,钱是挣不完的。你都五十多了,身体最重要。别跟年轻人争了,咱们求个安稳就好。”

看着妻子温柔体谅的脸,耿立忠心如刀割。他知道,妻子是以为他能力跟不上,被淘汰了,所以才反过来安慰他。他一辈子要强,何曾受过这种委屈,又何曾让家人跟着他担惊受怕。

那一晚,他彻夜未眠。脑子里反复回想着二十年来的点点滴滴,公司的每一次危机,每一次辉煌,都像电影一样在眼前闪过。他舍不得,舍不得这个他倾注了半生心血的地方,更舍不得那群跟着他一路打拼过来的兄弟。

第二天,他试图找孙健沟通。他放下了所有的尊严,近乎哀求地对孙健说:“孙总,‘北极星’项目太重要了,不能出任何差错。让刘浩当主管,风险太大了。我不是在乎我个人的位置,我是为公司着想。”

孙健靠在昂贵的真皮老板椅上,转着手里的钢笔,皮笑肉不笑地说:“耿工,你的顾虑我理解。但企业用人,看的不仅是技术,还有忠诚度和未来的潜力。我们认为刘浩很有潜力。至于忠诚度……我希望老员工能做出表率,无条件支持公司的决定。”

“无条件支持?”耿立忠自嘲地笑了,“哪怕是错误的决定?”

孙健的脸冷了下来:“耿工,注意你的措辞。这已经不是在跟你商量,而是通知。协议就在赵总监那里,给你三天时间考虑。三天后,你不签,我们就只能按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了,那样的话,对你更不利。”

图穷匕见。

耿立忠彻底心寒了。他知道,再没有任何沟通的必要。

那天晚上,他把所有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妻子苏琴。苏琴听完,没有像他想象中那样劝他忍耐,而是沉默了很久。当她再抬起头时,眼睛里满是怒火。

“这已经不是工作了,这是在欺负人!他们凭什么这么对你?”苏琴的声音都在发抖,“老耿,这二十年,你为公司付出多少,我看得清清楚楚。咱们可以穷,可以没地位,但不能没骨气!这个协议,不能签!这份工作,咱们不要了!”

妻子的决绝,像一剂强心针,打进了耿立忠几乎崩溃的心里。他看着妻子,忽然觉得,自己之前那些犹豫和不舍,是多么的可笑。

他拿起手机,在项目组的群里发了一句话。

“兄弟们,明晚老地方,我请大家吃饭。”

那个晚上,在他们经常聚会的大排档里,耿立-忠什么都没说,只是一个接一个地敬酒。团队里的人都感觉到了气氛不对劲。酒过三巡,性格最直的李涛忍不住问:“耿头儿,你是不是有啥事啊?跟我们说,别一个人扛着。”

耿立忠红着眼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整个大排档的角落,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十几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耿立忠,眼神里从震惊,到愤怒,再到不敢相信。

“操!这帮孙子!他们怎么敢!”一个年轻的程序员一拳砸在桌子上,啤酒瓶子都跳了起来。

“让刘浩那个傻逼来领导我们?我宁可辞职!”

“老耿为公司卖了二十年命,就换来这个下场?太他妈寒心了!”

群情激奋。

耿立忠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他站起来,端起酒杯,声音沙哑但坚定:“兄弟们,这事是我自己的事,跟你们没关系。我叫大家来,是想跟你们告个别。我明天就去提离职。以后,你们要好好干,‘北极星’项目,一定要……”

他的话没说完,就被李涛打断了。

李涛也站了起来,端起酒,眼睛通红地看着耿立忠:“耿头儿,你说这话就没拿我们当兄弟!你忘了当年是谁把我从毕设都做不出来的菜鸟,一步步带到今天的?你忘了是谁在我爸生病急用钱的时候,二话不说借了我五万块?这个团队,是因为有你,才叫团队。你走了,这里就散了。”

他转向所有人,高声喊道:“我李涛,今天把话放这儿!耿头儿要是走了,我第二天就递辞职信!”

“没错!耿头儿走,我也走!”

“算我一个!”

“+1!”

“妈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跟着耿头儿,到哪儿都有饭吃!”

十八个人,一个接一个地站了起来,端起了酒杯。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决绝。

耿立忠看着眼前的这一幕,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他一个五十二岁的男人,在嘈杂的大排档里,哭得像个孩子。他知道,他这辈子最宝贵的财富,不是代码,不是项目,而是眼前这群有情有义的兄弟。

他没有再劝。他只是举起杯,一饮而尽。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03

当那密集如暴雨般的邮件提示音响彻整个会议室时,孙健和赵琳脸上的轻蔑和傲慢,像是被瞬间冻结的劣质油彩,开始一片片龟裂。

孙健下意识地拿起自己的手机,屏幕上,一封封标题格式完全一致的邮件弹了出来。

【辞职报告 - 项目部 - 李涛】

【辞职报告 - 项目部 - 张萌】

【辞职报告 - 项目部 - 王宇航】

……

他的瞳孔急剧收缩,划动屏幕的手指甚至有些颤抖。一封,两封,五封,十封……十八封!不多不少,正好是“北极星”核心项目组的全体成员!

“这……这怎么回事?”孙健的声音失去了平日的镇定,变得尖锐而惊慌。他猛地抬头看向赵琳,希望从她那里得到一个答案。

赵琳的情况比他更糟。她的脸色已经是一片惨白,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作为HR总监,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个核心技术团队的集体离职,对于一家科技公司意味着什么。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业务危机,这是一场足以动摇公司根基的地震!“北极星”项目将彻底瘫痪,公司的声誉将一落千丈,资本市场会立刻做出最残酷的反应。而他孙健,这个空降的总经理,将成为这场灾难的唯一责任人。

“耿立忠!”孙健的目光像刀子一样射向那个始终沉默的男人,“这是你搞的鬼?你竟然煽动员工集体辞职?你这是在破坏公司!”

到了这个地步,他还在试图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耿立忠终于笑了。他笑得那么平静,那么坦然,仿佛眼前这两个惊慌失措的高管,只是两个跳梁小丑。

他缓缓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那件穿了多年的旧夹克,动作不急不缓,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孙总,你错了。”耿立忠的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每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砸在孙健和赵琳的心上。

“第一,我没有煽动任何人。他们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判断力。他们选择离开,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这家公司,已经不值得他们留恋了。你用一个废物来羞辱他们的智商,用一份降薪协议来践踏我的尊严,你以为大家都是傻子吗?”

“第二,破坏公司的不是我,是你。”耿立忠的目光直视着孙健,眼神锐利如鹰,“你来到这里,只看到了财报上的数字,却看不到人心。你以为忠诚可以用合同来约束,团队可以用KPI来管理。你错了。真正的团队,是用尊重、信任和情义一点点建立起来的。你亲手毁掉了这家公司最宝贵的财富,现在却反过来指责我?”

他的声音越来越洪亮,积压了数月的屈辱、愤怒和失望,在这一刻尽数爆发。

“我耿立忠,在启航干了二十年!我最好的年华,都给了这里!我带的团队,攻克了多少难关,为公司创造了多少利润,你们的财报上写得清清楚楚!我们熬夜加班的时候,你们在哪里?我们为了一个bug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你们又在哪里?你们只会在我们取得成果之后,跳出来摘桃子,安插自己的亲信,甚至还要从我们的血汗钱里,再刮下一层油!”

“孙健,赵琳,你们记住。”耿立-忠走到门口,转过身,最后看了他们一眼,“人,是要有底线的。公司,也是要有良心的。你们今天对我做的,就是你们明天要面对的。好自为之。”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拉开门,走了出去。

门外,项目组的十八个人,整整齐齐地站在走廊里。他们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像一排等待将军检阅的士兵。当他们看到耿立忠出来时,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释然的微笑。

李涛走上前,拍了拍耿立忠的肩膀:“耿头儿,我们都把东西收拾好了,一起走吧。”

“好,一起走。”耿立忠点点头,眼眶又一次湿润了。

他们一行十九人,浩浩荡荡地走向电梯。沿途的公司员工,都用震惊和复杂的目光看着他们。他们知道,启航科技,从今天起,要变天了。

会议室里,孙健瘫坐在椅子上,冷汗湿透了衬衫。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了多么愚蠢的错误。他想拿起电话,打给集团总部,却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烂到极点的局面。

赵琳则在一旁,疯了似的拨打着团队成员的电话。无一例外,全部被拒接。

绝望,像潮水一样,将他们彻底淹没。

04

一周后,耿立忠家里。

客厅里堆着几个纸箱,里面是他从公司带回来的个人物品,大部分是这些年积攒下来的技术书籍和项目资料。苏琴正在厨房里哼着小曲,煲着一锅香气四溢的鸡汤。

这几天,是耿立忠二十年来最放松的日子。他不用再早起赶地铁,不用再为项目的进度焦虑,更不用再面对那些虚伪的面孔。他每天和妻子去逛逛公园,去菜市场买菜,日子过得平淡而惬意。

“老耿,吃饭了!”苏琴端着汤走出来,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

耿立忠刚拿起碗筷,他的手机就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号码。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您好,请问是耿立忠,耿工吗?”电话那头,是一个沉稳而有力的男声。

“是我,您是?”

“耿工您好,我是‘星河智联’的CEO,我叫周毅。冒昧打扰了。”

“星河智联”?耿立忠心里一惊。这是他们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也是启航科技一直以来的主要竞争对手。

“周总,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电话那头的周毅笑了笑,开门见山地说:“耿工,我知道您和您的团队最近从启航离职了。我不多说废话,我只有一个问题:你和你的团队,愿不愿意,整建制地加入我们‘星河’?”

耿立忠愣住了。

周毅继续说道:“我关注你和你的团队很久了。启航能有今天,百分之八十的功劳在你们身上。孙健那种只懂资本运作的蠢货,根本不配领导你们。我这里,有最好的研发环境,最充足的预算,最重要的,是我懂得尊重技术,尊重人才。”

他停顿了一下,抛出了一个让耿立忠无法拒绝的条件。

“你来做我们的技术副总裁,直接向我汇报。你的团队,所有人的薪资,在启航的基础上,上浮30%。核心骨干,全部授予期权。‘北极星’那个项目,我知道你们有完整的方案,来我这里,我给你们双倍的资源,把它做出来,让启航那帮人,哭都找不到地方!”

耿立-忠握着手机,久久没有说话。他不是被优厚的待遇打动,而是被那句“我懂得尊重技术,尊重人才”深深触动。这不正是他奋斗半生,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吗?

挂掉电话,苏琴关切地问:“谁啊?”

耿立忠把事情说了一遍。苏琴听完,眼睛亮了:“这是好事啊!老耿,你看看,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那些不识货的人,就让他们后悔去吧!”

耿立忠看着妻子,笑了。他拿起手机,在那个已经改名为“兄弟们,重新启航”的群里,发出了周毅的邀请。

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我操!星河智联!真的假的?】

【耿头儿牛逼!咱们这是要组团跳槽,直接升舱啊!】

【上浮30%!还有期权!我不是在做梦吧?】

【还等什么?耿头儿,你一句话,我们刀山火海都跟着你闯!】

看着群里兄弟们兴奋的回复,耿立忠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一场屈辱的结束,正预示着一个崭新而光明的开始。

又过了一个月,耿立忠已经正式入职星河智联。他有了独立的办公室,窗明几净。团队的兄弟们也都在新的工位上,意气风发地投入到了新的项目中。

而启航科技的结局,也传了过来。

核心团队的集体出走,导致“北极星”项目彻底流产。公司股价应声暴跌,市值蒸发了近三分之一。孙健因为造成重大损失,被集团董事会毫不留情地罢免,灰溜溜地离开了。赵琳也因“人事管理失职”被降级处分。而那个被寄予厚望的刘浩,在失去了舅舅的庇护和耿立忠团队的支撑后,成了一个彻底的笑话,没过多久也主动离职了。

启航科技,这个曾经承载了耿立忠二十年青春和梦想的地方,最终因为管理层的傲慢和短视,迅速地走向了衰败。

一个周末的下午,耿立忠和苏琴在阳台上喝茶。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安宁。

苏琴看着丈夫鬓角新增的几缕白发,心疼地说:“老耿,这次的事,让你受委屈了。”

耿立忠摇了摇头,握住妻子的手,微笑着说:“不委屈。反而,我很感谢这件事。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

“我以前总觉得,埋头苦干,忍气吞声,就是对公司最大的忠诚。现在我才懂,真正的忠诚,是对自己职业的尊重,和对身边人的情义。善良需要带点锋芒,退让必须拥有底线。当别人想拿走你的尊严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挺直腰杆,告诉他,你给不起。”

他看着远方,眼神清澈而坚定。

“一个人的价值,从来不是由他的职位或者薪水决定的,而是由他的能力和风骨决定的。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不是写了多少行代码,而是带出了那十八个有情有义的兄弟。这,才是谁也拿不走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