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怂了!特朗普威胁100%关税后,莫迪迅速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发布时间:2025-08-01 21:40  浏览量:1

不出所料,印度的本性如此,面对凶狠的立马就怂了,遇见和善的恨不得多踩几脚。美国威胁加税之后,又公布了原本对印度的关税,直接就让莫迪趴下。

前几天美国给俄罗斯立下最后的50天期限,又宣布会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而后面这一点,买的最多的就是中国和印度。

本来还以为印度不发声是在隐忍,没想到是偷偷摸摸把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渠道停了。

不过也确实,三把刀悬在头顶,莫迪的选择比天气变得还快可以理解。

七月末的时候,特朗普坐在白宫办公室里,手中的签字笔重重落在对印度加征25%关税的行政令上。

这已是本周他对印度的第二次出手——就在前一天,美国财政部刚宣布制裁六家涉伊朗石油贸易的印度企业,冻结它们在美全部资产。

此刻的印度总理府内,官员们匆忙翻阅着最新报告:四家国有石油巨头已切断与俄罗斯的原油供应合同,炼油厂正紧急转向中东和非洲寻找替代油源。

莫迪曾在白宫草坪与特朗普热情拥抱,如今两国关系却在24小时内急转直下。刀光剑影间,一场围绕石油的生死博弈才刚刚开始。

从8月1日起,印度将支付25%的关税,外加罚款!”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的宣言像一颗炸雷,震动了新德里的夏夜。

这并非孤立事件——短短48小时内,美国对印度发动了三波精准打击:25%的全面商品关税、六家石油贸易商的制裁、以及悬而未决的“百倍关税”威胁。

被制裁的印度企业名单读起来像一本化工行业名录:Alchemical Solutions(涉案8400万美元)、Global Industrial Chemicals(5100万美元)、Jupiter Dye Chem(4900万美元)……

美国国务院指控它们在2024至2025年间,通过阿联酋等中转站购买了价值2.21亿美元的伊朗石化产品。

“所有财产和利益即刻冻结!”美国国务院声明中的每个单词都像冰锥。这些企业被列入特别指定国民清单,意味着它们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寸步难行。

更致命的威胁接踵而至,特朗普在北约秘书长面前竖起手指:“50天内俄罗斯不谈判,买俄油的国家将面临100%关税!”

国会山随即传来更刺耳的声音——参议员格雷厄姆提案甚至要求征收500%惩罚性关税,直指中印巴三国。

印度贸易代表手里的计算器闪烁不停:2024年对美贸易顺差已达457亿美元,若千亿级能源贸易再遭重创,经济命脉或将断裂。

路透社的监控数据在7月31日凌晨更新:印度石油公司、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这些掌控全国60%炼油能力的巨头,全部暂停了俄罗斯原油的新订单。

“炼油厂正在等待政府建议”,一位孟买交易员透露,“但中东和非洲的原油报价单已堆满办公桌。” 这种撤退速度令市场震惊。

三年前俄乌冲突爆发时,印度曾疯狂抢购打折俄油,进口量飙升30倍,将俄罗斯推上最大供应国宝座。

俄罗斯的折扣缩水成为印度放弃俄油的关键转折点,2023年初,每桶俄油比国际油价便宜14-16美元;到2025年7月,优惠骤降至2.5-4美元。

当一位印度石油高管抱怨“省下的钱还不够支付风险溢价”时,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新德里的决策大厅里,官员们拨弄着地球仪:俄罗斯账户里堆积的万亿卢比无法回流,转卖欧洲成品油的利润空间压缩,继续买俄油已无利可图。

石油部长普里的发言意味深长:“我们有能力通过其他渠道满足需求”——这几乎是为撤退亮起的绿灯。

莫斯科的反应却出奇平静,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轻描淡写:“需要时间分析”,外长拉夫罗夫则嘲讽美国在搞“经济霸凌”。

这种镇定来自隐秘的底气:一支由不明所有权油轮组成的“影子舰队”已穿梭于波罗的海与印度洋之间,它们关闭应答器,混合多国油品,让西方追踪系统沦为摆设。

西半球制裁风暴肆虐之时,波斯湾的油轮悄然调整航向。沙特阿美公司驻孟买代表处电话铃声不断,印度国有炼油厂的紧急询价单雪片般飞来,这个曾被俄油挤占的市场,正重新向中东敞开大门。

布伦特原油价格应声冲破每桶90美元关口,交易员们紧张地盯着特朗普的推特页面。高盛报告警告:若印度全面转向,加上中国需求,油价可能飙升至130美元,引发全球通胀海啸。

新德里街头,经济学家的忧虑在升温:“放弃俄油意味着每年损失130亿美元折扣”,而通胀可能击垮莫迪的支持率。

这种焦虑转化为外交动作,印度外长紧急召见沙特和阿联酋大使,要求确保“稳定供应”,同时向莫斯科保证“这只是技术性调整”。

这种时候,中国就成为了关键变数,当美国制裁大棒挥向印度企业时,北京外交部发言人直言:“中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不受干扰”。

此刻的天津港,满载俄罗斯原油的“影子船队”正穿越晨雾,它们占中国进口总量的40%,支撑着俄罗斯1920亿美元石油收入的半壁江山。

中美谈判桌上暗流涌动,7月下旬,美国企业代表团飞抵北京,波音公司的订单续签与能源制裁被巧妙放在同一张谈判桌上。

这种精妙的矛盾折射特朗普的战略困境:既想切断俄石油资金链,又担忧油价暴涨引爆美国通胀——中期选举的倒计时,已在他背后嘀嗒作响

印度油轮调转航向的那个清晨,俄罗斯原油仍在源源不断注入青岛港的储油罐。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通过管道与“影子船队”输入的俄油同比增长14%,占进口总量的40%。

特朗普的制裁大棒悬而未落,印度炼油厂已悄然恢复小批量俄油采购,通过阿联酋中转的混合油贴上“产地不明”标签,结算货币悄悄换成阿联酋迪拉姆。

霸权铁拳砸进能源市场的流沙,最终只留下几道涟漪。当印度石油部长普里微笑着宣布“多元化采购保障能源安全”时,休斯顿的期货交易员看着屏幕上每桶87美元的油价,默默按下卖出键。

信息来源:

消息人士:过去一周,印度国有炼油商因折扣减少和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而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和讯网

特朗普威胁对购买俄油的国家征次级关税,“影响不到中国,只会推高美国通胀”——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