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明明起效快,降压效果好,为何仍不是首选?医生讲清楚
发布时间:2025-08-01 15:25 浏览量:1
最近收治的一位脑出血病人让张医生感到印象深刻,倒不是他的疾病有多复杂,而是家人对他以往疾病的评价让人感到疑惑。这是一位年龄仅为54岁的男性,别看岁数不大,却有着10年的高血压病史,家人说,他平日里间断的口服降压药。
什么叫做“间断”口服降压药呢?其实就是朋友们非常熟悉的“血压高了就吃点药,血压不高就假装被治愈了,不再吃药”。张医生在以往的作品中也和朋友们聊过,这种用药方式是非常危险的,可能引发很多并发症。但这还不是导致他早早患上脑出血的唯一原因,他在药物选择方面,也犯下了严重错误。不知道是谁替他选择了硝苯地平来控制血压,这一用就是10年多,最终导致了脑出血的发生。
帕里什曾经说过,人的一生不仅是由重大的时刻决定的,更是由这些平凡的时刻决定的。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平凡时刻,点滴累积成了我们的人生。而在这些平凡的时刻,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我们正在作出选择。这位病人在治疗他的高血压的时候,药物选择和用药方式都出了问题,怎么可能不出问题呢。
聊到这里,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张医生对硝苯地平这种降压药如此看不顺眼呢?这就不得不从基础知识聊起。硝苯地平属于钙离子拮抗剂,是地平家族的“长子”,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硝苯地平片因其强大的降压效果和快速的起效时间,被广泛用于处理高血压急症和长期血压控制。患病的朋友只需要舌下含服一片,血压很快就能降下来,效果立竿见影。
但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正是这种“快”成了它最大的问题。朋友们需要知道的是,我们的血压最理想的状态是保持在正常水平,并维持稳定。而服用硝苯地平普通片后,血压的变化就像坐上了过山车,这种药物进入人体后会迅速释放,导致血管在短时间内过度扩张,血压急剧下降。这可能导致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
而我们的身体是有一定调节功能的,为了应对血压的急剧下降,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大量分泌肾上腺素等物质,试图把血压拉回来。这个过程被医生们称为“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心跳加快。对于本就脆弱的心血管系统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更为要命的是,这种药物的半衰期还特别短,只有4-6小时,这就意味着,它进入人体后,很快就会失效,必须赶快补服,要不然,血压很快就会升上来。
正是因为这种“过山车”效应,一系列严重的心血管事件会接踵而至。大量研究和临床报告发现,使用短效硝苯地平与多种不良事件相关,它可能: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尤其是在已经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中,血压的剧烈波动和心率的加快会大大增加心脏的负担,可能加重或诱发心肌缺血,甚至导致心肌梗死 。有数据显示,短效硝苯地平引起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可达4%左右 。
除此之外,它还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血压的骤降和随后的剧烈波动,对脑血管同样是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在伴有房颤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短效硝苯地平被发现与脑卒中风险增加有关 。硝苯地平本身具有负性肌力作用,会轻微削弱心肌的收缩力。在血压剧烈波动和心率加快的双重打击下,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朋友而言,这可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心衰恶化或急性发作 。
在冠心病朋友中,使用短效硝苯地平非但不能缓解心绞痛,反而可能使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增加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严重后果,道理非常简单,血压过山车般的波动,势必会导致我们的血管像猴皮筋一样被扯来扯去,最终的结局就是导致上述疾病的出现。
正是因为这些触目惊心的风险,医学界对短效硝苯地平的使用进行了深刻反思。如今,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的指南,还是各国的临床指南,都已明确指出,应避免使用短效钙拮抗剂进行长期降压治疗,而应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因此,现在医生们几乎不会为病人长期开具硝苯地平普通片来控制血压。它的身影,更多只出现在某些特定的、需要紧急处理的临床场景中,并且必须在严密监护下使用。
聊到这里,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现在不是已经有了缓释片和控释片了吗?这些剂型能不能搞定硝苯地平的短板呢?这个话题还真得慢慢聊。面对短效制剂的重大缺陷,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硝苯地平。他们通过先进的制药技术,对它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于是,硝苯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应运而生。
这两种长效制剂解决了短效制剂“来去如风”的问题,让药物在体内缓慢、平稳地释放,从而实现温和而持久的降压效果。那么,改造后的长效硝苯地平,尤其是技术最成熟的控释片,安全性如何呢?多项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给出了答案。
著名的ACTION研究是一项纳入了超过7600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国际大型临床试验。经过近5年的随访,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相比,硝苯地平控释片并不会增加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等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安全性良好 。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例如:显著降低新发心力衰竭的风险达29% 。显著降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搭桥手术的需求,降幅分别达18%和21% 。还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另一项国外的研究也证实,在高危高血压病人中,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心脑血管事件的实际发生率远低于预期,显示出卓越的心脑血管保护作用 。
这些坚实的证据表明,长效硝苯地平已经成功摆脱了短效制剂的原罪,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被国内外众多高血压指南推荐为一线治疗药物,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以及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 。
既然长效硝苯地平如此优秀,为什么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依然存在?为什么张医生在选择它时,有时还会犹豫,甚至更倾向于选择后起之秀——氨氯地平呢?这并非因为长效硝苯地平不好,而是在现代精准化医疗的背景下,医生需要考虑得更多、更细。在与氨氯地平的对比中,硝苯地平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一些短板。
那么,这些短板究竟是什么,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该注意哪些问题?这部分内容其实也不少,今天已经超时了,所以,相关内容,咱们就不在这里赘述了,咱们把相关内容留到后面的作品中。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咱们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