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美国军事力量或许要缩水一半,中美有望从对抗走向共治?
发布时间:2025-07-31 08:32 浏览量:1
近段时间,事关中美博弈一事,依旧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美国对华态度大变,闭口不提中美对抗,让坊间认为美国走向衰落已经属于势不可挡。
届时,美国霸权也会同步衰落。
这是近期很多人都在讨论的话题,那么如何量化美国霸权衰落的时间与节奏,却很少有人讨论。
其实之前君明进行过一些分析,主要就是讨论美国的军事力量。
毕竟,美元是美国霸权的根基,美军属于守护美元的“尖刀”。
这样一来,如果我国能量化美国军事力量衰退的时间与节奏,自然可以同步得出美国霸权衰落的时间和节奏。
先说答案,十年后美国军事力量会在现有基础上缩水一半。
届时,中美很有可能从对抗走向共治。
接下来咱们就深入聊一下这件事。
第一,美国的衰退。
要知道,美国军事力量衰退的时间与节奏,其实是可以量化的。
如何量化?当然是看美国装备的老化和退役情况。
就拿美国空军来说,轰炸机平均机龄达到47.95年,战机或攻击机平均机龄是27.94年。
除了F-35之外,其余飞机平均的机龄超过了30年。
此外,美国空军预警机的平均机龄也达到42.98年,大型有人电子侦察机平均机龄接近60年。
其中机龄最短的RC-135W,也属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产品。
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初的南海撞机主角EP3A?
哪怕被我国大卸八块,美国也要运回本土,经过修理之后,直到2024年才退役。
说明美国空军对于大型特种机高度重视,也说明极度稀缺。
再比如说美国的空中加油机队,459架大型加油机中,只有约10%属于最新建造的,也就是KC-46A。
【美军KC46加油机,服役达60年】
还有80%的加油机,平均机龄达到60年的KC-135。
这种动辄数十年机龄的飞机,还能服役多久?
按照美国公布的数据,2026财年,美国空军准备采购47架F-35战机,在大幅度缩减新飞机采购的同时,还向国会提交了340架战机退役的申请。
可是在2025年,美军刚刚退役了162架A10攻击机。
在2026财年要增加47架,此前还退役340架,按照这种速度发展下去,美军在十年后还能拥有多少架飞机?
就算特朗普此前将F-47的合同强行塞进波音的建造计划之中。
以波音制造民航客机都状况百出的情况,十年后能否让F-47亮相,都是一个难题。
更别提与中国六代机抗衡了。
毕竟,我国的六代机已经多次公开亮相。
至于美国海军,现役的十艘尼米兹级航母,就按每艘航母有50年的寿命来计算,其中有4艘会在2035年到期。
如果美军想要保持现有的规模,意味着在未来十年内要完成CVN-79、CVN-80、CVN-81和CVN-82的建造以及入役工作。
如今的现实情况就是,美军第二艘福特级航母,也就是CVN-79,“肯尼迪”号航母,按计划是在今年7月入役。
此前美国海军表示,“肯尼迪”号预计在2027年才能服役。
而“肯尼迪”号航母从2015年开工建造,用了12年才顺利服役。
注意,这只是一艘福特级航母,美军需要补充4艘,累计需要48年。
因此,美军在十年后有4艘航母退役,能新增两艘,美国海军都得谢天谢地了。
这还没有将保养和维护的航母计算在内,如果按照5艘航母需要维护和保养来计算的话,美军未来只有三艘至四艘的航母,可以使用了。
再加上眼下唯一入役的福特级航母,也就是“福特”号。
至今没有搞定F-35C的适配工作。
【状况百出的福特级航母,战斗力堪忧】
此前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航母甲板上停的依旧是F/A-18。
这也意味着福特级航母虽然是美国海军最先进的航母,但是打击能力与尼米兹级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提升。
反而因为电磁弹射系统状况百出,出动效率要比尼米兹级低。
其次就是大中型水面有人舰艇。
美军现役13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中,最年轻的舰艇服役与1993年,舰龄为31年。
还有现役73艘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中,有30艘服役于2000年以前。
在2035年,也就是十年后,有一半以上的舰艇舰龄将超过35年。
而这个舰龄的驱逐舰,真正能发挥的战斗力也是比较有限的。
也就是说,提康德罗加级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退役之后,美国海军的规模优势将会彻底丧失。
即便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就提出“335舰队”计划,也就是将美国海军的舰艇总数提升至335艘,但是美国海军在大型舰艇发展领域,多次点错科技树。
当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成为“花瓶”。
当滨海战斗舰沦为时代错误的产物,美军要用星座级护卫舰弥补错误,在欧洲提出方案之后,至今都没有搞定图纸。
足以看出美国海军未来将会面临尴尬局面。
至于美国陆军的情况,同样好不到哪里去,从M1系列主战坦克停产之后,美军已经有20年没有新的坦克计划。
虽然提出下一代陆上作战系统,但没有一个可以成功落地。
所以,美国陆军目前的装备和水平,与十几年前没有太大的区别。
再加上美国军工生产能力也属于日落西山。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选择合并供应商之后,美国主要军工企业从50多家缩减至10家。
这样一来,在企业没有竞争的前提下,自然就不会追求创新,只会追求利润。
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就是用最小的成本去赚取最多的利润。
否则波音在21世纪的今天,也不会继续生产五十年前就设计的F-15战机。
即便研发出一些新飞机,譬如KC-146加油机,波音也多次拖延交付。
就算交付之后,也存在大量故障,比如说油箱泄漏等问题。
因此,有美国军工复合体这个庞然大物垄断行业,导致美国军工生产陷入一种奇怪的“高成本、低效率和低创新”的循环之中。
同时,碍于美国早已实行去工业化,老技术工人退休之后,下一代技术工人并不擅长使用老设备,让美国军工的生产能力不断下降。
这也是为何此前美国连援助乌克兰的155毫米炮弹,都无法源源不断提供给乌克兰的原因所在。
试想一下,如果美国还能保持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怎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甚至外界一度怀疑,当美军现役“老古董”退役之后。
美国军工能否补齐这个缺口?
在君明看来,未必能“查漏补缺”。
且不说其他领域,就拿建造航母来说,美国本土如今能建造航母的工厂只有纽波特造船厂。
这个造船厂也是美国唯一能建造航母的造船厂。
但是眼下能用的船坞只有一个。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君明要说,美国四艘航母建造周期可能要达到48年。
毕竟,没有船坞可用,一切都是空谈。
而美国霸权的基础就是军事霸权,军事霸权的基础是美军,美军的基础是装备。
如果武器装备老化退役,新装备无法及时补充。
自然会导致美国军事实力有所下降。
按照目前的资料进行推算,十年后,美军的整体军事力量,也许只有目前的一半左右。
既然军事力量会缩水一半,那么美军自然会进行战略收缩。
按照美国媒体初步预估的数据,在2035年,美军或许要被迫裁撤40%的海外基地,太平洋舰队的航母打击群也会从目前的五个,缩减至两个。
中东常驻航母编队将会撤离。
这样一来,西太平洋至印度洋的航道安全网,就会出现战略真空。
全球地缘政治版图也会出现重大变化。
届时,我国的机会就来了。
第二,秩序将会引来改变。
要知道,目前全球贸易的底部基础是什么?
当然是现有的国际秩序。
目前国际秩序主要由两点构成,一是通过各种机构将全球产业链切割为一个等级机构,让美国躺在金字塔尖,用纸换商品。
就拿美国此前解禁的H20来说,一块芯片的成本只有几千块。
但是售价却达到十几万。
这不就是妥妥的一本万万利吗?
再比如说一台售价数百万至上千万美元的航发。
就算是我国的C919所搭载的航发,也需要从美国进口。
在这一基础上,美国几乎把持了一切商品的高附加值环节,将组装制造等低端环节,分配给发展中国家,形成全球分工体系。
【中国C919航发,也需要从美国进口】
然后再通过全球贸易体系,让美国获得高利润产业,与低利润的剪刀差。
一来是可以获得巨额财富,二来是获取廉价商品。
通俗点来说,就是美国人要赚走全球大多数利润,还要用纸换来大量美国人需要的商品。
二是货币层面,美元作为货币体系中的“龙头。
在国际支付份额中占据43%,外汇储备中占据58%,通过绑定石油结算和76种大宗商品定价权,形成了金融霸权闭环。
美国依托这一体系,可以转移经济危机并收割全球。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向全球输出通胀,随后的加息周期又引起新兴市场资本外逃和债务危机。
这可以视为变相对全球征收铸币权。
各国需要储备美元资产来应对贸易需求,而美国只需要印钞就能换取商品。
意味着美国在其中占据大便宜。
之所以这个体系能维持多年,就是因为有美军可以提供保障。
说得直白一点,美国通过全球部署的800多个军事基地,以及11艘航母战斗群控制16个关键海运通道。
所以才能维持这个不公平体系运转多年。
如果出现挑战美元地位的情况,美军就会化身“尖刀”守护美元。
就拿当初日本商品冲击美国经济之际,美国用驻日美军作为威胁,逼着日本签署《广场协议》,让日本经济受到重创。
再比如说,欧元诞生之后威胁美元地位,美军发动科索沃战争,打击资本对欧元的信心。
还有就是美国假借“反恐”名义,发动伊拉克战争,实际上是为了维持石油与美元深度绑定罢了。
甚至连美军最近一年发起的护航行动,也是为了维持现有的国际贸易体系。
美国在其中得了便宜还卖乖。
特朗普一直认为美国吃了大亏,每年花费巨额军费,是为了保护别人。
实际上,这不过是美国利用军事力量,建立其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秩序。
假如某一天,美军实力衰退之后,就无法维护秩序和美元的地位。
尤其是美军可能会在未来十年,面临军事力量骤降的情况,将被迫进行战略收缩。
到了那个时候,全球秩序缺失的部分,就要靠中国来填补。
第三,中国将会全面改造,而是不是直接推翻。
当美国军事力量衰退之后,中国想要填补缺口是有前提的。
那就是军事力量在未来十年,要超越美国。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且不说我国的军事技术,就拿军工产能来说,那真的是毫无压力可言。
就拿海军来说,福建舰的技术探索基本上已经完成。
以常规动力搭载电磁弹射,在全球也属于独一份。
再加上熔盐堆与美国的压水堆相比也更加先进,下一步就是要解决批量生产的问题了。
同时与美国不同的是,我国拥有两个可建造航母的干船坞,一个是大连造船厂,一个是江南造船厂。
即便一艘航母的建造工程在三年至十年,但是在船坞中进行建造的时间,也不过两年左右。
如果南北两个造船厂同时开工的话,十年内完成六艘航母建造,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
再加上我国现有的三艘,那就是九艘航母。
而美国在十年后,也许只有七艘至八艘左右的航母。
同时别忘了,我国还有076两栖登陆舰。
可以充当固定翼舰载机的备降机场,也能充当无人机航母,执行特殊作战任务。
再加上076的建造难度并不高,我国多家造船厂均可以生产。
十年内建造十艘,同样没有问题。
【未来十年,中国航母或达9艘】
如果076和航母进行搭配之后,就能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按照网传消息,未来可能会有两个批次055下水,累计达到16艘。
加上现役的055,总量将会达到30艘。
此外还有052D,现役约38艘,未来十年后续的DL或DG型号总量,可能会达到50艘以上。
这还没有算上我国的核潜艇。
仅水面作战舰艇的水量,在十年后就会超越美国。
说完海军再聊一下空军,以我国歼-20与歼-35的产能,基本上可以达到每年100架左右,十年的话就是1000架。
再配合现役战机,我国在十年后,将会跻身全球第一隐身战斗机群。
而且中国战机的机龄都比较小,别说对付其他国家,就算是对付美国空军,也没有太大的压力。
同时我国还有两款六代机,在十年后也能服役。
届时,我们不仅在规模上超越美国空军,在机型方面也会超越美国空军。
中美战机群将会拥有整整一代的代差。
当然,除了作战飞机之外,美国空军在辅助飞机领域也具备一定的优势。
比如说电子战飞机、运输机和侦察机、预警机等。
我国以歼击机数量多,辅助飞机数量少为主,如果我国解决大型飞机平台之后,这些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比如说运-9和运-20平台成熟之后,我国的预警机、电子战飞机、运输机和加油机也会批量化生产。
除此之外,还有火箭军。
目前我国的洲际导弹完全够用,未来十年很有可能会选择扩充核武库。
未来十年,核武库的数量也会有所提升。
最后就是陆军,除了主战坦克与装甲车、武装直升机会迭代之外,无人装备也会越来越多。
譬如每个步兵班都会配备无人作战装备。
由一只机器狼和两个作战无人机,外加若干个自爆无人机配合士兵作战。
届时,敌人就会体会到什么叫做来自工业大国的碾压。
更关键的是,当美军在2025年利用无人机投下第一枚手榴弹的时候,我们已经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无人机作战展示了。
俄乌冲突已经证明,谁拥有无人机的产能优势,谁就能赢得未来战争。
放眼全球,谁的无人机产能可以和我们相提并论?
谁都不能。
此前美军一直强调制空权,可是当我们的六代机和四架忠诚僚机升空之后,僚机也拥有不俗的空战实力。
也许都不需要六代机动手,忠诚僚机就能搞定一切。
在马力全开的情况下,FH-97A忠诚僚机的年产量,也许会突破300架。
单机成本只有F-35的四十分之一。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还需要和敌人打近距离空战吗?当然不需要。
甚至可以说,无人装备的普及,还会开启新的海战模式。
比如说我国的航天科工虹云工程计划,要在2028年之前,完成300颗卫星组网,可以实现覆盖全球。
届时,我们完全可以前线部署大量AI无人船,用半潜的状态伏击美军舰队。
只要数量足够多,就算是美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就是我国在十年后面对美国,在基础武器规模相差无几的前提下,用智能化和无人化就能对美国形成碾压。
当然,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明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道理。
如果中美爆发冲突,美国未必会完全处于下风,再加上还有海外军事基地作为支撑,美军有美军的优势。
比如说,在没有动用弹道导弹的前提下,美国通过战术空军对我国防区外展开打击。
最佳方案就是派出B-2轰炸机,远程奔袭展开轰炸。
就算从本土出发,在夏威夷以东和以西分别进行两次空中加油。
在关岛附近再进行一次空中加油。
经过菲律宾基地起飞的加油机之后再次加油,抵达我国领空200公里处,就可以发射防区外武器。
然后可以选择降落在日韩的空军基地,也可以选择原路返回。
届时,我国想要对美国本土发起反制,如果不动用弹道导弹、高超音速导弹,估计是难以做到的。
毕竟,我们派出轰炸机之后,中途无法进行空中加油。
即便美国会因为美军实力骤降之后,放弃很多军事基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军事基地会让中国进行使用。
这样一来,全球军事影响力,将是中美对半分。
而我国其实也不计划推翻现有的国际秩序,就像我国外长所讲的那样,这些年,总有人说中国要改变秩序、另起炉灶。
可是我国是从现有的秩序中发展起来的,是该秩序的受益者,我们要做的就是按照大多数国家的愿望,推动这一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也就是说,美国建立的国际贸易规则,我们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也是最大的工业品输出国。
最大的能源与矿产输入国。
同样也是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受益者。
与美国唯一的区别就是,中国分配的利益远不如美国而已。
毕竟,全球现有的支付体系是以美元为主,我国也不想彻底推翻另起炉灶。
因为我国还手握大量美债和外汇储备,推翻美元体系,对我们并没有太多的好处。
我们要做到是在现有的支付体系中,增加人民币交易的比例。
在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提高人民币的话语权。
如果能达到与美元并肩前行的地步,对我国而言,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我国只会选择深度改造如今的国际经济秩序,而不是彻底推翻。
或许最终全球秩序会成为中美共同维护的局面,也就是中美共治的局面。
至于美军全球收缩之后带来的军事影响力有所下降,我国自然可以“查漏补缺”。
比如说菲律宾海出现了海盗,中国海军自然会出现在第一线。
再比如说胡塞再次封锁红海,那么中国自然也要发挥我们的影响力,去“劝说”胡塞。
又或者说在印度洋和大西洋,出现地缘政治冲突影响贸易物流,中美可以组建联合舰队前往相关海域“执法”。
因为,维护全球秩序的稳定,就是维护自身的利益,对中美双方也是有利的。
第四,竞争与合作。
在美国军事实力衰落出现空白,中国补齐之后,中美共治,对全球有何影响?
一是中国产业升级基本完成,当我国突破光刻机、大飞机和高端芯片等核心技术瓶颈的时候,美国就得接受一个事实,美国已经无法靠科技霸权卡中国的脖子。
所以,双方在高科技领域的较量,就会实现从零和博弈转向竞争与合作交织的新阶段。
中美很清楚,尖端技术的突破成本高昂、风险极大,与其相互封锁损耗,不如选择在特定的领域寻求优势互补与成果共享。
也就是说,在中美共治的态势下,一个更趋向于理性、更注重实际利益的科技产业可能会形成,为全球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种情况下,挣脱科技束缚的中国力量,在全球影响力就会被自然渗透。
在广袤的欧亚大陆,在充满潜力的全球南方,中国凭借无可替代的工业制造能力、高效的技术设施建设经验和雄厚的资本实力,会赢得更加深厚的信任与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届时,中国制造除了不会成为廉价的代名词,也代表着可靠与先进。
将会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而且中国的资本与项目,也会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参与伙伴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现代化转型。
我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理念,也会符合大多数国家追求稳定与繁荣的目标。
甚至这一理念的吸引力在国际社会上的认可度也会越来越高。
这样一来,当我们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时候,中国的声音就不会被忽视,而是成为需求解决方案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具有建设性的关键力量。
比如说,此前我国牵头成立的国际调解院,将会成为取代海牙国际法庭的角色。
到了那个时候,困扰我们多年的台湾问题,也不会再是问题。
毕竟,当美国退出东亚,台湾省自然没有胆量与实力继续对抗到底。
在经济和政治能量外溢之后,就会出现一个空前壮大的“大中华经济圈”。
这个经济圈的范围,很有可能会超越传统东亚的概念。
【中美共治,并不代表没有矛盾】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大中华经济圈就会像一条纽带一样,将中亚富饶的能源和资源,以及充满活力的东盟消费市场,拥有极高技术创新能力的东亚,以及中亚那些战略伙伴连接到一起。
然后就会出现一个以中国为核心节点的巨型经济循环体。
凭借庞大的市场规模、高度完备的产业体系、日益完善的互联互通网络,以及不断深化的区域协作机制。
成为全球最大、最具增长动能的经济引擎。
这个经济圈内无论是贸易、投资,还是技术交流与人员往来,将会空前活跃。
其脉动不仅驱动着区域繁荣,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而强大的动力源。
经济格局的重塑,将会推动全球金融货币体系的重构。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会迎来质的飞跃。
再加上我国庞大的全球贸易网络,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占比,也会有大的提升。
也许会达到30%至40%。
意味着人民币可以和美国一样,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货币。
同时也会成为多国外汇储备的选择之一。
也就是说,国家实力的跃升,最终将会转化为普通人手中,实实在在的便利。
届时,全球对于中国发展成就的高度认可、对庞大中国消费市场与投资理念的积极争取,以及日益紧密的双边关系,全球大多数国家都会对中国人敞开大门。
无论是横跨洲际的商务洽谈,还是放松身心的休闲度假。
国际旅行也会更加便携、高效。
到了那个时候,全球免签对于中国人而言,不再是遥不可及。
至于中美双方,也会从谁主导、谁服从的零和博弈,转变为谁失控、谁补救的危机共管。
这就是中美共治之下可以预见的未来。
只不过中美共治并不代表着矛盾会消失,而是大国博弈从体系对抗,转变为可控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会在彼此的磨合中,探索着更加具有包容性与实效性的方案。
这不仅仅是对此前对抗逻辑超越,同时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现实层面最有利的践行和诠释。
到了那个时候,对于全球国家而言,一幅祥和、繁荣的新篇章,将会重新书写。
对此可以说,我们这代人,注定要见证历史。
见证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历史。
见证一个东方文明古国,再度登顶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