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图书馆门,从学校处分到无罪判决
发布时间:2025-07-31 06:03 浏览量:1
第一时间收到公关知识
“五院四系”是中国法学教育领域具有标杆意义的九所院校统称,具体包括五所政法大学和四所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
武汉大学法学院就是“五院四系”之一。是的,就是出了图书馆门的武汉大学,就是直接给涉事男生下处分的武汉大学。
拆解武汉大学图书馆门事件,不是跟着骂人,也不想输出任何一个绝对观点。现在的舆情场,哐哐冲上去一通打骂的行为,够多了。
作为每天琢磨别人会说什么的公关,我把事情整理一遍,只想呈现,一个没做错什么的人,在舆论的加持下,能有多惨。
现在很流行说,文明程度的表现之一,是女性得到尊重。
同理,文明程度的表现之一,是软弱者能够得到保护。
事情发生在2年前的2023年7月11日(怎么还泡在图书馆,不放暑假?),武汉大学文理学部图书馆里,当事人双方素不相识,只是同坐一桌自习。
本来各自刷题就好,结果,女生发现,男生的手有在桌下大腿根部隔着衣裤有抓挠动作。而且不是只有一下两下,一直都有动作。
因此,女生做了一个判定:“对我打飞机”。
这里需要对当事人双方的背景进行一些补充。
女生是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学相关专业的,是学法的。
男生是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涉外法律相关专业的,也是学法的。
两个人都是学法的,还有能够考入武汉大学的脑子。
觉得男生有问题之后,女生全身的法律DNA动了,果断采取“录视频”的取证措施。
录好视频,有了“直接证据”,女生开始与男生交涉。
具体交涉过程我们不知道。但是女生表示有全程录音,这个证据开庭时候应该也提交了。
我们当时能够看到的交涉结果是,男生写了一封“认罪书”。
这份在女生看来不算道歉的内容,后来也有PO,可以看下:
亲笔写的“认罪书”,明确提到“对姐姐做了下流的事”,这也是后续舆情完全偏向女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注意,女生自己注释:“在我的要求下重写”。
直到这里为止,我都认为女生的行为没有问题。作为女性,我很难判断隔着衣裤能不能完成打飞机。但是面对可疑行为,女性觉得自己有可能受到侵害,能站出来进行询问和确认,不仅没有问题,甚至还挺勇敢。
02
男生可能以为认了,道歉了,就没事了。
不是的。
7月13日,女生正式开始维权。
找到男生所在学院的辅导员,提了诉求:
1)要更郑重的道歉;
2)要取消男生的评优和保研资格,本科期间不得入党。
这里还有一句,请注意:“刘老师提出学院需要走相关调查手续,需要我提供我的身份信息,我拒绝了。”
按照这个说法,学院还没进行“相关调查手续”。
但是,女生又说:
看得我脑子嗡嗡的,不是还没“调查”吗,怎么就有结论,并且“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了?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刘老师真是被辅导员耽误的优秀刑侦人员啊。
03
2023年7月16日,继续交涉。
这时开始,直到最后,女生都拒绝与男生和男生家属见面,拒绝直接沟通。
隔了一个暑假。开学后,女生继续催更。
2023年10月7日,女生认为学院“反水”:“推翻了之前我的诉求”,认为“需要进一步调查”。
知道一审判决无罪、开了上帝视角的我们,也知道男生这边手里有一大把就诊证明和材料,可以说明当时情况。
我反复查看女生的帖子,只字未提得到过男生方面的解释。
基于女生拒绝与男生方面直接对话,必须有学院这个传话的存在,一共存在3种可能:
1)男生这边,宁愿被误会“性骚扰”,也死活不说有湿疹,学院不知道;
2)学院知道男生有湿疹,就是不想“消除误会”,死活不告诉女生;
3)女生知道男生有湿疹,不信,并在后续的PO文中,死活不提。
你猜,是哪一个?
2023年10月9日,女生认为维权失败。
由于“无法通过官方渠道完成维权”,后续将会“选择公之于众”。
这个时候,学校已经去调取过监控,由于安装摄像头均在房间顶部,拍不到桌子下面,其实没有拍到男生相关动作。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认为“无法判定男生行为的性质”,“需要第三方介入”。
直到这个阶段,交涉才从“学院”层面,到了“学校”层面(保卫科),上上下下还是不想闹大,还是选择“不报警”。
武汉大学直到这个时候,对于事情的解决,几乎没有任何有效作为,在等屁吃啊。
2023年10月10日,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还在想要与女生沟通,男生家长想要见面谈。
女生这边,完全不接受学院说的“仍然存疑,无法确定”。
其实,我觉得这里的立场看得很明白了:
1)通过监控及保卫部核查,武汉大学得出“无法证明性骚扰”的结论。
2)女生把她看到的,认为是唯一的,铁一样的事实,不接受任何反驳。这是学法律的人?这是已经通过法考以后要从事法律工作的人?
2023年10月11日,见网。
女生使用微信公众号“景容饮冰”发表《关于我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受到性骚扰这件事》,正式PO上网,改走舆论支持路线。
原发已经没了。微博还有转发可以看到全文,感受下当时的热度。
有非常完整的过程和记录。
我本来想让同事找一些当时评论的。同事说,找不到了。
不过,应该不难想象,女生的形象是多么光辉和万众支持。
同事还说,看完文档很容易相信女生说的。她说得太具体,太详细,太有证据了。
这里必须再说一下,女生是会写小作文的。除了对于当时情况的表述,还有意将男生塑造为“武汉本地有权有势家族子弟”,暗示学校包庇“特权阶级”,自己可能受到“迫害”。
尽管后来证实男生仅是普通学生,且图书馆座位为系统随机分配,但“强权欺压弱女”故事可太符合网络传播要素了。
2023年10月11日当晚,男生方面报警。
绝了,是男生这边先报警的。
一个学法的女生,先指望学校处置无可厚非,学校没给回应之后,想要使用的武器也不是“法律”,而是“舆论”。这是怕报警了男生要坐牢,直接“社死”算了?
一所法学很突出的学校,学生之间出现“性骚扰”这种应该要严肃处置的问题,即便自己没有有效处置方式,也不报警,是怕麻烦警察叔叔吗?
再补充一个信息,根据纵览新闻采访,武汉大学学生工作部工作人员表示,学校于11日晚间才获知此事。也就说,正式从学院到了学校层面。
随后,舆情爆发。
最离谱的来了。
2023年10月13日,武汉大学公开通报称,对2022级肖某某记过处分。但是,从头至尾未说明具体违纪行为。
4天之后,下发的红头文件里,含糊定性为“存在不雅行为”。
前面我认真截取了女生的叙述。因为在叙述里,学校回复她的都是“仍然存疑,无法确定”。
怎么事情一发到网上,就“不存疑”,就“可以确认”了。
两夜之间,就查清楚了?怎么查的?靠什么判断的?
最不要脸的学校,才会出了事情,拿自己的学生去堵枪眼。
学校不同于其他机构、企业,应该是最有原则、立场、榜样性的地方。
因为舆情承压,就不分青红皂白,不顾事实,扔一个人出去送死,换取自己的消停安生,简直王八蛋的不能再王八蛋。
看完这个案例,武汉大学在我心中,跟大连工业大学是一路货。
因为学校作出处罚,舆情就不会再说武汉大学“不作为”,“包庇纵容”,“未能保护女性”。
但也因为学校作出处罚,彻底“坐实”了男生有问题。
这个处罚一发,相当于直接把男生送走。这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是压死骆驼的骆驼它妈。你拿它当母校,它拿你祭天。比产品经理还惨。
实质上伤害立刻产生,网络上出现了关于男生的大规模网暴。
男生被“开盒”,照片被制作成花圈、遗像,生出“官二代、富二代性欺压女生”等传言,全家遭遇网暴。
还有传言,爷爷目睹辱骂后突发心梗,后来离世;外公应激成植物人。
维权彻底异化为道德审判。
2023年10月25日,处分下达的申诉期内,男生和男生父母向学校提起书面申诉,附上就诊病历等材料。
关于男生生病情况的材料,后面有陆续见网。为了维护没有性骚扰的名誉,男生家里只能选择大规模曝光个人隐私。
把这部分记叙出来,也是为了说明,男生的无辜性。
男生这边提供的资料包括:
1)医学病历:多份医疗记录,男生从小患有特应性皮炎(湿疹),事发时正值夏季,病情复发,瘙痒难忍。
2)药物购买记录:事发当天委托他人购买皮疹药物的微信聊天记录、购药发票和付款证明,以佐证当时确有皮肤病困扰。
具体图不贴了,一大堆的就诊记录、与医生的对话截图。
2023年10月26日,男生被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
“消极高风险”和“建议入院治疗”,说明男生需要强制性地有人看着,否则容易人没了。
12月13日,医院诊断书显示其“病情进一步恶化,确诊为创伤后应激障碍,伴随着焦虚、抑郁、疑病、应激等情绪性障碍,自杀或自残倾向为80%”。
为确保男生的人身安全,有一段时间家人只能换班贴身陪伴,夜里也要有人值守。
当时网络上很多人不相信“一个成年男性,只是因为性格软弱,就会被一个并没有任何权力的女性逼迫,承认自己没有做过的事”。
只要仔细看下认罪书,听下当时两人对话录音,其实不难发现,他可能真的就是这样的人。
录音中,男生表现出的顺从和哀求,相当明显。女生反复逼迫男生承认“下流行为”,却始终回避具体行为定义,诱导出模糊的“认罪”表述。
至于道歉信,也是在受到“不写就曝光视频”的威胁下,男生为求息事宁人而被迫写的。
事件双方,男生什么个性,女生什么个性,非常明显。真的属于“赶上了”。换掉任何一方,都不至于搞出这么大的事儿。
站在公关角度,多说一句:反常识事实的说明与证明,极其困难。前阵子天水幼儿园第一轮公布是食物加颜料,也是这类事件。因为“不通常理”,怎么解释都很难让人相信。个人遇到这种情况,基本上是无法靠自己解决的。
熟悉我的粉丝,知道我是炸毛型的。
有人问我,你遇到会怎么办?
我说,我让她签个说明是她要看,然后立刻脱裤子给她看湿疹的地方。
看完,再逼逼3分钟,告诉她,只凭自己以为就给别人下判断,挺王八蛋的。
然后出门起码跟20个人说,今天在图书馆遇到个奇葩。
但很显然,靠个人彪悍来维持“不吃亏”,是低级社会的表现。动物世界就是这样。
软弱者不受欺负,能够得到基本的有效保护,才是文明的意义。
2023年11月2日、12月7日,男生这边两次与校方沟通、对处分决定作出申诉。
根据目前处分决定还在武汉大学官网上挂着的情况来看,申诉应该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但是,男生这边录下了与学校的对话,做公关的看了真的是能连吐几口老血的程度。
校方相关工作人员多次表示:“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评判,不是性骚扰、排除了性骚扰”,处罚只是“当时学校在那样的情况下做出应急处理”。
一所名校,能够说出这么话来,真低级啊。
还记得吗,男生这边是报警过的。
除了男生,学院领导、辅导员以及学校保卫部工作人员也都到了武汉市珞珈山派出所。
其后,男生这边多次前往派出所提交报案材料,配合警方问询。我们老百姓有个朴素认知,报警是顶配了,警察会来主持公道。“我们选择报案,主要是希望警方能对举报帖所说的‘性骚扰’行为进行调查认定;如果不存在,我们希望能依法追究举报人偷拍他人隐私、诽谤侵权责任。”
但是“报案至今3个多月,派出所一直没给具体回复,一直说在调查中。”
怎么说呢,只能没有主语的骂一句,王八蛋啊。
2024年1月27日开始,男生这边以侵犯隐私、名誉等人格权为由,陆续向相关涉事平台提起诉讼。
根据南都的采访:男生这边曾多次向网络平台投诉“景荣饮冰”账号发布的网帖、以及相关网络账号发布的不实信息,无果。
鉴于此事造成的影响和精神伤害,目前,男生这边已对发布网帖的网络平台提起名誉权侵权诉讼,要求网络平台对该帖的首发账号、相关转载账号作删帖处理、并公开致歉以消除影响;同时要求网络平台提供该公众号的实名登记注册信息,以配合查明相关名誉侵权传播方身份信息,后续再通过法院调查追加侵权人为共同被告。
此外,对在网上散播“保送黑幕”“论文抄袭作假”等不实信息的账号,也已做证据保全,现正在走立案流程维权。
处置掉了多少,我们后续没有找到相关信息。但是当时很多原文,确实看不到了。
2024年6月24日,女生正式提诉,告男生“性骚扰”。
女生指控男生在公共场所违背女方意志持续摩擦下体,应被认定为性骚扰,要求他在省级或以上报纸连续书面道歉15天,并支付精神抚慰金5000元。
20
上面这个是按照民事诉讼提的。
2025年6月9日,女生又提了个“刑事自诉”,拿这个“练练手”。
2025年7月25日,武汉经开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宣判,性骚扰不成立。
为了打官司,男生这边的律师团队组织了同济医院、协和医院5名泌尿外科与男科专家进行专业论证,得出明确结论:
男生在图书馆的行为不符合自慰特征——事发地为预约制图书馆,他与女生无交流;动作节奏、间断性与手淫不符;阴囊处皮肤病会致无意识挠痒。
法院采纳了专业意见,结合三个关键事实作出判决:公共场景开放,周围有人员走动;双方两小时内无交流;男生有皮肤病史,认定其行为不构成针对特定对象的性骚扰。
一审判决出来之后,7月26日很多媒体用的标题都是:双方都是受害者,男生PTSD,女生崩溃。
说女生也挺惨的。
7月27日,女生发文,这是崩溃的样子?
字里行间,元气满满,充斥“我要让你这辈子都死在我手上”的气息。
参照男生妈妈之前说“无法正常到校学习,肖某某多门功课延考,原计划的保研和留学计划都受到严重影响”,“我现在只求孩子平安,能得到一个公平公正的对待。”
女生的放话,相当有针对性。
武汉大学的处分,会撤销吗?
2023年10月17日,武汉大学对该事件作出处理决定,不是依据“性骚扰”。
校方文件显示,男生是“在图书馆北门走廊存在不雅行为,有损大学生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依据《武汉大学学生纪律处分办法(修订)》相关条款,被给予记过处分。
说得简单一点,法院判了不是性骚扰,不影响学校依据校规处置“不雅行为”。
我也很想知道,有湿疹在桌子底下挠挠在武汉大学的眼里算不算“不雅行为”,武汉大学是不是准备让一个没做什么的男生继续背着这个处分。
对了,虽然处分还在,但武汉大学抖音的评论倒是关了。
网友喊话女生“道歉”。
我个人反对一切开盒和网暴。
但是,一想到这个女生已经过了法考,后续都将凭借这种脑回路和操作手法从事法律工作,就觉得挺吓人的。
还挺希望她没工作的。
现在还是一审。
如果没有继续上诉,这个结果可以作为男生这边维权的重要依据。
女生PO文没有写男生的名字,但是透露了姓氏、学院、年级、双学位专业、辅导员姓名等信息,导致肖某某身份迅速被锁定、曝光。
只要不写名字,其他都可以随便写。想想还挺可怕。
希望这个判决,有助于男生的恢复,重新建立起来信念感。
28
特别讨厌什么都归结为男女。
首先要做个人啊。
推荐:严控充电宝民航局有可能少挨骂吗?上文:从产品特质反向观察零跑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