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红旗也没用?胡塞武装向全世界发出通告:不再有任何例外!若不听令,所有商船都会被打
发布时间:2025-07-30 21:49 浏览量:1
据新京报报道,7月27日晚,也门胡塞武装军事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向全球郑重宣告:“我们将打击任何与以色列港口往来的船只——无论其国籍,无论其位置!”这一宣言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打破了红海上原本就不平静的“微妙平衡”,标志着胡塞武装针对以色列的“封锁升级行动”迈入了全新阶段。
胡塞武装发言人(资料图)
回溯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胡塞武装秉持着“支持加沙”的坚定立场,在红海针对以色列关联船只发起了上百次袭击。在这期间,有一个颇为奇特的现象:他们对中国商船始终网开一面,甚至公开表态“不打击中国目标”。这一特殊待遇使得五星红旗在红海上成为了一种“安全符号”,引发了一场令人咋舌的“奇观”。数据显示,过去三个月途经红海的“中国籍”商船数量犹如火箭般暴涨400%,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真正属于中资企业的船只却不足半数。众多希腊、利比里亚甚至以色列背景的货轮,纷纷绞尽脑汁,通过悬挂五星红旗的方式,妄图借助中国的“护身符”来躲避胡塞武装的袭击。
中国能享有这一“特权”,根源在于其长期奉行的中立政策。在联合国安理会中,中国是唯一明确呼吁巴以停火的常任理事国,并且始终坚守原则,从未向中东冲突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如此公正、客观的立场,让中国在胡塞武装眼中,既是值得“敬畏的对象”,更被视为潜在的政治调停者。
然而,世事无常,这种看似稳固的微妙平衡,终究还是在现实的冲击下逐渐瓦解。胡塞武装之所以会发出“无差别袭击”的宣言,背后实则有着两大关键激化事件。
7月21日,以色列军队悍然空袭也门荷台达港,这一袭击行动堪称惨烈。以军摧毁了港口的工程设备、燃料储罐以及多艘舰船,其宣称的目标是“切断伊朗武器通道”。袭击引发的熊熊大火,在数英里之外都清晰可见,胡塞武装在此番袭击中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与此同时,尽管国际社会各方多次积极斡旋,但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却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加沙僵局持续恶化。胡塞武装原本试图通过封锁红海的方式向以色列施压,促使其在加沙问题上做出让步,然而以色列方面不仅没有妥协,反而变本加厉地强化军事报复,使得胡塞武装手中的“战略牌”效力大打折扣,近乎失效。
当政治上的博弈筹码逐渐耗尽,武力便成为了胡塞武装最后的“发声”手段。此次胡塞武装的“无差别打击”策略,本质上是一种在绝境中的无奈升级。他们试图通过将全球贸易拖入这场漩涡,以达到逼迫国际社会集体向以色列施压的目的。而在这场愈演愈烈的风暴中,中国也难以置身事外,被动地卷入了这场充满不确定性的“赌局”。
船只(资料图)
作为胡塞武装主要支持者的伊朗,其在此次事件中的态度也颇为微妙。伊朗与美国、以色列虽达成了停火协议,但对于胡塞武装在红海的袭击行动,却始终未给出明确的约束态度。有分析人士认为,伊朗的这种沉默与纵容,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战略考量,其试图借此机会消耗美以双方的资源,同时又巧妙地避免直接卷入冲突,以免自身陷入更加复杂的局面。而对于美国而言,红海危机的爆发,在某种程度上正中其下怀。危机导致欧亚贸易成本大幅攀升,这反而有利于美国自身主导的大西洋航线,并且美国还能借此机会对中国的对外贸易进行打压,可谓是“一石二鸟”。
在这场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中,最无辜且受伤最深的,往往是那些本与冲突毫无关联的“无关者”。7月6日,希腊货轮“魔法海洋号”不幸遭袭,这艘货轮上载有1.7万吨硝酸铵,一旦沉没,极有可能引发生态灾难,后果不堪设想;7月7日,“永恒C号”同样未能幸免,遇袭后造成4名船员死亡,而这些遇难船员分别来自菲律宾和俄罗斯,他们的国家与巴以冲突并无直接瓜葛,却无端成为了这场冲突的牺牲品。
面对如此复杂且棘手的困局,中国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迅速在多个层面展开积极行动。
在外交层面,中国积极强化在联合国框架内的影响力,充分利用联合国这一国际平台向相关各方施压。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多次在公开场合明确表态,坚决反对袭击商船的行为,强烈呼吁胡塞武装尊重各国商船依据国际法所享有的航行权利,全力维护红海水域的航道安全。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安理会通过相关决议,如推动延长红海安全监测机制,力求从制度层面保障红海地区的航运安全。
在寻找替代方案方面,中国加速建设中欧班列以及“一带一路”陆路枢纽等陆上通道。中欧班列作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钢铁骆驼”,其班次在不断增加,运输能力持续提升。例如,西安-鹿特丹的“长安号”班次增加了50%,郑州-汉堡线更是开通了“应急物资专列”。通过这些举措,中国努力减少对红海航线的依赖,降低因红海局势动荡所带来的贸易风险。
在军事威慑方面,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蒋斌近期的表态释放出了强烈信号。他表示“公道自在人心”,这一话语看似简洁,实则暗示了若中国的利益在红海地区遭受损害,中国将不排除采取必要的防御行动。
;以色列的轰炸机依旧在荷台达港上空盘旋,投下死亡与毁灭;而白宫与德黑兰之间的幕后博弈,仍在悄无声息却又激烈地持续着。中国一直以来奉行的中立外交政策,曾经是一张极具分量的王牌,但在如今炮火纷飞且无差别降临的残酷现实面前,“独善其身”已然成为一种难以实现的奢望。
船只(资料图)
在全球化日益紧密的今天,任何一个地区的冲突与动荡,都可能如同蝴蝶效应一般,在世界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红海危机的爆发,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唯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推动巴以双方实现停火,积极重建也门的和平进程,才是根治红海危机,乃至解决整个中东地区冲突的关键所在。
正如中国外交部所反复强调的:“加沙不停火,红海无宁日。”在这场没有真正赢家的战争中,只有各方重新回到谈判桌前,秉持着和平、公正、包容的原则进行对话与协商,才能避免更多无辜的商船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牺牲品,才能让红海这片重要的海域重新恢复往日的安宁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