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地面无人载具会取代人类士兵和坦克?看看土耳其巴肯无人战车
发布时间:2024-03-24 07:46 浏览量:1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未来地面无人载具会取代人类士兵和坦克?看看土耳其巴肯无人战车
在现在和未来的战场上,地面无人机载具会有重大的作用。
俄乌战争为我们展示了,无人作战载具的巨大潜力。
此次战争中,乌俄两军的无人机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除了基本的侦察、火力校对以外,无人机还承担了火力输出的重任。
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可以轻松地发射导弹炸弹,攻击敌人的大型目标,这已经是战场常态。
更夸张的是,即便是中型、轻型甚至微型无人机,也有无法取代的攻击能力。
战场上大量的坦克、装甲车、卡车甚至全地形车和摩托车,被穿越机击毁。
面对穿越机,或者说“FPV四旋翼无人机”,即便双方都有强大的防空火网一样无用。
雷达难以侦测到这种微小目标,电子干扰效果也不明显,火力拦截更是不靠谱。
这种四旋翼无人机,时速往往高达200公里以上,还可以进行诸如特技的空中机动。
这种穿越机只要简单的携带RPG火箭弹,就可以从上往下攻击,摧毁敌人的重型坦克。
即便是廉价的民用轻型无人机,只需要加装几枚手榴弹,也可以四处在战场上猎杀对方的士兵、摧毁敌人辎重,让他们昼夜不能安宁。
写到这里,萨沙想起了一个枪战的老网络游戏,本来都是玩家互相用枪对射,类似于今天的吃鸡。有个版本中因设计人员脑残,增加了一种无人机武器。从此,没有玩家还会用枪厮杀,游戏也变成了无人机大战。这个游戏其实预示了今天的俄乌战争,以及未来的现代化战争。
除了空中的无人机以外,水上的无人艇也非常厉害。
2024年2月15日,乌克兰使用6艘MAGURA V5自杀式无人艇,摧毁了俄军“凯撒·库尼科夫号”大型登陆舰。
MAGURA V5无人艇是乌克兰自行研发的无人艇,长为5.5米,宽1.5米,最大航速为42节,有着450海里的续航能力,可以携带320公斤的物资,比如炸弹。
这种无人艇价格只有27万美元,相当于100万人民币。
乌克兰使用了6艘无人艇,花费150万美元,就击沉了高达6000到7000万美元的俄军大型军舰。
乌克兰使用这些无人艇,已经重创了俄罗斯黑海舰队,击沉了多艘大型军舰。
可见,现代化战争慢慢成为一场无人载具的战争。
除了发达国家研发了大量相关武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不甘落后。仅仅地面无人作战载具,全世界各国这两年至少研发了五十多款。
比如土耳其的BARKAN巴肯无人战车,就很有意思。
它的重量为1.4吨,长度1.8米,是四对轮履带结构,具有良好的机动性。
巴肯的电池可以使用6个小时,具有一定的持续作战能力。
成为信息化作战平台的一份子,巴肯可以携带600公斤的武器弹药,比如常见的7.62毫米机枪,30毫米机关炮(射程可以达到2000米),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等等。
巴肯还可以发射,土耳其研制的METE微型导弹。这种导弹本质上也是一种无人机,可以通过手工操纵攻击15公里内的目标,攻击误差不超过1米。
导弹可以在空中飞行长达40分钟,飞行高度为3000米。
自然,这种微型导弹难以摧毁敌人主战坦克,但对付战场上绝大部分目标已经没有问题。
简而言之,巴肯可以完成大部分步兵和坦克的攻击防御任务,也可以利用平台进行战场侦察,运输物资,转移伤员,甚至处理炸弹等等。
可以预计,未来战争中巴肯会发挥很大作用。
类似于巴肯这种无人地面载具,各大国基本都有装备。
以俄乌战争的乌克兰方面来说,该国自行研发了多种无人载具。
如乌克兰在2017年研发的“幻影”2 地面无人战车。这是一种8×8轮式底盘无人装甲车,可以在20公里内进行遥控战斗。它基本就是一辆战斗装甲车,武器系统包括1门双管23毫米机炮,20联火箭弹发射巢,以及1具反坦克导弹。它还具备全天候多种环境下的工作能力,可以使用运输机快速空投作战。
乌克兰还有一种“骆驼”地面无人战车,采用4×4轮式底盘。它只有1挺12.7毫米重机枪,装弹400发,充电后可以使用11个小时。
不过,俄乌战争中很少看到这些无人地面作战载具。
这主要是无人地面载具还不够智能化,对战场情况的把握也不佳。
要知道,对于无人机来说,空中基本不存在什么地形问题,操作难度不大,也容易掌握战场全局。
对于无人艇来说,海上同样没有什么地形影响,而且敌人目标单一,并不难对付。
而地面情况就不同了,比空中和海上都要复杂百倍。
仅仅一个地形原因,就让大部分无人地面载具无能为力。
再说通俗点,通过遥控无人地面载具,也许勉强可以同敌人坦克、装甲车作战,也可以在较远距离摧毁敌人固定目标,但难以有效对付敌人的步兵。
地面无人载具总体是比较笨拙的,机动性有缺陷,还存在观测死角。
敌人步兵只要有足够经验和胆量,可以在毫发无伤的情况下将其摧毁,相比起来无人机更有效。
不过,这也不是说,目前的无人地面载具就是无效的。
2022年,乌克兰接收了一部分爱沙尼亚运输的无人地面载具,用来运输人员、物资,搬运伤员等等。
有趣的是,俄军也进行战地改装,使用了类似的无人地面载具来运输。
在俄乌战场上,到处都是炮火和无人机,即便单兵行动也是有危险的,运输部队甚至连单兵骑摩托也难逃猎杀,还是无人载具运输比较安全。
无人载具不需要同敌人作战,还是能够满足实战需要。
以爱沙尼亚援助的“忒弥斯”THeMIS无人载具为例,类似于一个装甲车底盘,可以装载1.2吨的屋子,以每小时20公里速度越野行驶,可以通过极为复杂的地形。
显然,用“忒弥斯”运输物资和伤员非常合适。
由此可见,即便今天的战场上,无人载具仍然能够发挥很大作用。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