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我秃了!仆人:我裂了!倪瓒:我干净了!
发布时间:2025-07-30 18:41 浏览量:1
元朝一位“奇葩”画家——倪瓒,外号倪云林。他的画有个特点,你找遍画纸,连个活人影子都瞧不见!
跟别人合作画画?景物是他画的,人嘛,必须是别人添上去的!不光没人,连片落叶、一丝风过的痕迹都欠奉,画面干净得能当镜子照!
《画山树》 纸本水墨 116×83.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种“真空包装”般的孤寂感,在中国美术史上绝对是独一份儿。
为啥画风这么“性冷淡”?这绝对是他本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不信你看元代人给他画的像:
(元)张雨题《倪瓒像》纸本水墨设色 28.2 x 60.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倪老板端坐中间,俩仆人手里拿的啥?不是扇子不是茶,是毛巾!是水盆!全是搞卫生的家伙事儿!
《倪瓒像》中的小童
没错,倪瓒,重度洁癖患者,晚期!
他可是个标准的“富N代”,家里祖传大地主,钱多到花不完。虽然老爸走得早,但同父异母的哥哥对他贼好,从小请了位全真教“超级家教”。
元朝的道士那都是“斜杠青年”,思想、文学、教育、医学、科技、养生…样样精通!所以倪瓒在蜜罐里长大,愣是没长歪,成了个爱读书的文化人,藏书楼有三层高!诗画双绝!
不过呢,他那爱干净的癖好,逐渐走向了“反人类”的巅峰!在正史和野史中的倪瓒,洁癖“逆天”:
《明史·倪瓒》记载,“(倪瓒)为人有洁癖,盥洗不离手”,也就是说倪瓒爱干净,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一个仆人端着装了水的洗手盆跟在身后,以便他随时洗手。
他还发明“五星级”厕所——一个高高在上的小阁楼,下面铺满鹅毛!
嗯?啥原理?排泄物一落下,鹅毛立刻“呼啦”飞起裹住,主打一个“落地无声,气味无踪”!
他还逼着仆人天天搞大扫除,连院子里的梧桐树都不放过!树叶树皮每天擦洗两遍!结果呢?树:“我谢谢你全家!”——活活被洗死了!
就连喝水也讲究,让仆人从老远挑山泉水,只喝前桶的水,后桶的水用来洗脚!为啥?怕后桶水被仆人的“尾气”(屁)污染了!
这脑回路,服不服?
《六君子图》所绘”六君子“
倪瓒27岁那年,他的“金大腿”——全真教大哥,突然挂了!
这下可坏了!在元朝,高级道士特权多:免税免徭役,不用搞官场社交。倪瓒靠着哥哥享受的“VIP待遇”瞬间清零!
他变成了普通“儒户”。
元朝把人分四等,他作为江南的“南宋遗民”,属于最末流的第四等!当时有句话叫“九儒十丐”,读书人地位只比乞丐高一名!
倪瓒不仅要管家,以前那种贵族范儿也没了。
紧接着,老妈和像亲爹一样的老师也走了…这打击,连环暴击啊!
好友黄公望题诗:“远望云山隔秋水,近有古木拥坡陀,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这画名《六君子图》就是这么来。
黄公望题诗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倪瓒日子还能过,朋友也多。但他的洁癖,已经进化到“人神共愤”的地步了!
有一次,重要朋友来家留宿。
倪瓒躺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要出事!爬起来跑到客人房门外“听墙角”,果然听到一声咳嗽!完犊子!有痰!
第二天客人一走,他立刻发动仆人:“找!给我掘地三尺也要找到那口痰!”
仆人找半天没找着,急中生智,指着外面大树上一片带露水的叶子:“老爷!痰在这儿!”
倪瓒长舒一口气,闭着眼、捏着鼻子,让人把这片“无辜”的叶子扔到三里开外!
他还不近女色。
有一次好不容易看上个歌姬,带回家,洗完澡,他左闻右闻,总觉得有味儿!洗!再洗!
折腾一晚上,歌姬气跑了,啥也没发生……
还有一次去朋友家,碰见朋友的女婿,觉得人家又丑又俗,二话不说,上去就是一个大嘴巴子!
女婿当场气炸,拂袖而去!
元朝苛捐杂税猛如虎!作为江南“著名”大地主,人到中年的倪瓒被官府“薅羊毛”薅急眼了!
一怒之下,老子不玩了!
把田产全卖了(给朋友仆人),自己跑去旅游了!
当然,那时候旅游半径小,就在太湖一带转悠。经常划个小船,边玩边画。他那会儿很多画,感觉就像坐在船上看出去的风景。正如《容膝斋图》:
《容膝斋图》 纸本水墨 74.7×35.5cm
近景有点小土坡、几棵树、一个小亭子;远景是山和天。
重点来了!中景是啥?一大片空白!
就简单两笔代表湖面。这种“一河两岸”构图,让一切都静止了!
水不流,云不动,风不起,没人没船,孤亭对着沉默的远山,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再看《渔庄秋霁图》:
倪瓒《渔庄秋霁图》纸本水墨 96.1x46.1cm 上海博物馆 藏
说是画江南最美秋天,题诗还“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呢。
结果呢?画面一片萧瑟!
近景五棵小树稀稀拉拉,中间一湾瘦水,上面一痕远山。笔法简练,干巴巴的。
原来,他画的不是眼前的热闹秋色,而是心里那份清澈高冷的秋意!
他的洁癖也升华了,成了精神上的“绝对孤洁”。
据说有个农民起义军头头的弟弟请他画画,他不屑与之为伍,把人家送的礼扔出去了!
结果被记恨上了。
他在太湖划船,习惯点支香。仇人顺着香味在芦苇里找到他,把他打了一顿!倪瓒愣是一声不吭!
事后朋友问为啥不喊?
他说:“一开口,不就跟他一样俗了?”
还有一次被官府诬陷欠税抓进监狱,他每次让狱卒送饭都要把托盘举过眉毛。狱卒问为啥?他不说。
旁边狱友“真相”了:“他怕你口水喷饭里!”
狱卒气疯了,直接把他锁到马桶旁边!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倪瓒《六君子图》纸本水墨 61.9×33.3cm 1945年 上海博物馆 藏
晚年的倪瓒,那叫一个惨。
老婆病死了,大儿子早逝,二儿子不孝,孤苦伶仃,内心苦闷。
明朝初年,朱元璋喊他去做官,他坚决不去,还写诗“只傍清水不染尘”。最后寄居亲戚家,一病不起,74岁走完了他这“孤洁”又“洁癖”的一生。
《溪亭山色》 纸本水墨 46.4×23.1cm
倪瓒的画,初看平平无奇,没啥复杂内容,却开创了新风格。在他画里:没颜色、没声音、水不动、花不开、鸟不飞、更少有人!
其实山水画不画人,宋元以来挺常见,受道教禅宗影响,追求“寂寥”感。但倪瓒,把这推到了极致!
有人问他为啥不画人?
他傲娇地回答:“世上安得有人也!”
他倒不是想控诉元朝统治,也不是要吓唬人,就是想表达自己脱离凡尘、超越世俗的心。
也许,他就是画里那个“人”,只不过站在画外看世界。他追求的那个“寂寞无人之境”,才是他心中真实的世界,是他那颗一尘不染的心灵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