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三千泥腿子硬刚吐蕃十万大军!张议潮:要让吐蕃人血债血偿!
发布时间:2025-07-30 19:25 浏览量:1
张议潮
从奴隶主手里抢回河西!真是一代英雄豪杰!
张议潮用菜刀锄头反杀吐蕃:杀不尽的汉家种,烧不垮的归义旗
从沙州穷小子起义到长安封将:断手凿目的汉人,收复失散多年的河西!
张议潮带着河西百姓“杀”回唐朝,皇帝为何哭着给他封王?
唐宣宗大中二年正月十五,敦煌城的吐蕃守军正在欢度藏历新年。西市的酒肆里飘出浓烈的青稞酒香,城头的哨兵抱着长矛打盹,没人注意到城南莫高窟的洞窟里,正聚集着一场改变河西命运的密谋。
张议潮掀开僧袍下摆,露出里面的明光铠,甲片在酥油灯下泛着冷光。他身边站着沙州望族索氏的宗主索勋,后者带来了三百名家丁的花名册:"议潮兄,索氏二十岁以上男丁全部在册,每人带三天干粮、两捆箭矢。"
"洪辩大师那边如何?" 张议潮的声音压得极低,手指在沙盘上划出沙州城的轮廓。沙盘是用莫高窟的细沙堆成的,城门位置插着削尖的木片。
"三十名武僧已潜入东城," 河西高僧洪辩转动着念珠,"吐蕃赞普派来的监军正在我寺 ' 礼佛 ',这是他们今晚的布防图。" 一卷羊皮地图在灯下展开,上面用朱砂标出了十二处吐蕃军营的位置。
三更梆子响过,张议潮率五百精锐直扑西门。他亲自砍断门闩的刹那,城头突然响起牛角号 —— 吐蕃守军竟有防备。"放箭!" 张议潮嘶吼着将横刀舞成银轮,箭矢在他身边织成密网。索勋带着家丁爬上云梯,被吐蕃人的滚石砸得头破血流,仍死死抓住垛口不放。
巷战持续了整整一夜。当第一缕阳光照进节度使府时,张议潮的铠甲已被血浸透。他一脚踹开吐蕃赞普的画像,转身对浑身是伤的安景旻说:"清点伤亡。"
"我方战死一百三十七人," 安景旻的左臂被箭贯穿,"斩杀吐蕃守军四百二十人,俘虏监军尚恐热的侄子。"
就在此时,城外传来马蹄声。吐蕃瓜州守军五千人正驰援而来,黑压压的骑兵在戈壁上推进,扬起的沙尘遮天蔽日。张议潮登上城楼,望着远处移动的黑点冷笑:"告诉弟兄们,把吐蕃人的首级都挂到城墙上,让他们看看沙州汉人的骨头!"
吐蕃援军围城三个月,沙州城内的粮草渐渐告罄。张议潮在军帐里盯着沙盘,突然将手中的狼毫拍在案上:"不能再等了!派阎英达率三百轻骑奇袭瓜州,断他们的粮道!"
阎英达领命时,特意带上了十名熟悉沙漠路径的向导。他们在莫贺延碛(今罗布泊东)跋涉三日,水壶见底时终于看到了吐蕃的运粮队。"等他们进入雅丹地貌再动手," 阎英达舔了舔干裂的嘴唇,"那里骆驼转不开身。"
月黑风高夜,三百名唐军如鬼魅般从沙丘后冲出。吐蕃运粮兵还没解开骆驼的缰绳,就被劈倒在粮袋旁。阎英达一刀劈开粮车,青稞米倾泻而出,他抓了一把塞进嘴里,突然对部下大喊:"点火!"
熊熊火光在沙漠中升起,三十里外用望远镜观察的张议潮猛地站起:"安景旻,带主力出城!"
吐蕃围城部队见粮道被烧,阵脚大乱。张议潮亲率两千步兵列成方阵,长戟如林般推进。他的坐骑被流矢射中,翻身落地时仍挥刀砍断两名吐蕃骑兵的马腿。激战至黄昏,吐蕃军留下两千多具尸体,向瓜州方向溃逃。
收复瓜州后,张议潮马不停蹄剑指伊州(今哈密)。伊州守将是吐蕃名将尚婢婢的侄子尚延心,此人精通阵法,在城外布下了骆驼阵。"将军,这阵法需用火攻," 索勋指着骆驼背上的皮甲,"但我们的火箭不够。"
张议潮望着伊州城头的佛塔,突然想起洪辩大师说过的话:"伊州大云寺有三百斤火硝。" 当夜,他派五十名死士伪装成朝拜的僧众混入城中,三更时分在寺内放火。冲天火光中,唐军攻破城门,尚延心在乱军中被索勋一枪挑落马下。
此役唐军斩杀吐蕃兵三千余人,缴获骆驼五百峰,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门户。张议潮在伊州城头刻石纪功:"大唐归义军,到此为界。"
收复甘、肃二州的战役,堪称冷兵器时代的闪电战典范。张议潮兵分两路:自己率主力攻甘州(今张掖),索勋领偏师取肃州(今酒泉),约定一月后在张掖河会师。
甘州城外有吐蕃军八千驻守,且城防坚固。张议潮抵达城下后并不急于进攻,而是命人在黑河边筑坝。七日后,当吐蕃守军还在嘲笑唐军 "不战而困" 时,张议潮突然下令掘坝。滔天洪水冲垮了甘州外城,唐军乘筏攻城,仅用半日便占领全城。
"将军,俘虏中有个会说唐话的吐蕃贵族," 安景旻押来一个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他说愿意献上肃州的布防图。"
张议潮盯着那人的眼睛:"你叫什么名字?"
"我是尚延心的弟弟尚延嗣," 那人颤抖着递上羊皮图,"只要饶我性命,愿为唐军引路。"
此时索勋在肃州正遭遇苦战。吐蕃守军依托酒泉湖布防,唐军几次强攻都被击退。当张议潮带着尚延嗣赶到时,索勋的左臂已被砍伤:"议潮兄,他们的弓箭手太厉害!"
张议潮却指着湖面的冰层:"今夜有寒潮,明天一早冰面能承重。" 次日黎明,唐军踏着冰封的湖面冲锋,肃州守将还在睡梦中,就被唐军堵在被窝里。
此两役,唐军共歼敌一万二千人,缴获牛羊三万头。张议潮在张掖河畔召开庆功宴,席间将尚延嗣等吐蕃降将编入 "蕃汉混成旅",指着河西走廊的地图说:"明年此时,我们要让唐旗插到凉州城头!"
收复十一州后,张议潮精选十队使者,携带地图户籍前往长安。悟真和尚率领的一队选择了最艰险的路线 —— 穿越腾格里沙漠经天德军入长安。
"师父,水袋又漏了。" 小沙弥望着皮囊里仅剩的半袋水哭出声。悟真抚摸着他的头:"还记得张将军的话吗?哪怕只剩一口气,也要把信送到。"
在沙漠中跋涉二十天后,他们遭遇了沙暴。悟真将装着表文的油布包紧紧贴在胸口,与弟子们手挽手对抗狂风。当风暴散去,七名弟子已永远留在了沙丘下。悟真带着剩下的两人继续前行,靠煮骆驼皮充饥,最终在大中五年二月抵达天德军。
天德军节度使李丕见到表文时,双手颤抖着拆开:"河西...... 真的回来了!" 他立即派五百骑兵护送悟真前往长安。
大明宫紫宸殿上,悟真跪地献上十一州图籍,唐宣宗拿起沙州的地图:"沙州距长安多少里?"
"七千七百里," 悟真叩首道,"张将军说,河西百姓日夜盼陛下遣使巡抚。"
宣宗望着阶下这位须发皆白的僧人,突然起身扶起他:"朕封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你为河西都僧统。" 当诏书送到沙州时,张议潮率军民跪迎三十里,展开诏书的刹那,全军齐呼 "大唐万岁",声震祁连山。
凉州是吐蕃在河西的最后据点,守军达三万人,由吐蕃大相论恐热亲自坐镇。张议潮为此战准备了十年,训练出一支由汉、回鹘、党项等族组成的联军,总兵力达五万人。
咸通二年正月,唐军兵临凉州城下。论恐热在城头大笑:"张议潮,你可知凉州城高九丈?"
张议潮勒马阵前:"论恐热,当年你屠沙州时,可曾想过今日?" 他挥鞭指向军阵,"这是河西各族的联军,你残害的百姓,今天都来讨还血债!"
攻城战持续了整整一年。唐军在城外筑起土山,与城头平齐;挖掘地道直通城内,却被吐蕃人灌水淹死三百工兵。张议潮见硬攻不行,改用疲敌战术:白天佯攻,夜间袭扰,让吐蕃守军不得安宁。
咸通三年除夕,吐蕃守军正在饮酒作乐,张议潮突然下令总攻。唐军架设百架云梯同时登城,索勋第一个爬上城头,被三名吐蕃兵围住。他左劈右砍杀退敌人,却被暗箭射中肩胛,仍死死守住垛口直到援军赶到。
巷战中,张议潮与论恐热狭路相逢。两人从街头打到巷尾,张议潮的横刀被论恐热的狼牙棒打断,他顺势拔出短刀刺入对方腹部。论恐热临死前瞪大眼睛:"你...... 不得好死!"
此役唐军歼敌两万八千人,收复被吐蕃占据百年的凉州。张议潮在城楼上点燃烽火,从凉州到沙州,千里河西的烽火台依次燃起,这是自安史之乱后,河西首次重现大唐烟火。
咸通七年,六十九岁的张议潮最后一次巡视河西。在伊州城头,他望着西去的驼队:"安景旻,派三百人护送商队到于阗,告诉他们,河西走廊安全了。"
此时北庭回鹘首领仆固俊遣使来降,献上西州(今吐鲁番)地图。张议潮握着仆固俊的手:"你我虽不同族,但都是大唐臣子。" 他将女儿嫁给仆固俊之子,用联姻巩固联盟。
这年冬天,张议潮在沙州设立 "译场",组织僧人翻译吐蕃文典籍。洪辩大师不解:"将军,为何还要留着这些蛮文?"
"知己知彼方能长久," 张议潮望着莫高窟的壁画,"我能收复河西,却难保百年后无人再犯。要让子孙知道,和平是打出来的。"
咸通十三年八月,张议潮在长安逝世。临终前,他对前来送行的唐懿宗说:"陛下,河西...... 不可失啊!" 消息传到沙州,百姓罢市三日,莫高窟的画师们开始绘制《张议潮出行图》,将这位英雄的功绩永远留在了石壁上。
这场持续十八年的收复战争,张议潮先后发动大小战役五十七次,动用兵力累计达十二万人次,最终将吐蕃势力彻底逐出河西。他创建的归义军在此后七十年间,始终坚守着这片土地,使丝绸之路在晚唐乱世中保持了最后的畅通。正如敦煌文书《张议潮变文》所载:"河西沦落百余年,路阻萧关雁信稀。赖得将军开旧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 上一篇:(完)薄荷未绿,你我已晚
- 下一篇:总产值1.8亿元!高台西甜瓜成农民“致富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