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沙漠旅游把女儿弄丢,后来母亲旅游相遇:妈,真的是你吗
发布时间:2025-07-29 07:06 浏览量:1
2008年的春天,丽江古城里一家名叫“雪山客栈”的小旅馆里,王美华端着茶杯的手突然剧烈颤抖起来。
面前这个17岁的女服务员有着一双清澈的眼睛,左手腕上那颗小痣的位置让她心跳得快要窒息。
“阿姨,您没事吧?茶杯要掉了。”女孩关切地伸出手。
“你...你叫什么名字?”王美华的声音颤抖得厉害。
“我叫雨欣。”女孩笑得很甜,“您是第一次来丽江吗?”
王美华死死盯着女孩,十年来的痛苦和思念瞬间涌上心头。这双眼睛,这个笑容,还有那颗痣...她曾经无数次在梦里见过。
“雨欣...”她几乎是用尽全身力气才说出这两个字,“你还记得...沙漠吗?”
01
1998年的夏天,李建国正值壮年,是市纺织厂的车间主任。那天下班后,他兴冲冲地回到家,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
“美华,你看这个!”他把一本旅游宣传册拍在餐桌上,“老张他们去海南算什么,咱们带小雨去新疆看大沙漠!”
王美华正在厨房里炒菜,听到这话立刻走了出来。她是小学语文老师,性格温和但心细,看到宣传册上那片一望无际的黄沙,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建国,小雨才7岁,去那么远的地方,万一出什么事...”
“能出什么事?”李建国不耐烦地打断妻子的话,“你就是胆子小,孩子需要见见世面。你看老张的儿子,去趟海南回来整个人都不一样了,说话都有底气了。”
小雨从房间里跑出来,看到宣传册上的骆驼和沙丘,眼睛立刻亮了:“爸爸,那里真的有骆驼吗?我想骑骆驼!”
“当然有!”李建国把女儿抱起来,“爸爸带你去骑骆驼,看日出日落,比他们去海南有意思多了。”
王美华看着丈夫和女儿兴奋的样子,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那里条件那么艰苦,小雨身体弱,万一水土不服...”
“你就是矫情!”李建国的语气变得严厉,“我堂堂一个大男人,还带不好自己的女儿?”
小雨拉着妈妈的手:“妈妈,我想去看沙漠,爸爸说那里的星星特别亮。”
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王美华最终还是妥协了。她不知道,这个决定会让她后悔一辈子。
一周后,李建国带着小雨踏上了前往新疆的火车。王美华在站台上送别,紧紧抱着女儿不肯放手。
“小雨,一定要听爸爸的话,不要乱跑。”她在女儿耳边轻声叮嘱。
“知道了妈妈,我会很乖的。”小雨在妈妈脸上亲了一口,“等我回来给你带礼物。”
火车缓缓开动,王美华看着车窗里女儿挥舞的小手,眼泪止不住地流。她不知道,这是她最后一次见到女儿天真无邪的笑容。
到了乌鲁木齐后,李建国参加了一个私人组织的沙漠探险团。团长是个当地人,名叫阿里木,说话豪爽,拍着胸脯保证安全。
“李师傅放心,我带团十几年了,从来没出过事。”阿里木指着远处的沙丘,“咱们就在边缘地带转转,看看风景,骑骑骆驼,绝对安全。”
探险团一共12个人,除了李建国和小雨,还有几对年轻夫妇。大家都是第一次来沙漠,兴奋得不得了。
第一天的行程很顺利,小雨骑着骆驼,开心得手舞足蹈。晚上在帐篷里,她拉着爸爸的手说:“爸爸,沙漠真漂亮,星星真的好亮好亮。”
李建国心里满足极了,觉得自己的决定完全正确。他给王美华发了电报,报告一切平安,还特意提到小雨很开心。
第二天下午,悲剧发生了。
阿里木选了一处相对平缓的沙丘让大家自由活动。小雨看到不远处有个小沙包,非常想爬上去看看。
“爸爸,我去那边玩一会儿。”小雨指着沙包说。
“去吧,小心点,不要走太远。”李建国正和几个团友喝酒聊天,随口应了一声。
谁知道,一阵突如其来的沙暴风袭来。黄沙漫天,能见度瞬间降到几米之内。等风停了,小雨已经不见了踪影。
“小雨!小雨!”李建国疯了一般大喊,嗓子都喊哑了。
整个探险团都加入了搜寻,阿里木也紧急联系了当地的搜救队。他们找了三天三夜,翻遍了方圆十几公里的沙丘,只找到了小雨的一只小红鞋。
那只鞋子上还沾着细沙,小小的,静静地躺在黄沙中间,刺痛着每个人的心。
李建国回到家的时候,整个人都变了。他的眼神空洞,头发在短短几天内白了一大半。
王美华看到他手里的那只小红鞋,瞬间崩溃了。她跪在地上,抱着鞋子痛哭:“小雨...我的小雨...”
“对不起,美华,对不起...”李建国也跪了下来,“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个家彻底变了。王美华每天以泪洗面,李建国开始酗酒,两个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悲伤和自责中。
“如果我坚持不让她去就好了...”王美华无数次这样说。
“如果我看紧她就好了...”李建国也无数次这样想。
痛苦让他们开始互相指责。王美华责怪丈夫的疏忽,李建国则认为妻子太过娇弱,没有给女儿足够的独立能力。
争吵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激烈。
“都是你!如果不是你非要去什么沙漠,小雨怎么会...”王美华泪流满面地指责。
“你也同意了!而且你平时把她保护得太好,她才没有危险意识!”李建国红着眼睛反驳。
02
邻居们经常听到他们家传出争吵声和哭声,整栋楼都为这个家庭感到悲伤。
两年后,王美华再也承受不了这种痛苦的生活,提出了离婚。
“我们已经找不回小雨了,但也不能继续折磨彼此。”她哭着说,“分开吧,也许我们都能好过一些。”
李建国没有反对。他知道,是自己毁了这个家。
2000年春天,他们办理了离婚手续。王美华调到了另一个城市工作,李建国一个人留在了原来的家里。
离婚后的王美华搬到了省城,在一所中学当语文老师。她从来不跟同事提起自己的过去,大家只知道她曾经有过一个女儿,但没人敢问具体情况。
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对学生们格外关爱,特别是那些7、8岁的孩子。有时候看到某个学生的背影或者笑容,她会忍不住走神,想起自己的小雨。
晚上回到家,她会坐在窗前,看着远方的天空。她常常想,如果小雨还活着,现在应该也这么大了,也许正在某个地方上学,也许也在看同一片星空。
李建国的生活更加痛苦。他每天下班后就是喝酒,工作也越来越不上心。厂长看他可怜,没有辞退他,但他的职位从车间主任降到了普通工人。
更痛苦的是,他每年都会请假回到那片沙漠。他认为女儿可能还活着,可能被什么人救了,或者迷了路,总有一天会回到丢失的地方。
当地的牧民都认识这个疯狂的汉族男人,每年夏天都会出现,在沙漠里转悠好几天,嘴里不停地喊着“小雨”。
有好心的牧民劝他:“兄弟,这么多年了,你也该放下了。”
李建国摇头:“我不能放下,她是我的女儿,我要找到她。”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惊了全国。王美华坐在电视机前,看着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痛哭的画面,眼泪止不住地流。
她想起了自己失去小雨时的痛苦,也想起了那些在地震中死去的孩子们。生命真的太脆弱了,每一天都应该珍惜。
那天晚上,她做了一个决定:去旅行。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敢走出去,害怕看到其他人的幸福家庭。但是地震让她明白,生命如此短暂,她不应该一直活在痛苦中。
她请了年假,选择了云南丽江作为目的地。那是一个她和李建国年轻时就想去的地方,但一直没有机会。
王美华选择了古城里一家名叫“雪山客栈”的小旅馆。客栈不大,但很温馨,老板是个纳西族大婶,人很热情。
“阿姨是一个人来的吗?”大婶帮她提行李时问道。
“是的,一个人。”王美华笑了笑,“想出来散散心。”
“那正好,我家雨欣最会照顾客人了,有什么需要尽管找她。”
大婶叫来了一个17岁的女孩,穿着纳西族的传统服装,长得很清秀,笑起来很甜。
“雨欣,这是王阿姨,你多照顾一下。”
“好的奶奶。”女孩冲王美华甜甜一笑,“王阿姨,您是第一次来丽江吗?”
王美华点点头,正要回答,突然发现女孩左手腕上有一颗小痣。她的心跳瞬间加速,那个位置,那颗痣的形状,和小雨一模一样。
但她很快摇摇头,告诉自己不要胡思乱想。世界上有多少人有痣,这只是巧合。
接下来的几天,王美华在古城里到处走走看看,心情确实好了很多。雨欣经常来聊天,陪她喝茶,讲一些丽江的故事。
女孩很懂事,说话也很有趣,王美华越来越喜欢她。有时候,她会恍惚地想,如果小雨还活着,现在应该也是这样一个大姑娘了。
“雨欣,你是丽江本地人吗?”有一天,王美华忍不住问。
“不是的,我是新疆人,但是从小在这边长大。”雨欣笑着说,“我的养父母是纳西族,他们收养了我。”
03
听到“收养”两个字,王美华的心又开始剧烈跳动。
“那...你还记得你的亲生父母吗?”
雨欣的表情变得有些复杂:“不太记得了,我很小的时候出了点意外,脑袋受了伤,很多事情都忘了。只记得我原来叫雨,所以养父母给我取名雨欣。”
王美华握着茶杯的手开始颤抖。雨...小雨...这不可能只是巧合。
“雨欣,你今年多大了?”
“17岁,虚岁18了。”
王美华心里算了算,如果小雨还活着,今年也正好17岁。
她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不敢相信这可能是真的,但心里的希望却越来越强烈。
第五天的晚上,王美华鼓起勇气问出了那个让她纠结了好几天的问题。
“雨欣,你说你小时候出了意外,是在哪里?”
雨欣想了想:“好像是在沙漠里,具体的我记不太清楚了。但是有时候做梦会梦到很多黄沙,还有一个男人在喊我的名字。”
王美华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沙漠...男人喊名字...这些细节都对得上。
“那个男人...喊你什么?”她的声音颤抖得厉害。
“小雨,他好像喊的是小雨。”雨欣皱着眉头回忆,“不过我也不确定,毕竟是梦。”
王美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泪水夺眶而出。
“怎么了王阿姨?您怎么哭了?”雨欣赶紧递过纸巾。
王美华死死盯着女孩的脸,这双眼睛,这个鼻子,除了长开了一些,和十年前的小雨几乎一模一样。
“雨欣...”王美华颤抖着伸出手,轻抚女孩的脸颊,“你还记得...沙漠吗?你还记得有个女人,每天晚上都给你唱摇篮曲吗?”
雨欣的身体突然僵住了,眼神变得复杂而迷茫。一些模糊的画面开始在脑海中闪现:一个温柔的女人抱着她,轻声哼着歌谣;一个男人把她举得高高的,她在空中咯咯笑着;还有一间温馨的小房间,墙上贴着她画的画...
“你...你是谁?”雨欣的声音也开始颤抖。
王美华眼泪如雨下,她从包里掏出钱包,里面有一张她、李建国和小雨的全家福。照片上的小雨只有7岁,笑得天真烂漫。
“你看看这张照片...仔细看看这个小女孩...”
雨欣接过照片,仔细端详着。照片有些发黄了,但上面那个小女孩的眉眼确实和她很像。更重要的是,她突然感觉这张照片很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
“这个小女孩...是我吗?”她不敢置信地问。
“是的,我的宝贝女儿,我的小雨。”王美华泣不成声,“妈妈找了你十年,终于找到你了。”
雨欣看看照片,再看看眼前这个泪流满面的女人。一瞬间,更多的记忆片段涌现出来:这个女人确实抱过她,亲过她,每天晚上都会在床边给她讲故事...
“妈妈...”她轻声叫了一句,然后哽咽着问出了那句话:“妈,真的是你吗?”
听到女儿叫自己“妈妈”,王美华再也控制不住,紧紧把雨欣抱在怀里。十年的思念和痛苦在这一刻全部爆发,她哭得撕心裂肺。
“我的小雨,妈妈的小雨,你还活着,你真的还活着...”
雨欣也哭了,但她的眼泪里混杂着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她确实想起了一些关于这个女人的记忆,血缘的亲情让她感到温暖;另一方面,她对这个突然出现的“生母”还是感到陌生。
“妈妈,我...我想起一些事情了。”雨欣擦着眼泪说,“但是我现在的父母对我很好,他们就是我的亲人。”
王美华理解女儿的心情。毕竟雨欣是被别人养大的,对养父母有感情是正常的。
“我知道,宝贝,妈妈不是要破坏你现在的生活。”王美华轻抚着女儿的头发,“我只是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想看看你。”
雨欣点点头:“养父母对我很好,他们没有自己的孩子,把我当亲女儿一样疼爱。养父是个木匠,养母会做很漂亮的纳西族服装。”
“那就好,那就好。”王美华松了一口气,“只要你过得幸福就好。”
但她还是忍不住问:“那...你爸爸呢?你还记得你爸爸吗?”
听到“爸爸”两个字,雨欣的表情瞬间冷了下来。
“我不想见他。”她的语气很坚决,“是他把我弄丢的,如果不是他,我就不会和妈妈分开这么多年。”
04
王美华心里很复杂。她也恨过李建国,但那毕竟是小雨的亲生父亲,而且这些年他也很痛苦。
“小雨,爸爸他...”
“我现在叫雨欣。”女孩打断了她的话,“而且我不想听关于他的任何事情。”
王美华不再坚持。她明白,这些年的分离和误会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化解的。
接下来的几天,雨欣请了假陪王美华。她带着“妈妈”逛古城,品尝当地美食,讲述自己这些年的生活。
“我小时候很调皮,经常爬树摘果子,养父总是担心我掉下来。”雨欏笑着说,“养母教我织布,做刺绣,还教我唱纳西族的歌谣。”
王美华一边听一边哭。她错过了女儿的整个童年,错过了她第一次叫“妈妈”,错过了她第一天上学,错过了她的每一个成长瞬间。
“对不起,小雨...雨欣,是妈妈没有保护好你。”
“不是妈妈的错。”雨欣握住王美华的手,“而且我过得很好,养父母很爱我。”
王美华发现,女儿长成了一个善良懂事的姑娘。虽然失去了她的陪伴,但养父母把她教育得很好。
最后一天,雨欣问:“妈妈,你会告诉那个人我还活着吗?”
王美华沉默了很久:“你不想见他?”
“不想。”雨欣摇头,“我现在很幸福,不想再有什么变化。而且...我无法原谅他当年的疏忽。”
王美华理解女儿的想法,但心里还是为李建国感到悲哀。他这十年来一直在痛苦中寻找女儿,却永远不会知道女儿就在这里,而且不愿意见他。
“那我暂时不告诉他。”王美华最终决定尊重女儿的选择,“什么时候你想见他了,再说。”
临别的时候,雨欣给了王美华联系方式。
“妈妈,我们可以通信,你也可以来看我。但是请不要破坏我现在的生活,好吗?”
“好的,宝贝。”王美华抱着女儿,“只要知道你过得好,妈妈就满足了。”
雨欣在她耳边轻声说:“妈,真的是你。”
这一句话,让王美华的心彻底放下了。女儿还活着,而且过得很好,这就够了。
回到省城后,王美华没有告诉任何人这次奇遇。她开始给雨欣写信,偶尔寄一些小礼物。她也会定期去丽江看女儿,但从不打扰她的正常生活。
至于李建国,他依然每年去沙漠寻找女儿。王美华有时候想告诉他真相,但一想到雨欣的态度,就又打消了念头。
也许有一天,当雨欣真正原谅了父亲,他们一家三口才能真正团聚。但现在,知道女儿平安健康,对王美华来说已经是最大的安慰了。
那句“妈,真的是你吗”,成了她心中最珍贵的回忆。无论过去多少年,她都不会忘记女儿重新认出她的那一刻。
有些失去的东西,也许永远找不回来。但有些失而复得的珍贵,却能温暖人心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