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真是在青海湖圆寂的吗?真相出乎你的意料!
发布时间:2025-07-28 15:00 浏览量:1
文|高宝宝
当年,24岁的仓央嘉措,离奇消失在青海贡嘎诺尔湖畔后,再也没有人知道他的踪迹。
有人说,他是在被押解进京的途中,病死于青海湖。有人说,他是在进京路上被康熙派来的人害死了。也有人说,他是在一个湖面金光闪闪的夜晚,踏着冰走进了湖心,让自己永远与水天融为一体。
但事实上,仓央嘉措并没有死,他带着自己的护持,一路北上了。
那之后的8年,仓央嘉措被土司、王爷、僧众庇护着,断绝了一切与外界的联系。
然而,北方连年的战乱,让仓央嘉措始终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究竟哪里才是自己真正的安身之所?是不是,只有穿越这片死亡之海,才能得到真正的涅槃?”仓央嘉措一遍遍地问自己。
于是,他再一次启程。
当仓央嘉措的牦牛队,走到阿拉善“头道湖”时,他远远地看到,阿拉善的王爷正带着随从,站在一个沙丘上,迎候着他的到来。
仓央嘉措留了下来,阿拉善王爷在沙漠中为他修建了一座寺庙,这就是“承庆寺”。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在阿拉善地区的传说很多,但是最神奇的,要数那座沙漠中的“秘密花园”。
话说,自从仓央嘉措深隐在阿拉善的沙漠中之后,便彻底与凡尘俗世隔绝了。他不再写诗,每天都端坐在讲经台上为众生传经。
由于信众越来越多,仓央嘉措又在阿拉善主持建起了“昭化寺”。
阿拉善头道湖有一位叫曹克图的牧民,他家的院子里有一座唐朝的小佛塔,仓央嘉措生前便在这座佛塔前,主持修建了昭化寺。
30年后的1746年,仓央嘉措在承庆寺圆寂。直到这时,他隐居阿拉善的秘密才被公开。
信众从四面八方赶来,云集在承庆寺,送仓央嘉措最后一程。
仓央嘉措圆寂后,腾格里沙漠便迎来了罕见的雨季,并在荒漠深处长出了一丛菩提树。而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人在沙漠中见到过这种树。
每年的6月份,那丛菩提树都会开出好看的紫色小花。
遗憾的是,它只开花,不结果。人们用尽了各种办法,想要成片种植,但都没有成功。
300多年来,那丛菩提树根连着根,靠着自己的力量缓慢生长着。在腾格里荒漠形成了一个圆形的菩提花园。人们用围栏把它保护了起来,这就是“阿格尔替行花园”。
所有人将花园的秘密藏在了心里,就像300年前,为了保守仓央嘉措的行踪秘密那样。
那些在每年6月绽放的紫色小花,那座神秘的花园,或许便是仓央嘉措浪漫的幻化,是他留给世人最后一首绝美的诗。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按照仓央嘉措的生前遗愿,弟子们将他的法体完整保存起来。可不久他的耳朵有些腐烂,第一世琅通活佛来到承庆寺,在7天之内磕了10万个头之后,把仓央嘉措的法体请到“头道湖”。
人们在昭化寺紧急修建起了一座雄伟的舍利塔,将仓央嘉措的肉身重新装殓后,迎请到昭化寺。
但是,在仓央嘉措的心传弟子阿旺伦智达杰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心结,这也是仓央嘉措一直没有实现的心愿。
早在1719年,仓央嘉措来到阿拉善的第二年,他云游到贺兰山的时候,便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了。
六月的贺兰山,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山花,仓央嘉措站在山脚下抬头向上望去,眼前的山形酷似一朵八瓣莲花,一条小溪如玉带般环抱着盛开的莲花,成群的岩羊和牛马在周围嬉戏着,而西边,一座酷似僧帽的山峰,与八瓣莲花遥相呼应着。
这正是他心仪的归宿。
直到64岁时,仓央嘉措还是念念不忘那片极乐净土。作为心传弟子,阿旺伦智达杰立下宏愿,一定要在贺兰山上建寺弘法。
在仓央嘉措圆寂10周年后,广宗寺(现在的南寺)终于建成。然而,当大家准备把仓央嘉措的肉身,从昭化寺迁到广宗寺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按照原来的计划,仓央嘉措的肉身,被弟子们从昭化寺迎请出来后,昭化寺将全部搬迁,并废弃。可就在搬迁的驼队即将启程时,驮着仓央嘉措肉身舍利的领头骆驼,却突然卧在原地,无论如何都不肯起来。
大德们认为,这是冥冥中有一种力量,阻止他们将昭化寺遗弃掉。
于是,他们将寺院的护法、一尊吉祥天母的法身、一幅唐卡,以及几名僧人留了下来。
就这样,昭化寺被保留了下来。
驮着仓央嘉措法体的骆驼,一口气跑到了广宗寺。从此后,广宗寺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一度超过了青海的塔尔寺。
现如今,在广宗寺的围墙中,有一段极其精美的琉璃墙,那是广宗寺在盖黄楼庙的时候,从被破坏的寺庙地基处挖出来的。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这些工艺精湛的琉璃瓦制作技术,来自于200多年前的皇宫。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可想而知,200多年前,这个面积9.6平方公里的寺庙,该是多么的金碧辉煌。
不幸的是,在兴旺了100年之后,广宗寺被卷入战乱。
1868年,清同治八年,广宗寺在动乱中被烧毁,人们冲入火海救走了仓央嘉措的肉身。
清光绪年间,广宗寺又重新恢复了生机。
然而,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那场浩劫中,广宗寺再次遭遇浩劫。这一次,仓央嘉措的肉身被彻底破坏了。
一位名字叫桑吉的僧人,乘着夜色将仓央嘉措的肉身背上了山,并含泪火化。
桑吉将仓央嘉措的骨灰和舍利,放进一个铜壶,背到后山,所以仓央嘉措的舍利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这位桑吉大师,就是后来悬空寺的主持。
桑吉大师背着舍利,来到了瞻卯山悬空寺。从此后,桑吉大师和仓央嘉措的舍利子,一起消失在人间。
直到1981年,广宗寺重建,桑吉大师才结束了20年的闭关生活,抱着仓央嘉措的舍利,从悬空寺的山洞里走了出来。
现如今,仓央嘉措的真身舍利,就供奉在广宗寺主殿的正中央。
300年后的风,从高原吹到沙漠,轻轻地掠过广宗寺的灵塔。或许,这是仓央嘉措能为自己的灵魂,觅得的最好的归处。
或许,我们读到的关于仓央嘉措的一切,只是一抹磨砂玻璃似的剪影。而真正的他,早已变成一张被时代与真相模糊掉的底片。
或许,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的诗句,并不是出自仓央嘉措之口。
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人们需要一个这样的角色,去修补所有的伤心欲绝和肝肠寸断,去寄托所有的离愁别恨和来世期许,去继续余生的流浪。
或许,那正是千千万万喜欢他的人,最想要的结局。
只是不知道,这位曾经雪域最大的王,在另一个世界里,是否已经与他心爱的姑娘久别重逢。
只是不知道,他的那些遗憾,是否都已经得到补偿。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作者简介:
15岁写小说,
38岁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有20年的中文教育经验。
她一手把女儿培养成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学士、
世界排名第一的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
毕业仅一年,小姑娘的年薪已达50万。
宝宝姐的亲子教育文章,温暖而有力量,
助你在育儿的路上豁然开朗,少走弯路。
(ID:gaobaobao-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