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黄胄:诗随雨雾飘过来”展作品欣赏(一)

发布时间:2025-07-27 17:04  浏览量:1

《任重道远》1977年

纸本水墨设色 84x75cm

骆驼,有“沙漠之舟”的美誉。黄胄曾在边疆生活过很多年,对骆驼自然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骆驼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这件作品以仰视的角度突出表现了地质队员骑着高大的骆驼行进在风雪弥漫荒原上的情景,作品中的人物笑容灿烂,乐观豪迈,充满着强烈的生活气息。

《大漠行》 1982年

纸本水墨设色 180x96cm

《驼背上的小学生》 1980年

纸本水墨设色 67x65cm

这件作品描绘的是1979年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小学生上学的情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地处中国的最西部,居住着塔吉克族。虽景色优美,但自然环境也非常恶劣。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有一所中小学校,因为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学生多半是骑着骆驼结伴来上学,小一点的孩子还得家长护送。这件作品描绘的就是孩子们骑着骆驼上学的情景,黄胄先生以厚重的笔触表现了仿佛摇篮一般的骆驼给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孩子们身上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也从侧面说明了自然环境的艰苦,由于地广人稀,孩子们上学不仅需要结伴同行,颜色鲜艳的服装也便于在广袤的大地上相互辨识,防止走丢。

《穆(慕)士塔格峰下》 1988年

纸本水墨设色 142x362cm

这件作品是黄胄先生后期重要作品之一,慕士塔格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交界处,被称为冰山之父。居于峰下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民族多以畜牧为业,兼营农业。塔吉克人民勇敢、豪放、坚毅、能歌善舞,又非常好客。

画中表现的是两名塔吉克少女骑着高头骏马,信步而行。马的前方有几条牧羊犬在雪地上逡巡。远处有马群、牛群、驼群。黄胄将画面中的地平线压得很低,而主要的两位骑马少女则显的顶天立地,气势非凡。

《套马》 1962年

纸本水墨设色 68x44cm

《谈心》 1964年

纸本水墨设色 180x141cm

1959年6月,毛主席南下考察,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带着深厚的感情谒祖坟,探乡亲,三天两晚的行程中,还留下了著名诗篇《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黄胄1964年到韶山时,离主席回乡仅相隔5年,人们对当年情景记忆犹新,这给黄胄创作《谈心》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作品于1964年5月在韶山起稿。画面中心,是毛主席正和韶山当地的老乡们促膝交谈。黄胄在采访中得知了当年的许多细节,如:毛主席来到自家对面谢家屋场的时候,屋主毛霞生正在田里干活,听说毛主席到了他家,连忙丢下手里的锄头就往屋里跑,赤着脚,腿上还留着泥巴。毛主席招呼他坐在身边,递给他一支香烟,并为他点了火。毛主席穿着经常穿的白色衬衣和灰色长裤,他用乡音细致询问着乡亲们的近况。山里的人听说毛主席回来了,也纷纷从四面八方涌来……甚至毛霞生的弟媳汤瑞仁抱着孩子这一细节,也被黄胄记录在了画面中。人们围坐的桌面摆放着颜色、大小不一的茶盏,招待客人用的枇杷和煮蛋,桌下还有小鸡在随意走动,画家用这些细节突显了这场会面的轻松随意和毛主席的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