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脸丢光了,特朗普当着所有人宣布将访华,中菲之间,美国心里有了答案
发布时间:2025-07-26 18:12 浏览量:1
美国当地时间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来访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当马科斯高调炫耀“菲律宾最强大的合作伙伴始终是美国”时,特朗普却接过马科斯的话称,不介意他与中国关系融洽相处,“因为我们与中国相处得很好”,美中“关系非常好”。当时这位自诩为"美国最坚定盟友"的菲律宾领导人脸上闪过的错愕,被现场记者精准捕捉。
这场原定展示美菲"坚若磐石"同盟的会晤,最终演变成一场令马科斯难堪的外交车祸现场。特朗普还在同一个场合亲口证实即将访华,用19%的羞辱性关税和一句轻飘飘的"做你该做的",彻底撕下了美国对菲承诺的虚伪面纱。
马科斯此次华盛顿之行可谓遭遇"三连暴击"。首当其冲的是那份被菲媒称为"空手而归"的贸易协议。美国仅将关税从威胁性的20%降至19%,而菲律宾却要对美国商品全面开放市场。这个数字放在美日15%的互惠关税前格外刺眼。
更大的尴尬出现在记者会环节。马科斯刚搬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中国指手画脚,声称要与"志同道合伙伴"共同捍卫秩序,就被特朗普当场拆台。"我不介意他与中国相处得很好,因为我们与中国相处得很好。"这句看似随意的表态,直接否定了菲律宾两年来的对华战略基础。
马科斯(资料图)
过去两年,菲律宾在南海发起57次挑衅行动,包括2024年的仙宾礁对峙和2025年初的仁爱礁冲撞事件,都是建立在"美国会撑腰"的幻想之上。如今特朗普当众表示"菲律宾和中国接触不会让我困扰",等于抽走了马科斯政府最依赖的战略支点。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特朗普亲口证实即将访华的计划。在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即将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背景下,这个表态传递出明确信号:对美国而言,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远比菲律宾的南海冒险重要得多。马科斯政府上台后将85%的军事合作项目转向美国,包括新增4个美军基地使用权,2025年美菲联合军演规模更是同比扩大三倍。这些投入换来的却是特朗普团队正在筹划的"豪华企业访华团"消息,以及美财长贝森特透露的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的积极信号。两相对比,菲律宾在美国战略棋盘上的真实地位不言而喻。
马科斯(资料图)
这场外交车祸绝非偶然,而是美菲同盟结构性矛盾的必然爆发。特朗普的商人思维决定了他对盟友价值的评判标准只有一条:能否带来直接利益。日本凭借芯片等关键技术获得15%的优惠关税,菲律宾这个既无核心技术又无庞大市场的"南海看门人",自然只配得到19%的羞辱性条款。马科斯幻想中的"美菲共同防御"从来就不存在,菲律宾不过是美国印太战略中最廉价的耗材。
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转向,则让这场闹剧更具讽刺意味。在威胁对华加征关税四年后,美国自己先扛不住了。特朗普急着在8月12日关税冻结期限前达成协议,甚至考虑亲自赴华,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手握两张王牌: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不可替代的供应链。特斯拉上海工厂扩建和波音客机订单这类实实在在的商业利益,远比菲律宾在南海的表演有价值得多。尤其当俄罗斯总统普京确定8月底访华,中俄能源与北极航道合作可能重塑欧亚大陆经济格局时,特朗普更不得不重新掂量:是继续在南海问题上虚张声势,还是抓紧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
站在十字路口的马科斯政府,正面临建国以来最严峻的战略困境。过去两年在南海的57次挑衅非但没有换来预期收益,反而让菲律宾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最新民调显示,菲律宾民众对美支持率已从72%暴跌至48%,杜特尔特家族更是公开呼吁重回中立路线。更棘手的是,中国在保持海警强硬执法的同时,正通过加速"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掌握规则制定权。
马科斯(资料图)
回望这场华盛顿的外交车祸,实则是美国对盟友态度的绝佳隐喻:需要时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利益冲突时随时可以推开。马科斯用国家尊严为全世界演绎了"小国选边站"的风险样本,而中国则用冷静克制的应对证明:在大国博弈的暴雨中,唯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国家,才能始终从容地撑着自己的伞。
- 上一篇:抗战时期,号称飞行禁区的“驼峰航线”,究竟有多恐怖呢?
- 下一篇:骆驼奶粉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