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观·高台之高】四级七天 “接力调” 高台巧解千千结
发布时间:2025-07-26 00:39 浏览量:1
清晨的阳光洒满高台县新坝镇的村庄,村民庄某某握着邻居殷某某的手,满脸歉意:“之前是我没管好牛,让你受了罪,以后有啥需要尽管找我。”这场和解,源于高台县推行的“四级七天”调解法——从网格员首调到镇党委政府统调,四级力量7天内层层接力,让这起持续数月的邻里纠纷终得化解。
作为“四级七天”调解法的发源地,高台县深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网格员首调、村(社区)调委会劝调、镇综治中心联调、镇党委政府统调”的四级体系,辅以7天内限时推进的机制,让矛盾纠纷在基层“软着陆”。数据显示,该县矛盾纠纷化解率连续多年超98%,民众信访量年均下降9.3%。
织密“责任网”:四级联动守牢基层防线
“四级七天”的核心,是把调解责任压实在每个层级。网格员作为“第一道岗”,承担首调责任,对邻里口角、宅基地小纠纷等简易矛盾,力争1个工作日内化解;村(社区)调委会接棒劝调,2个工作日内调动村“两委”、乡贤等力量,让“小事不出村”;镇综治中心启动联调,2个工作日内联动站所、部门破解难题,确保“大事不出镇”;镇党委政府兜底统调,2个工作日内组建专班攻坚重大纠纷,实现“矛盾不上交”。
今年以来,高台县1460件矛盾纠纷中,63%在网格员手中化解,28%由村调委会解决,仅3%需镇党委政府介入。这种“层层过滤”的机制,让骆驼城镇一位调解员感慨:“就像治水,小水洼及时排,大水流有序导,基层就少了‘溃堤’风险。”
为让机制落地,高台县将其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县委政法委牵头培训镇村干部300余人次,统一制作“四级七天”流程规范图,确保每个环节“有章可循”。“以前调解凭经验,现在按流程走,民众更信服。”罗城镇综治中心主任说。
图为高台县骆驼城镇政务服务中心。杨艳敏 摄
激活“协同力”:多元共治破解调解难题
走进高台县新坝镇综治中心,“细喃居”调解室里,回族乡佬马德明正用方言劝解一对闹离婚的夫妻;隔壁“乡翁评事会”上,几位白发老人围着宅基地图纸争论得热火朝天。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调解品牌,是高台“四级七天”调解法的生动延伸。
该县不仅建强网格员、调解员队伍,更整合司法、公安、法庭等专业力量,构建“群众说事、乡贤说理、法官说法”的多元调解格局。对重大纠纷,启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如罗城镇光伏纠纷中,镇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法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相邻权条款,3次进村调解,终让对峙的邻里握手言和。
网格员是这场协同战的“前哨兵”。通过“选、训、考、奖”机制,全县网格员排查隐患的敏锐度显著提升——新坝镇网格员在牛伤人事件后1小时内上报,为后续调解争取了主动;罗城镇网格员巡查时发现光伏施工纠纷,当场叫停施工避免矛盾升级。
案例见证: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
新坝镇的“牛祸”纠纷,曾让两户人家反目。庄某某家的牛撞伤邻居殷某某,治疗费超4万元,双方对赔偿金额争执不下。网格员首调失败后,村调委会上门走访,镇综治中心联合派出所调解仍无果。最终,镇党委政府牵头,政法委员带领司法、法庭等部门组成专班,搬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动物饲养人责任条款,结合类似案例释法,历经数小时劝说,庄某某终赔偿13万元,两家重归于好。
罗城镇的光伏板纠纷同样一波三折。王某架设的光伏板遮挡邻居王某银家采光,从网格员现场劝停,到村调委会实地丈量,再到镇综治中心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邻权”条款调解,最终促成王某拆除部分光伏板。“既保住了我的采光,也没让他血本无归,这调解在理。”王某银说。
两起纠纷的化解,正是“四级七天”调解法的鲜活注脚:小矛盾靠“人情牌”,大纠纷用“法律剑”,层级递进中,既守住了法理底线,又暖了邻里人心。
深耕“枫桥经验”:让和谐底色更鲜明
如今,高台县的“四级七天”调解法已不仅是一套流程,更成为基层治理的“方法论”。“细喃居”“乡翁评事会”等特色品牌扎根乡土,县镇村三级调解阵地实现“一扇门受理”,群众从“遇事找信访”变成“有矛盾找调解”。
正如高台县委政法委负责人所说:“‘四级七天’调的是纠纷,聚的是民心。”在这套机制的护航下,高台县正以更实的基层治理,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祁连山下结出更多和谐硕果,那些曾剑拔弩张的矛盾现场,正渐渐长满邻里互助的“温情草木”。(杨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