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9条冷知识

发布时间:2025-07-23 21:56  浏览量:1

1、北京的古称:北京最早有记载的名字是“蓟”,为周朝诸侯国蓟国所在地。辽代时曾被称作“南京”,金朝改称“中都”,元朝称“大都”,明初改“北平”,明成祖朱棣迁都后正式定名“北京”。

2、最高海拔:北京最高点不在香山,而是门头沟区的东灵山主峰,海拔2303米,比泰山还高近800米。

3、天坛面积:天坛占地面积约273万平方米,是故宫的四倍。

4、颐和园的模仿:昆明湖模仿杭州西湖设计,万寿山象征南山,乾隆帝以此再现江南水乡风光。

5、卢沟桥狮子:卢沟桥望柱上的石狮子总数约为501只,并非“数不清”。

6、北京城墙:元大都城墙为夯土筑成,明正统年间改为砖砌。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部分城墙被拆除,现存明城墙遗址公园等片段。

7、永定门复建:永定门是北京外城最大的城门,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2004年复建城楼,但箭楼和瓮城未恢复。

8、胡同起源:“胡同”源于蒙语“hottog”(水井),鼎盛时期北京有数千条胡同,最窄的钱市胡同仅40厘米宽。

9、中关村由来:原名“中官坟”,因清末太监墓地得名,后中科院在此选址改为“中关村”。

10、六必居牌匾:六必居酱园的牌匾由明朝严嵩题写,八国联军侵华时被伙计藏于临汾会馆才免于劫难。

11、王致和臭豆腐:安徽文人王致和进京赶考不中,转而制豆腐,意外发明臭豆腐,后成为宫廷御膳“御青方”。

12、清朝定都北京:1644年顺治帝迁都北京,确立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延续至1912年。

13、古代交通方式:元代北京有骆驼市,门头沟的煤多由骆驼运输;清代出现人力车、三轮车和有轨电车。

14、国子监与书院:元明清时期,国子监为最高学府,金台书院曾是顺天府直属教育机构,首善书院因政治斗争仅存一年半。

15、元宵节风俗:北京郊区有“敛巧饭”习俗,少女敛粮做饭,内置针线铜钱,吃到者求巧求财;密云东田各庄的“九曲黄河阵灯俗”已有600多年历史。

16、北京四大凶宅:京城八十一号、湖广会馆等因传说灵异闻名,多为商业炒作。

17、便宜坊烤鸭:始于明朝永乐十四年(1416年),比全聚德更早,以焖炉烤鸭闻名。

18、砂锅居:创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以砂锅白肉闻名,曾因每天只杀一头猪而限量供应。

19、仿膳饭庄:1925年创办于北海公园,主营宫廷糕点和菜肴,肉末烧饼、小窝头为招牌。

20、北京皮影戏:自金代传入,分东西两派,西派用牛皮雕工细,东派用驴皮上桐油,李脱尘曾编演外国故事影戏。

21、寺庙与庙会:北京庙宇众多,天坛、颐和园等兼具宗教与皇家功能;庙会如厂甸、白云观是传统民俗活动中心。

22、地铁幽灵站:北京地铁101、102号站(高井站、福寿岭站)自1960年代建成后未对外开放,被称为“幽灵站”。

23、北京猿人:周口店遗址发现距今70万至2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化石,证明早期人类在东亚的活动。

24、731部队在北京:日寇曾在天坛防疫处进行细菌研究,1953年检测出细菌弹残留。

25、北京印钞厂:位于二环内,为世界20多国印刷货币,安保堪比军事基地。

26、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7.8公里,是世界现存最长古代城市轴线。

27、北京的四合院:四合院布局讲究风水,以中轴线对称,体现“天圆地方”理念。

28、北京的皇家园林:除颐和园、圆明园外,北海、景山、中南海均为皇家禁地,现对公众开放。

29、北京的现代地标: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建筑代表了北京的现代风貌,与故宫、天坛等古迹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