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曾经的头部高中木渎中学,成也时代,衰也时代
发布时间:2025-07-20 02:16 浏览量:1
一个叫杨培东的人,是木渎中学的学生,后来去了美国,在纳米这个东西上很有名,有人说他是世界第一。我们苏州的政府,还有他的学校木渎中学,都因为他有了名气。苏州工业园区就建了很多纳米工厂和公司,木渎中学呢,就用他的名字搞了一个班,叫“培东班”。
这个班,不是只在苏州找学生,它去全国找好学生来读。这个办法——看起来很有用。
为什么要做这个班?
这就要说到木渎中学的过去了。很久以前,木渎中学很厉害。多厉害呢?和苏州中学差不多。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有些年份,它的高考成绩比苏州中学还好。有一个“李政道奖学金”,是给高考考得最好的几个学生的,木渎中学拿奖的人数,在整个苏州地区排前三。
那个时候的木渎中学,全名叫“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它的位置。它还是苏州最早的四星高中。
那会儿,昆山中学还没现在这么出名,苏州实验中学、星海中学这些学校,才刚刚建好。现在的苏州年轻人,只晓得苏州中学、实验中学、星海中学,但是对木渎中学,就不知道了。
木渎中学的好,和它的地方有关系。苏州以前有个“吴县”,这个县很特别,它的县政府办公室一直在苏州城里面。苏州城外面的一圈,差不多都是吴县。除了政府办公室,吴县的经济、卫生、文化这些东西,都在两个镇上,一个叫木渎,一个叫浒关。
木渎镇是苏州去西南方向的门口,有山,山里有一条路和一条河,这条河叫胥江,能通到太湖。乾隆皇帝下江南,六次都去了木渎。浒关镇是苏州去西北方向的门口,大运河从这里过,后来还通了火车。
这两个镇什么都有。木渎和浒关的医院,名字都带“苏州”两个字;吴县的国营工厂,好多也在这两个镇,比如吴县骆驼电扇厂就在木渎,苏州钢铁厂在浒关。学校也是,最好的高中木渎中学在木渎,第二好的吴县中学在浒关。
后来,浒关镇划出去了,不归吴县管了。这样一来,木渎镇就成了吴县唯一的好地方,吴县所有的钱和资源,都给了木渎。
木渎中学就有了吴县全部最好的学生。吴县中学虽然还归吴县管,但是抢不过木渎中学了,只能要木渎中学挑剩下的学生。要知道,那时候的吴县有一百多万人口,经济在全国排前十。木渎中学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和苏州中学的资源差不多。当时的苏州城区还没现在这么大,人口也就一百来万。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当时,吴县的学生虽然能考苏州中学,但是名额很少。初中学校的老师都不告诉学生这个事,怕好学生跑了。我记得我读初三的时候,听说能考苏州中学,但是怎么报名,什么政策,一概不知道。那时候电话也不多,老师不说,学生自己根本没法弄清楚,就老老实实报了木渎中学。
你想一下,把一个百万人口大县里最好的两百个学生,都集中到一个学校,再把全县最好的老师都找来教他们,那成绩好,名气大,就很正常了。
但是这样的日子,也就二十年。
九十年代后,苏州开始变大。先是建了苏州高新区,把吴县的枫桥镇划走了。接着是苏州工业园区,又把吴县东边的四个乡镇划走了。到了2002年,吴县干脆没了,被分成了两半,南边是吴中区,北边是相城区。还顺手把西边的三个镇划给了高新区。
吴县一分,木渎中学的学生来源就少了。原来可以从整个吴县招学生,现在只能从一个吴中区招了,地方小了四分之三。这是第一下打击。
当时政策还在保护它,吴中区的学生,还不能随便去考苏州中学这些市里的学校,只能报木渎中学。可是,这个保护也很快就没用了。
苏州城里和乡下的墙没了,人可以随便动。有条件的家长,去苏州城里买个房子,户口一迁,孩子就能考苏州中学,实验中学,星海中学了。这些学校在市中心,不像木渎中学,在大家眼里有点“农村”。这是第二下打击,木渎中学的好学生又流失了。
才有了“培东班”这件事。这是学校在学生来源不太好的情况下,想出的新办法。这个班办得很好,成了木渎中学现在的一个牌子,也帮学校吸引来了一些好学生。
时代变了。学校还是那个学校,但周围的一切都不一样了。现在木渎中学,本科率也接近百分之百,上重点本科的也有百分之八九十。只是,那种和苏州中学并排站的日子,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