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西泠春拍 | 寄闲畅怀文人珍玩——金辉玉润 璇瑰宝气

发布时间:2025-07-21 17:30  浏览量:7

2025西泠春拍

元 · 白玉持凌霄花童子

高:3cm 长:5.9cm

出 版

郭典霖编著《天玉居藏玉》,图31,元·白玉持凌霄花童子,台湾文沛美术图书出版社2013年出版。

郭典霖编著《天玉居藏玉》,图31,元·白玉持凌霄花童子,台湾文沛美术图书出版社2013年出版

说 明

童子题材是宋以来喜闻乐见之传统玉雕题材,此件童子所持为凌霄花,颇为罕见。

以白玉为材圆雕童子,童子呈侧身俯卧状,脸部以阴刻线勾勒出五官,虽不具像,却憨态可掬,双手持凌霄花,双脚交叉,宽肥裤腿,以阴刻线表现出褶皱,整体构思巧妙,雕刻简繁结合,形象生动,生活气息浓郁,饶有意趣,令人回味。

2025西泠春拍

Lot 1076

白玉人物像

高:7.3cm

说 明

此件圆雕人物为白玉质,背部带有沁色,发髻高盘,略为俯首,腹部微鼓,动态自然,左手持有长棍样貌物品,似为渔鼓,底部横钻一孔。人物造型具宋代仿汉风格。

2025西泠春拍

Lot 1073

元 · 白玉受沁浮雕龙纹山子

高:5cm 长:5.7cm

说 明

白玉质,局部带有丝丝红沁,细观彷如牛毛,圆雕成一块斜角山石蔚然屹立,山石之间遍布孔洞,其上浮雕回首升龙纹,龙尾若如意仙草,似正张口咆哮,古韵十足。

2025西泠春拍

Lot 3992

白玉卧犬

高:1.7cm 长:6cm

说 明

玉犬色白中略泛青,质地细腻。尖嘴长耳,细腰,体格精瘦有力。作俯卧状,前腿伸出,左右互搭,头搁于爪上,后肢踡曲收于腹下,长尾卷曲呈C形贴于身体。长耳垂顺,尖嘴微合,圆睁杏眼,神情宁静中透出机警。此玉犬造型清瘦雅致,具有中古玉器风格。

2025西泠春拍

Lot 1079

玉带沁骆驼摆件

高:4cm 长:6.4cm

说 明

此件玉雕骆驼选用上等玉料精琢而成,皮壳熟美温润凝腻,头部黄沁宛如流霞,为单一色泽平添变化。骆驼作俯卧小憩之姿,四肢自然蜷曲,脖颈优雅后转,头部轻触隆起的背峰,双目凝望,口鼻微张,形体浑圆饱满,线条凝练有力。骆驼仅细致刻画面部神态,身体部分则通体打磨光润,透过流畅弧线准确表现肌肉走,展现匠人对动物形态的深刻理解。

2025西泠春拍

Lot 1074

玉琮

高:4.9cm 长:4.7cm 宽:4.7cm

来 源

伦敦邦瀚斯拍卖。

说 明

此件玉琮内外光素,色泽苍旧,器表大部分受沁,色如鸡血红,为老提油工艺所致。外方内圆,中央对钻大孔,并细观可见琢制痕迹,器表打磨光润。老提油为旧时工匠的玉器仿古工艺,分为红提油和黑提油,以红提油仿古玉红沁,黑提油则为仿作水银沁,红提油比黑提油更为稀有。

2025西泠春拍

Lot 3965

白玉雕高士仙鹤纹炉顶

高:3.7cm

说 明

此玉炉顶造型特殊,采用圆雕、透雕技法,雕刻湖石、榨木、高士、仙鹤等物,犹如徐徐展开的画卷,姿态刻划写实生动,气氛恬然和谐。雕刻技法具有宋一代典型风格,人物、仙鹤修长,仙风道骨之姿,层次丰富,其镂空打洞之法与宋代工艺一致,可见圆孔钻磨痕迹。透雕技艺炉火纯青,为宋时期玉雕工艺风格的器物,包浆润泽,风格古朴,令人赞绝。是一件难得的玉炉顶精品。

2025西泠春拍

Lot 3967

明 · 白玉镂雕麒麟带板

长:5.2cm 宽:4.6cm

说 明

带板以白玉镂雕,莹润如脂。海棠形开窗,四角打磨圆润婉转,中间雕刻层次丰富,以拉丝工艺刻出镂空几何纹样,亦如连绵的祥云,其上浮雕仙鹿蹲卧于湖石之上,鹿角高高上扬,长髯下垂,身形威武,以线条表现肌理之感,饱满健硕,前肢前伸有力,表现坚毅之姿,整体雕刻精美细腻,与镂空的装饰形成玲珑通透之美,结合巧妙,颇具韵味,值得细细把玩。

2025西泠春拍

Lot 3972

明 · 玉雕龙纹嘎乌盒

高:3.4cm 长:7.3cm

说 明

此嘎乌盒以玉为材,温润细腻,随形而制,呈三角贝壳形,子母口,中间高鼓,边缘修饰圆润,器形小巧。其上浅浮雕龙纹,龙纹刻划精细,盘桓飞翔状,具有元代龙纹典型风格。

“嘎乌”,是藏语的音译,指护身佛的盒子。盒子里一般装有小佛像、印着经文的绸片、舍利子或甘露丸、由高僧念过经的药丸,以及活佛的头发、衣服的碎片等。作为护身、减小业障和增长修行之用,后演变为护身符的一种,一般金、银、铜常见,以玉为嘎乌盒实为少见,颇值珍藏。

2025西泠春拍

Lot 3971

辽金 · 蜜蜡及玛瑙臂鞲一组两件

1.蜜蜡臂鞲长:7.3cm 宽:3.6cm 重:9g

2.玛瑙臂鞲长:7.7cm 宽:3.4cm

说 明

此一组两件臂鞲分别为蜜蜡与玛瑙所制,造型相同,均呈长椭圆形,带弧度,两侧开斜孔,通体光素,宝光内敛。

臂鞲几乎是辽代特有的器型,多为玉或玛瑙制,存世较少。臂鞲的用途说法不一:其一是架鹰说,辽人甚喜驯鹰,以鹰猎捕动物。鹰栖于主人手臂上时,由于鹰爪力而锐,易伤其主,于是辽人就发明了硬度远高于皮革的玉质或玛瑙臂鞲,以作臂上护具;其二是护臂用,射箭时防止弓弦回弹割伤手臂,考古发现多佩戴于手臂内侧。

2025西泠春拍

Lot 3984

明 · 楚石雕松鹿纹盖盒

高:3.2cm 直径:6.2cm

说 明

楚石,又名紫石、墨玉,产于湖南省洞口县、新化县一带。该石质地细腻,黑色而脂润,纯净无暇,通体黝黑,极具光泽,磨光后黑如漆,格外晶莹,又被称为黑玛瑙,常用作制作印章、文房器等。此盖盒为楚石所雕,呈扁圆形,子母口,色泽黝黑,皮壳光润。盖面浮雕松下双鹿图,画面细腻优美,为难得文房雅器。

2025西泠春拍

Lot 3985

黑石雕卧马把件

高:4.4cm 长:7.8cm

说 明

此件以黑石圆雕而成,马呈侧卧姿,双耳前收,脑后鬃毛披拂,头部后转搁于背上,一边后蹄前伸作挠头状,姿态生动,似乎正在惬意的休憩状态中。马眼部为菱形,正是唐宋玉雕动物中常见的眼型;而身躯饱满、健硕,充满张力,体现了中古动物圆雕的特征。抚之犹如黑色锦缎,苍苍古意尤为动人。

2025西泠春拍

Lot 3979

黑石雕子母鹿山子摆件

高:6.2cm 长:10.8cm

说 明

拍品为黑石所雕,造型古朴雅致。山石层叠中,一大鹿伫立,弓背扭头,俯身看向一侧的小鹿,神情温驯,充满舐犊之情,身体肌肉线条毕现;小鹿菱形眼,双耳下垂,尚未出角,俯卧于山石之上,抬头望向大鹿。整体画面优美简括,具中古气息。

2025西泠春拍

Lot 3978

明 · 白玉仿太湖石山子摆件

高:6.8cm 长:12.3cm

说 明

山子玉制,玉质莹润,雕作太湖石,流畅的线条与镂空布局,呈现出仿佛被天然流水冲刷而成的形态,圆润玲珑,意态天然。

玉雕太湖石是玉雕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苏工太湖石雕件更是以精湛的技艺和文雅的审美意趣著称于世。玉雕师不但要对材质、线条、比例等细节进行精准把握,更需要将天然太湖石的美感烂熟于心,才能将玉性的温润与湖石的玲珑之态完美融合。既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摆放于书房、案头,别具雅趣。

2025西泠春拍

Lot 944

金制人物花卉纹发饰一组十三件

1-1.长:26cm 重:18.3g 

1-2.长:26.6cm 重:16.9g 

1-3.长:26.5cm 重:16g

2-1.长:26.6cm 重:17.2g 

2-2.长:27.6cm 重:17.3g

3.长:23cm 重:20.5g

4-1.长:4.8cm 宽:2.7cm 重:5.9g

4-2.长:4.8cm 宽:2.7cm 重:6g

5.长:25.7cm 重:20.2g

6-1.长:25cm 重:25.6g

6-2.长:22.5cm 重:18.3g

7.总长约:29cm 宽:16cm 总重:72.8g 

8.长:24.8cm 宽:14cm 总重:57g

对应编号

款 识

1.集庆彭宅藏 

2.集庆彭宅敬 

3.永平十三年 

4.陈三耳 

5.集庆王伍郎捌成壹字金

参阅

1.关善明、孙机《中国古代金饰》,图219,第368页,辽·火焰宝珠纹金冠饰,香港沐文堂美术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9月。

2.关善明、孙机《中国古代金饰》,图270,第428页,元·镂空金掩耳(二件),香港沐文堂美术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9月。

3. 关善明、孙机《中国古代金饰》,图 328,第488页,明·楼阁纹金簪首,香港沐文堂美术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9月。

关善明、孙机《中国古代金饰》

说 明

此组金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高超的工艺水平,是当时精致文化及生活繁荣的璀璨见证。

她上承唐风之精髓,下启明清之繁丽,呈现清雅秀美、自然写实、文人意趣,纹饰亦更加注重日常装饰与实用,以花卉禽鸟及人物故事等题材为主,生活气息浓郁。器形更加轻薄、小巧,仿生造型多,富裕平民及文人士大夫亦能享受奢华的金器之美。

(2-1.2)

此套金器即为此中代表,工艺精湛,题材丰富且贴近生活,精巧至极。这组发饰以金器为主,亦见银鎏金制品,兼顾了华美与成本。采用锤揲、錾刻、镂雕、掐丝及累丝工艺,技法成熟,尤其将立体浮雕表现淋漓尽致。

(5)

可见三朵花卉纹发簪,镂饰三层莲瓣纹花卉相连,金片中间亦镂空花卉,线条婉转灵动,极尽精工之能事。亦见发簪錾刻锤揲蝴蝶纹及花卉纹薄片,纹饰薄如蝉翼,造型纤巧灵动,仿生效果极佳。

花卉纹发簪三件一组(1-1.2.3)

一对缠枝莲纹发簪,堆錾累丝大小如意花纹,盘错其上,造型极其精美富贵。簪柄通体为镂空锥形,金丝錾刻出莲瓣形网状花纹,繁复而不乱,细节工艺精湛。

缠枝莲纹发簪一对(6-1.2)

缠枝莲纹发簪细节(6-1.2)

六件发饰旁饰镂空花卉,中间海棠形开窗,网格状为底,其上錾刻人物故事,场景人物刻画生动传神,故事亦取材经典,嵌在发间为饰,富丽异常

镂空花卉发饰(7)

另有一者,金质纯正,成色极佳,等级非常高,多层镂空纹饰,以缠枝花卉及如意纹为边饰,其上锤揲錾刻贵人出行图,侍女众多,人物穿着华美,仙鹤、松树、亭桥等一一表现,故事表现丰满,秩序、纹饰工整细腻,可见佩戴者身份极其珍贵,为古代贵族或为宫廷所用的女性头饰。

贵人出行图发饰(3)

发饰中最大者为一横形发簪,簪首以银片为托,其上焊接五朵犹如盛开的莲花,造型规矩,四面镂空,莲瓣饱满,设计巧妙。

横形发簪(8)

一对卷云纹金坠饰则主要采用累丝工艺,将金加工成丝,盘曲出卷云纹,排列焊接成形,中间镶嵌绿松石,色彩对比艳丽,更显典雅富贵。此套金饰工艺之繁复,做工之精细,展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亦更体现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及文化特色。

卷云纹金坠饰(4)

此组发饰之上均有款识:“集庆彭宅藏”“集庆彭宅敬”“永平十三年”“陈三耳”“集庆王伍郎捌成壹字金”。款识中的集庆,为南京的旧称,故“集庆彭宅”或指南京彭氏家族曾藏有此器。款识中的人名“陈三耳”“王伍郎”应为制作金器的工匠款识,“集庆王伍郎捌成壹字金”中的“捌成壹字金”则指金器制成时的含金量及纯度。“永平十三年”则为东汉明帝刘庄的年号,对应公历年份公元70年,应指发簪上人物故事图的时间背景。

相关分享就到这里(滴滴滴滴请允许编者插播一下)

有计划可留言!字母和箭头后面的数字加起来,找到我

征集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钱币、邮票等s c p m →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