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和鄂州的临空区,为何这么难批准?网上黄了的说法各位相信不

发布时间:2025-06-12 22:11  浏览量:7

武汉市三环外8个新城区中,光谷和沌口有国家优惠政策,江夏有光谷大腿可抱,蔡甸紧邻武汉经济开发区,东西湖境内有国家级的临空港开发区,长江新区是高配的省级新区,只有黄陂和新洲,目前还没有可以依靠的对象

2011年,武汉市决定建设临空经济区,在黄陂、东西湖和孝感分别规划了几十平方公里的临空园区,但截至2025年6月,国家一直没有批准(隔壁的郑州、长沙都批准了,中部剩下合肥、南昌和武汉还在等待,考虑到武汉的地位和经济体量,不批准的原因确实难以理解)

武汉市黄陂区西南部,大部分区域位于规划中的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之内,如果这个国家级功能区批准了,黄陂将迎来腾飞的机遇,5-10年内有望赶上东西湖和光谷

如果这个说法是真的,那就代表鄂州的国家级临空区申报需要暂停,但是否等于武汉临空区也没戏呢?

我们需要关注“暂停申报”和暂停批准“之间的区别,暂停申报的意思是不再接受新的临空区申请,但已经申请的地方应该不在此列

如果官方说的是暂停批准,或许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就真的没戏了。

武汉临空区,2008年就开始计划了,2013年国家首个临空示范区-郑州航空港试验区批准以后,湖北就加快了建设进度,在武汉市的黄陂区、东西湖区、孝感市孝南区都规划了几十平方公里的临空产业新城

首次申报没有通过,原因如下:

国家发改委表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不跨市级行政区域,以单一主体申报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较为合适

2021年底,武汉市临空区以黄陂为主体正式申报,2023年的说法是国家已经原则同意,但要走示范项目批准流程

2024年10月,武汉城市投资集团和黄陂区签约,城投接手黄陂南部(包含临空经济示范区150平方公里范围)环后湖248平方公里区域的建设,这让许多人认为武汉第四家国家级功能区即将批准(武汉郊区的建设,绝大部分由郊区自己负责,武汉国有投资平台在郊区的投资,只负责三环外有可能成为国家开发区相关区域的建设)

鄂州临空区,如果按照民航局2015年发布的申报指南,其实是没有资格申报国家级的,因为指南明确了申报的前提(鄂州都不符合),如下:

原则上在副省级城市建设国家临空区当地机场客运量超过1000万人次

2023年《临空经济示范区管理方法》出台,据说文件里规定货运量超过20万吨的机场也可以申报国家级临空区,按照这个标准,鄂州就进入了门槛,于是2023年10月开始,在湖北的支持下,鄂州、黄石、黄冈三个地级市开始协商,最终决定以鄂州为主体申报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但鄂州的进度远低于武汉,目前鄂州方面还在制作申报材料中,没有听说有正式申报的动作。

毫无疑问,如今国家级功能区(高新区、新区、经开区、临空区等)发展变慢了一些,但相对没有优惠政策的地方(比如黄陂新洲江夏蔡甸这些普通的新城区),所谓廋死的骆驼比马大,国家级功能区成功的希望还是要更大一些(比如东西湖,2010年GDP还不如隔壁黄陂,有了临空港以后,这10年里不仅超过了黄陂,GDP方面还要多出400亿左右)

各位觉得什么时候武汉临空才会批准呢,欢迎在文章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