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年前的石窟教室今夏“开学”!儒学圣火照亮彩丘之巅

发布时间:2025-07-15 17:26  浏览量:7

盛夏的祁连山北麓,马蹄寺石窟的九间石房内,一堂由历史学者纪连海主讲的儒学课,让千年前的琅琅书声再度回响。公元4世纪,大儒郭荷携弟子郭瑀避乱河西走廊,于临松薤谷(今肃南马蹄寺)凿窟讲学,聚徒千人,开河西儒学传承之先河。如今,复原的石窟教室中,岩壁上的刻痕与今人的诵读声交织,游客驻足聆听,恍若与东晋先贤“隔空对话”。

“在佛教石窟群中传承儒家文脉,是丝绸之路文明交融的独有印记。”讲解员赵建蓉轻抚红砂岩壁说道。马蹄寺作为国内唯一栈道嵌入山体的石窟,37座洞窟藏有从北凉至明代的500余身塑像、1200平方米壁画,见证着佛教东渐与儒学西传的碰撞。

走出石窟,一场更壮观的“大地艺术”在眼前铺展——肃南窗棂状宫殿式丹霞与七彩丘陵,被《中国国家地理》称为“世界十大地理奇观”。直播间里,地质专家刘延兵手持岩石标本揭秘:“张掖彩丘实为1.37亿年前湖相沉积层,含铁量差异形成七彩虹带;而真正的丹霞地貌在毗邻的冰沟,5亿年板块碰撞塑造出陡峭赤壁!”

- 彩丘≠丹霞:彩丘由软质泥岩构成,倾斜岩层经流水冲刷呈波浪丘陵;丹霞则是硬质砂砾岩垂直断裂,形成“顶平、身陡、麓缓”的赤壁峰林。

- 调色盘成因:红色来自赤铁矿(强氧化环境),黄色源于褐铁矿(半干旱间歇积水),灰绿色则因菱铁矿(短期还原环境)。

当镜头转向分会场神鹿公园,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陈志文正记录裕固族牧人与祁连马鹿的互动。作为甘肃独有少数民族,裕固族人吟唱的千年民歌(国家级非遗)竟与匈牙利民谣旋律相似;其高领红缨服饰,更延续着古代草原民族的图腾密码。

“在肃南,每走十公里就是全新天地!”县委书记陆思东在节目中感叹。这里集冰川、草原、丹霞、戈壁于一身,裕固风情走廊串联起七彩丹霞、巴尔斯雪山(“东方阿尔卑斯”)和金塔寺高肉雕飞天,成就“微缩版甘肃”的极致景观。

随着“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的推进(2025年6月甘肃官宣),肃南正以创新体验重构文旅边界:

- 数字化石窟:马蹄寺试点AI虚拟洞窟,还原北魏彩塑的剥落金箔;

- 地质科考研学:游客持光谱仪破译岩石矿物成分,亲手拓印宋代飞天壁画;

- 星空夜宴:在骆驼城遗址辨识张骞时代的星图,佐以改良自唐代《酒经》的葡萄美酒。

> 学者纪连海镜头前感慨:“在赤壁丹崖下诵读《论语》,方知何为‘天人合一’。这片土地,藏着华夏文明最坚韧的根系。”

> 这个夏天,赴一场横跨1600年的文明对话——祁连山正以最斑斓的篇章,重写丝绸之路的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