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率雪崩!年轻人集体逃婚背后的真相竟如此残酷!

发布时间:2025-07-15 01:10  浏览量:3

你敢相信吗?

年轻人,正在集体逃婚!

根据民政部最新统计,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量仅为610.6万对,较2023年骤减157.4万对,降幅高达20.5%,直接回落到1988年的水平。

如此迅猛的下降态势,在全球婚姻数据统计中都极为罕见。

现在的年轻人面对婚姻,究竟在怕什么?

今天我就带你扒一扒,没年轻人集体逃婚的真相,究竟有多残酷!

年轻人为何都不愿结婚?

我曾经看过一个高赞的回答:不是不想,而是结不起!

根据民政部与中国社科院联合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农村地区结婚平均成本已攀升至33.04万元。

若以月薪4000元的农村青年为例,需连续工作约7年,且零消费,才能覆盖这笔支出,远超国际婚姻成本收入比警戒线。

当然,在城市结婚,也得扒一层皮。

据权威调研,超70%的城市适婚青年坦言,一套独立婚房就是横在婚姻路上的拦路虎。

根据贝壳研究院 2024 年第一季度的数据,郑州市区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达 15260 元 /㎡,一套 90㎡婚房总价约 137.34 万元。

按商业贷款 30 年、首付 30%、利率4.1% 计算。

首付需 41.2 万元,贷款 96.14 万元。

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每月需偿还 5537 元房贷。

这组数据对普通家庭意味着什么?

郑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 96288 元,折合月薪约 8024 元。

若夫妻双方月收入合计 16000 元,房贷支出占比达 34.6%;

若仅单方收入 8000 元,房贷占比直接突破 69%,远超国际通行的 30% 房贷警戒线。

而当最基础的婚姻成本还没有被消化,育儿开支又成为压垮年轻家庭的第二座大山。

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备孕到子女成年的全周期养育成本已达48.5万元。

如果要培养至本科毕业,这一数字将飙升至62.7万元,相当于2024年中国人均GDP的6.9倍。

远超美国的4.1倍,和日本的4.8倍。

什么,这么高的吗?

你不信是吧,来咱们简单算笔账,孩子0-3岁时是支出峰值。

仅奶粉、尿布、各种婴儿用品,每月固定开支就要超过2000元。

如果还要点上早教课程、医疗保健等费用等等,年均支出更是高达3.8万元。

仅孩子出生的头三年支出就累计超过了11万元。

义务教育阶段看似费用减免,但课外辅导、兴趣班等隐性支出年均1.5万元,九年合计13.5万元。

高中至大学阶段,学杂费、生活费叠加,每年平均支出4万元,7年就需要28万元。

所以当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相当于普通家庭15-20年的可支配收入总和。

这种经济压力正切实影响着年轻人是否结婚和生育的决策

有网友苦笑:

生个娃,等同又背了一套房贷,谁敢生?

所以说,年轻人不是对婚姻和孩子有什么偏见,而是被现实逼到了墙角。

而如果说经济是拦路虎,那性别比例失衡,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直接把我看傻了!

20-40岁,男性比女性整整多出了1752万!

这数字什么概念?

相当于一整个一线城市的人找不到对象!

这数据一摆出来,不少男同胞直接破防:原来我单着不是因为我菜,是老天爷开局就给我删号重练啊!

不过这是是表相而已,事情还远没有这么简单!

但看数据,好像是狼多肉少,女性直接成了婚恋市场的稀缺资源。

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了另一个角度:空间错配。

根据统计,目前国内的有60%的男性滞留农村,70%的女性集中于城市。

而且农村男性月均收入低于3000元的占比达47%,而城市女性择偶标准中,要求配偶月收入1万元以上的比例高达68%。

这种经济实力与要求的的悬殊,直接导致婚恋市场出现需求断层。

某头部婚恋平台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优质男,如果年收入30万+、本科以上学历人均收到求偶信息数量是普通男性的12倍,形成了一男难求的局面。

而农村相亲市场则呈现另一极端,部分县域适婚男性与女性比例达3:1,彩礼价格年均涨幅超15%,

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天价彩礼现象。

更加夸张的是,性别失衡严重的地区,彩礼也是均价年均涨幅达8.7%。

部分农村地区彩礼溢价超50%。

当年为了生儿子无所不用其极的那些父母。

哪能想到,三十年后自己精心埋下的种子,长成了让无数家庭头疼的参天光棍树。

不知道有多少小伙光相亲就相了几十回,最后还是没下文。

有人会说:城市未婚女性那么多,农村男性去城市发展就好了。

说的是简单,大家可以想想看,大城市对农村男性的包容度极低,他们没实力、没背景,如果想要留在大城市,还想要结婚的话,就需要有房有车有工作,哪那么容易呢?

正是如此,这也让现在的婚恋市场进入了死循环。

不仅如此,就连资本,也在婚恋市场各种搅浑水。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3 年婚恋综艺、社交平台广告砸了187 亿!

资本为了割韭菜,直接给婚恋市场定了套标准:年入百万只是入门券,市中心大平层才叫刚需。

更绝的是那些头部婚恋平台,活生生把找对象搞成了氪金游戏!

算法直接给用户分三六九等,充了钱的 VIP 用户就像开了外挂,曝光量是普通玩家的12 倍!

这哪是帮人找对象,分明是在搞婚恋资源拍卖会。

(不过按资本逻辑好像也没什么大问题)

以前说有情饮水饱,现在是没钱滚出去!

资本这波操作,直接把月老的红绳换成了明码标价的拍卖锤,把爱情搞成了一场富人的狂欢!

不仅资本这么玩,民间也是这么玩!

民政部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彩礼平均金额高达23.8万元。

最倒霉的是,好不容易娶进门的媳妇,很多拿了彩礼就跑路,男方落得人财两空的局面。

更夸张的是,某三线城市婚恋市场调研显示,有资本包装的高端相亲局中,女性用户为获取优质男性资源,单次付费中介服务费最高达15万元。

这种明码标价的婚恋交易,使得73%的普通男性被排挤出市场。

中国社科院研究表明,因彩礼借贷导致的农村家庭负债率从2018年的18%攀升至2023年的31%,其中28%的家庭出现债务违约。

商业婚介机构制造的稀缺性焦虑,直接导致城市单身女性群体中,35岁以上未婚率较十年前上升27个百分点。

所以卷不动的年轻人,只能躺平!

低欲望生活成主流

目前,年轻人低欲望的生活,已经成为主流。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2023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7.2%,而同期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5%。

这种3.3个百分点的增速差,在十年的时间维度上,形成了惊人的财富鸿沟。

以北京为例,2010年平均工资4844元/月,房价2.2万元/㎡;2023年平均工资涨至1.2万元/月,房价却飙升至6.5万元/㎡,工资涨幅仅为房价的68%。

年轻人已经很努力了,但是他们依旧追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就算拼了命,也无法给另一半一个稳定的家!

某联招聘《2024职场人工作时长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7%的劳动者日均工作时长突破10小时,其中23%长期处于996,甚至007的工作模式。

这种高强度工作直接压缩了个人生活空间。

再加上恋爱经济成本太高。

比如根据艾瑞咨询调研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单次约会平均支出达312元,包括餐饮187元和娱乐125元,节假日礼物红包支出突破800元,周年纪念日消费更是高达2100元。

若以每月2次约会、全年8个重要节日计算,年度恋爱直接成本约3.2万元,相当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3%。

这种时间和经济的双重挤压,年轻人不恋爱不结婚,也是有情可原。

不过话又说回来,婚还是要结的,孩子也是要生的。

为了改变目前年轻人困境,国家开始放大招,推出多个婚育政策刺激未婚的年轻人。

比如推出领证发钱,享受现金大礼包。

山西地区推出育儿津贴福利,只要生娃就领钱。

国家还把苗头对准了领证环节。

领结婚证,只需年轻人带着身份证,随时随地实现领证自由。

至于领离婚证,门槛倒是比之前提高了许多。

国家一直在努力,只是这些看似暖心的政策,却治标不治本。

有网友犀利吐槽:发2000块就想让我结婚?这连彩礼零头都不够。

是啊,生活和工作,已经消耗了年轻人大半想要恋爱的欲望。

尤其是见过太多快餐式恋爱之后,年轻人对于婚恋,好像更没有那么热衷。

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要强迫年轻人结婚生娃。

还是要想办法降低婚育成本、提高工资待遇。

还是那句话:

年轻人不是耗材、不是奴隶,更不是生育的机器。

只要各方面能力都能提高,让他们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何愁大家不愿结婚生娃呢?

《结婚登记数创下 1980 年以来最低纪录,如何看?怎么办?》南方 + 客户端 2025 年 2 月 12 日

《中国青年发展状况综合调查报告(2024)》中吴网 2025 年 4 月 1 日

《有效降低生育家庭成本和妇女负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王晓莉 2025 年 1 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