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能钠电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5-07-10 01:45  浏览量:1

01

天能展示多款钠离子电池

起点钠电关注到,近日,天能股份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说明了公司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目前最新进展情况。

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公司针对小动力和储能市场,成功研发出一款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的高性能层状氧化物钠电软包电芯。此外,公司还成功开发出首款能量密度95Wh/kg的聚阴离子钠电储能电芯,进一步丰富了钠离子电池产品矩阵,为公司在储能和小动力市场的布局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同时,公司首次公开展示了钠离子起停电池,以“高安全+低温快充”重新定义汽车起动电池标准,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该产品采用钠离子低温电解液技术,在极寒环境下表现突出,有效解决寒冷地区的启动难题;并且充电效率显著提升。

结合天能股份此前披露的信息来看,天能钠离子起停电池产品采用钠离子低温电解液技术,-40℃容量保持率超80%,极寒环境下表现突出,彻底解决寒冷地区的启动难题。10分钟充电至80%,起停循环达100000次以上,快充效率高。

资料显示,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新能源电池行业领军企业,也是中国电动轻型车电池的龙头企业。公司于2021年1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证券代码688819.SH)。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铅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协同发展及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材料电池储备发展的电池产品体系。现已成为以电动轻型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业务为主,集电动特种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起动启停电池、3C电池等多品类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内电池行业领先企业。

2024年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50.42亿元,同比下降 5.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5亿元,同比下降32.54%。其中,铅蓄电池销售收入418.35亿元,同比下降5.79%,依旧是公司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天能股份也在年报中提到,2024年,公司铅蓄电池业务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行业政策迟迟未落地,下游需求受到抑制,主要原材料铅价格出现异常波动等诸多不利因素。

同时,天能股份也在坚持深化改革,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技术研发。据天能股份透露,截至目前,公司已在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核心专利。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得了3592项专利,其中有16项专利荣获了国家级、省级的专利奖项,9项发明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02

天能股份的钠电布局

在钠离子电池方面,据起点钠电了解,天能股份高度重视钠电业务发展。早在2020年,就已经开始对钠离子电池技术进行跟踪和试验,加速推进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发展战略落地。

2022年,天能股份在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出资设立浙江天能钠电科技有限公司,并于2023年5月,向天能钠电增资1200万,用于“天能钠离子电池试验线技术改造项目”实施。该次增资完成后,浙江天能钠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变更至6200万元。

2023年上半年,天能股份还正式发布了新一代钠离子电池产品天钠T1系列模组,完成对多家一线二轮车企的送样,并积极开展相关验证工作。后又于2024年推出天钠T2电池等多款钠电产品,并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开发了钠电国标车用模组45V10Ah、45V20Ah,重卡驻车电池模组24V135Ah,电摩电池模组66V23Ah,家储48V50Ah等多款产品。

2024年7月,天能电池集团还在长兴县备案了年产2GWh高安全宽温域钠离子电动自行车电池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3亿元,预计2027年8月建成。

另外,基于天能股份董事长张天任控制的企业安徽鑫钠,天能股份还将业务触角伸向了钠离子电池上级材料领域,拟在马鞍山市和县经济开发区浦和产业园投建新型电池材料研究院及中试量产项目。

项目计划建设两条产线及两条窑炉,层氧正极材料及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各1条生产线,并建设配套研究院及相应的公辅设施,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5000吨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规模。根据规划,安徽鑫钠还将计划二期建设2万吨/年正极材料,建设期2025年2月-2025年12月;三期建设7.5万吨/年正极材料,建设期2026年2月-2026年12月,合计总产能10万吨。

03

钠电发展前景广阔

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安全性高、低温性能好、快充性能优异等优势,能够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如在储能领域,其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使其成为替代传统储能技术的重要选择;在电动车辆方面,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低成本的优势使其有望成为电动汽车市场的重要竞争力。

结合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来看,2024年全球钠电池市场规模约为3.6GWh,同比增长260%,预计2025年钠电池在储能、轻型动力、大动力等各个领域依然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全年全球钠电池出货规模增长有望达到23.1GWh,同比增长542%。

乐观来看,尽管目前钠离子电池还处于产业化初期,但随着市场需求扩大,叠加政策推动等利好因素,钠离子电池商业化将加速落地,未来将有机会作为其他品类新能源电池的有效补充,发展前景可期。

此外,据起点钠电不完全梳理,随着钠离子电池的兴起,以及“铅换锂”浪潮的出现,目前,除了前文提到的天能,还有旭派、超威、猛狮、南都电源、双登集团、雄韬股份、奥冠集团、风帆、巨江电源、圣阳电源、骆驼集团等不少铅酸电池企业开始将业务触角伸向锂电、钠电、固态电池等电池技术,以适应能源变革的趋势。

在钠离子电池技术及应用进展方面,超威、天能等已经实现钠电产品在两轮车上的测试应用;南都电源则面向轻型动力和储能市场开发了20Ah和240Ah钠离子电池;双登科研团队也历经3年研发成功并量产钠离子储能电池,另外,双登股份48V通信基站钠电系统已在安徽、青海、西藏及甘肃等多个地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