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闻疑云》(二十三)—卓力克:蒙旗女王与“西公旗血案”(5)
发布时间:2025-07-09 00:19 浏览量:1
日本投降后,奇俊峰胜利归来,也有些踌躇满志。
1946年秋末,奇俊峰一行从包头回到王府,准备召开抗战胜利后的第一次楚格拉大会和那达慕大会。
听到这个消息,全旗牧民闻讯后无不欢欣鼓舞,都想看一看女札萨克、女司令和小王爷的英姿。到会的有台吉、官员、喇嘛、军人和众多的牧民,约有1000多人。
在会上,奇俊峰发布了由李隽卿草拟的“告全旗人民书”:
一、废除“乌拉”制度,今后不论王府、旗政府、台吉贵族,均不得无偿使用奴才,雇用牧民要合理付给工钱;
二、逐步推行民主政治,今后各苏木达要由牧民推选,呈报札萨克任命;
三、响应国民政府号召,开展“新生活运动”,牧民妇女改变所梳的链锤头式,一律剪成短发。
对于这三项通告,反映不一,贫苦牧民很高兴,台吉和基层士官则表示不满,特别是强令剪掉妇女传统发式,则更引起广泛的不满。
那达慕大会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就连姑母诺月朋也非常生气,责怪我二姐不与她商量就宣布什么民主新政,破坏了蒙古族的老传统。接着,她又痛骂李隽卿不尊重蒙古人的章法和风俗习惯,胡作非为,招惹是非。
确实也就是因为这些,给反对奇俊峰的人以可乘之机,给乌拉特前旗埋下了祸根。
1947年7月25日的《中央日报》上登载了一条醒目的新闻:
“乌盟西公旗血案。女王奇俊峰及幼子被杀,凶手系保安团长郝游龙。”
我是在南京政大法政系毕业后,在上海候船返回归绥期间,看到这条消息的,当时惊得我目瞪口呆,悲痛万分。
8月13日回到归绥,我从多方面了解了二姐被杀害的原因及经过。
抗战胜利后,额宝斋虽然表面上诚惶诚恐,但他内心里极端仇恨奇俊峰母子,一直窥测时机,蓄谋东山再起。
他看到郝游龙很为奇俊峰所倚重,就把自己的孙女嫁给郝游龙,还怂恿郝游龙求奇俊峰提郝为参谋长。
郝游龙本是个抢劫民财,奸淫妇女,无恶不作的兵痞流氓。本来,他的父亲三令豹是被额宝斋流放致死的,可是他忘了杀父之仇,娶了额的孙女,倒在额的一边。
他听了额的话,在黄楚三走后不久,便向奇俊峰提出要补参谋长的缺,还让他的母亲满都尔玛出面求情。
奇俊峰和诺月朋及李隽卿商量,认为郝游龙是抗战后期才到后套,和几位老团长比较,毕竟资历浅,难孚众望,因此没有满足他的要求。
这一下子就引起郝游龙的不满,他尤其恼恨李隽卿,为了另谋出路、打击报复,就到归绥市投靠了国民党绥远省调查统计室特务头子张庆恩,当了中统特务,并且向张庆恩讲了李隽卿许多坏话。
郝游龙得知“告全旗人民书”是出自李隽卿之手,于是立即到归绥市,向在那里的张庆恩做了详细汇报。
不久,国民党绥远省党部就委派中统特务贺守忠(伪札萨克阿木尔莎那的妻兄)为乌拉特前旗旗党部书记长,以便暗中监视李隽卿。
额宝斋看到“告全旗人民书”遭到一些人不满,认为这是可乘之机。他把贺守忠、郝游龙找到包头密谋策划,认为首先要除掉李隽卿,斩断奇俊峰的臂膀。
郝游龙还谈到1937年冬奇俊峰会见共产党人于占彪的情况,认为李隽卿很可能是于占彪派在奇俊峰身边的共产党。
于是,额宝斋让贺守忠、郝游龙到归绥市向张庆恩报告,就说李隽卿是共产党。
当时,蒋介石已发动全面反共内战,张庆恩听了郝游龙的报告,立即在包头扣捕了李隽卿,关押在归绥市绥远省监狱,罪名是共产党嫌疑分子。
奇俊峰当时如雷轰顶,不知所措。还是诺月朋沉得住气,当即和奇俊峰去归绥市找耿正模(妹夫)想办法营救。
耿正模当时任国民党绥远省党部委员兼绥远省参议会秘书长,对张庆恩扣捕李隽卿的原因完全明白,就是不愿说出真相。
不过,他也给奇俊峰出了个主意,第一步要花钱买通张庆恩不要把李隽卿解走,如果解到外地,李的性命一定保不住;第二步要花钱托人向当时任绥远省主席的董其武求情,把李隽卿保释出来。
于是,奇俊峰就让耿正模给张庆恩送去3000块银圆,给省党部秘书长苏寿余送去1000块银圆。
此外,奇俊峰又陆续给潘秀仁(省党部主任委员、建设厅厅长)、张遐民(财政厅厅长)等绥远政界头面人物各送去1000块银圆,请他们向董主席说情。
经奇俊峰半年多的奔走活动,最后由张庆恩请示董其武主席同意,将李隽卿“驱逐出境”。
所谓驱逐出境,就是将李隽卿从监狱提出来,由两个特务押解上火车送到北平,并当面警告李隽卿:
永远不许再回绥远省,否则再被抓住,定杀不赦。
李隽卿上火车时,奇俊峰前去送行,并送给他很多生活费。
李隽卿到北平不久,给奇俊峰写来了一封信,让她去北平找崔载之联系,然后一同去东北解放区。
可是,李隽卿的信被驻归绥市邮电局的特务拆开看了,立即报告给张庆恩,张庆恩和潘秀仁又转报中央调查统计局,他们接到的复电指令是:
如果奇俊峰出走,就马上把她干掉。
于是,张庆恩下令贺守忠和郝游龙严密监视奇俊峰。
奇俊峰接到信后,决心要去北平,就对诺月朋说,她想去北平戒鸦片烟,让她在归绥等她,她回旗拿些穿戴,安排一下旗务。
诺月朋因为李隽卿的事对奇俊峰很有意见,无论奇俊峰和她说什么,她都不搭茬儿。
于是,奇俊峰就领着奇法武回到王府,安排好王府事务,又召集士官们开会,说她去归绥看病,要他们努力管好旗务。
奇俊峰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在王府约住了20余日,1947年7月14日,奇俊峰领着奇法武坐上轿车,带着焦贵喜为首的24名护兵前往包头。
对奇俊峰母子的活动,郝游龙是了如指掌的,他在奇俊峰去包头的必经之地——乌兰计埋伏了一个连的兵力,以便乘机下手谋杀。
位于乌兰察布卓资山旁的一条驿路 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当他看到焦贵喜等人都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时,未敢轻举妄动,假意热情接待,让奇俊峰等人住在乌兰计郝游龙的家中。
第二天清早,刚吃完早饭,他听到院子里有人高喊:“缴枪不杀!”
于是,奇俊峰就走出门外,看见焦贵喜等人卧在地上准备开火。她不清楚出了什么事,连忙高声制止说:
“自己人不要动武,有话好好说!”
这时,郝游龙走过来说:
“误会!误会!请司令上车,我送你去包头。”
结果,奇俊峰的轿车刚出院门,焦贵喜等人就被缴了械。
随后,郝游龙将奇俊峰母子转移到乌拉山德力格尔沟宝格岱庙,关在巴图巴雅尔的小院内。
此时,奇俊峰已知郝游龙要下毒手,凶多吉少。趁混乱之际,她找了一个小喇嘛,让他赶快到包头给温永栋市长捎口信,请快来解救。
温市长及时派包头市警备司令部参谋长温靖国去解决此事,温参谋长到了宝格岱庙,郝游龙装出一脸笑容说:
“其实没什么事,只不过发生了一些误会,一两天我就把奇司令护送到包头。”
第二天,温靖国就回包头了。郝游龙和额宝斋等人怕事有变,便在1947年7月20日的早上,趁奇俊峰出屋解手之时,指使凶手田小三朝奇俊峰背后连开两枪,奇当即倒地毙命。
接着,田小三又闯进屋里,从佛龛下拉出奇法武,不容分说,当头一枪将其打死。
凶手田小三是郝游龙用带驹的骒马一匹、轿车两辆、现洋两千块雇用的。
著名的蒙旗女札萨克、女司令奇俊峰就这样惨遭杀害,被害时年仅32岁,奇法武才是10岁的孩子。
事发后,郝游龙和额宝斋装作刚听到消息,和国民党专员贺守忠赶到案发现场,检视奇俊峰血肉模糊的尸体。
贺守忠提出要抓捕凶手,田小山立刻跳出来挥舞着手枪威胁。贺守忠见势不妙,立刻改口任命郝游龙全权代理乌拉特前旗保安司令。
于是,郝游龙派人去旗政府所在地通知此事,旗政府官员以郝游龙擅自兵变为由,拒绝接纳,并向全国通电报告惨案。
接着,郝游龙带着大队人马和奇俊峰等人的尸体赶回乌拉特前旗,包围了旗政府。郝游龙将奇俊峰的尸体倒吊在旗政府门前示众,并亲手割下奇俊峰的人头,掷入旗政府大院内。
见到奇俊峰血淋淋的首级,旗政府内留守人员军心崩溃,郝游龙趁势攻下旗政府,掌握了乌拉特前旗大权。奇俊峰母子二人的尸体被草草埋葬在宝格岱庙南的河槽里。
我回到归绥后,曾陪同姑母诺月朋两次求见董其武主席,还陪母亲拜见荣祥总管,也找过绥远省蒙旗福利委员会主任胡风山,但对这样一件轰动全省、骇人听闻的案件,竟无人过问,不了了之。
胡风山曾透露:
奇俊峰之死是有政治背景的。上面认为李隽卿是共产党,而奇俊峰重用李隽卿,因此,他无能为力。
而且,杀害奇俊峰的凶手却个个飞黄腾达:郝游龙通过张庆恩的关系,被任命为乌拉特前旗保安司令;额宝斋买通蒙藏委员会和乌盟盟长,又任命阿木尔莎那为西公旗札萨克,他自己又重任大协理。
他们掌权后,将原来的士官全部解职回家,而日伪时期的士官们又都上了台。可是,乌拉特前旗的人民,是非常怀念他们的女札萨克和小阿哥。在前旗广为流传着这样一首歌,歌词这样写道:
松柏丛生的乌拉山哟,谁料到你会被烧尽。抗日八年的女英雄哟,竟遭到油葫芦的暗算。活蹦乱跳的小马驹哟,谁看了都喜欢。聪明过人的小阿哥哟,却被魔鬼夺去了生命。
郝游龙等一伙,虽然有后台为他们撑腰,但承受不了旗内外强大舆论的压力,迫不得已对奇俊峰母子的后事做出一些让步。
很快,他们把奇俊峰母子的尸体,从宝格岱庙南河槽中挖出来,迁至三印河头埋葬;赔偿牛、马、羊、骆驼,为诺月朋安排生活,并归还奇俊峰生前的头戴、黄金、现洋等钱物。
但是,血海深仇,岂能以金钱所移,姑母痛骂来人,一口回绝。
1946年,奇安庆从成都中央军校毕业,回达拉特旗当了保安副司令,诺月朋不敢回西商居住。
新中国成立后,西商不再给送钱送物,她的生活很清苦,后来搬到舍力图召西仓一间小屋居住,1950年四五月间病逝。
我父亲为了推翻封建王公制度,建立民主政权而献出了生命;我二姐奇俊峰坚持民族大义,追求进步思想,最后也被特务杀害。他们都是为追求真理而死,每想起来,心中至为难过。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正义之举已得到历史和世人所承认,可以安息,尤其是郝游龙等人已受到人民的惩处,更可慰二姐于九泉之下。
1951年3月16日,郝游龙和田小山在张家口被内蒙古公安厅逮捕,两人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押回绥远省关押,5月1日,乌拉特前旗人民政府将郝游龙、田小山押至哈拉汗补隆,经公审后被执行枪决。
怀念之余,心情总有些沉重之感。在奇俊峰死后,郝游龙为了对付旗内外舆论指责,花重金买通了《包头日报》社的一个记者,在1947年10月间发表连载小说,诬蔑奇俊峰与李隽卿“私通”,纵容李隽卿横行霸道,欺压群众,引起公愤,公推郝游龙处死奇俊峰母子。
这本是恶意中伤,为郝游龙开脱,不足为奇。可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一些同志所写的小说和史料中依然以讹传讹,有悖事实,使人深感遗憾。
我和奇俊峰是同胞姐弟,对她的一生,了解最为翔实,写下这篇回忆文章,还历史本来面目,以慰二姐奇俊峰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