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大佬跑路?前绿城董事长套现两千多万,想出国却在机场被劝返

发布时间:2025-07-08 19:33  浏览量:1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和尚捞到钱把庙扔了。”

2025年5月的某个下午,曾经掌控千亿房企的前地产大佬张亚东,如今却在香港机场被拦下了。

他本想飞往加拿大,但是工作人员几经交涉,最终还是将他带走,说得好听点是将其劝返。

昔日风光无限的商界强人,才刚刚在2个月前宣布了辞职,他到底做了什么,才会被机场拦下呢?

时间倒回两个月,一切毫无征兆。

2025年3月21日,刚满57岁的张亚东突然宣布辞去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等所有职务。

消息一出,地产圈为之震动。

绿城的公告写得轻描淡写,“工作安排变动”,仿佛只是换个办公室,市场一度以为,这位干将是要另谋高就,开启人生的下一段辉煌。

可机场这一幕,无情地戳破了“金盆洗手”的美好想象。

这不像是一场体面的告别,反倒更像一盘棋局终了,败者仓皇离席。

张亚东不是草莽出身的民营老板,他的履历金光闪闪,带着浓厚的体制烙印

他从大连市城建系统的基层科员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官至大连副市长,最后坐上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的位子。

这是一条典型的官员晋升之路。

2016年,仕途受挫,未能连任常委,张亚东没有消沉,而是做出了一个惊人的选择:转身下海

他进入了央企中交集团旗下的中国城乡建设。

他身上的体制经验、人脉资源和强大的执行力,正是中交集团最看重的东西。

当时的中交,刚刚成为绿城中国的第一大股东,正为一个难题头疼。

绿城,宋卫平一手创立的理想主义样本,以近乎偏执的品质追求闻名。

项目慢慢打磨,不怕慢,只要好,这种情怀让绿城的产品备受追捧,但也带来了高成本、慢周转的弊病,一度把公司拖到资金链断裂的边缘。

中交需要一个强人,一个能把绿城这艘雅致的帆船,改造成一艘能打硬仗的战舰。

2018年,他们选中了张亚东。

他让绿城快速发展

张亚东没让大股东失望,他上任后,绿城的画风突变。

他彻底颠覆了宋卫平“慢工出细活”的哲学,换上了“高周转、高杠杆、规模至上”的引擎。

他曾公开表示,要把绿城的开发周期压缩到一年内,资金效率翻倍。

这套打法在市场上升期,效果立竿见影。

从2019年到2021年,绿城的销售额像坐上了火箭,从两千亿出头一路冲到三千五百亿,行业排名从第17位杀进前7。

张亚东意气风发,喊出了2025年冲击6400亿的豪言,要让绿城稳坐“三个前十”。

他错了吗?

从做大规模的角度,他没错,但危险的种子,也在疯狂中埋下。

即便在“三道红线”政策出台,整个行业都在降速减负的时候,张亚东依然反其道而行之。

他挥舞着数百亿资金,在北京、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高价抢地,拿下多个“地王”。

结果是,绿城的规模上去了,负债也跟着冲破了4000亿大关。

更要命的是,公司的利润被严重侵蚀。

曾经引以为傲的毛利率,从2019年的近25%,断崖式下跌到2023年的13%出头。

里子,越来越薄了。

私人钱包越来越鼓

如果只是牺牲利润换规模,或许中交还能忍,但天平的另一端,是张亚东自己鼓起来的腰包。

绿城财报显示,他坐上主席位置后,年薪年年过千万,2022年更是高达1234.5万元。

一边是个人拿走千万高薪,另一边是公司归属股东的净利润,从2019年的近25亿,一路暴跌至2023年的15.5亿,几乎腰斩。

这笔账,大股东中交集团算得比谁都清楚。

自己派来的“管家”,非但没给主家赚到钱,反而把主家的粮仓越掏越空,这怎么能忍?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一场未遂的“宫斗”。

据说,张亚东并不满足于当一个“职业经理人”。

他被指试图联合当时绿城的第二大股东九龙仓,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以此稀释第一大股东中交的股权。

这一招,等于想把东家踢出局,此举彻底激怒了中交。

2024年底,一场“友好”而“激烈”的磋商后,二股东九龙仓选择退让。

失去了盟友的张亚东,在这场权力棋局中彻底出局,他黯然辞职后,坊间还传出他一手提拔的董秘尚书臣、党委书记李森等人也“失联”了。

这似乎印证了,那不是一次和平交接,而是一场残酷的清洗。

张亚东的离开,标志着“张亚东时代”的终结,也意味着中交集团对绿城的“全面接管”正式开始。

接替他的是刘成云,一位在中交体系内干了三十多年的“纯血老中交人”。

这次换帅,背后是中央巡视组对中交“控股不控权”的批评和整改要求,大股东,终于要亲自下场了。

未来的绿城会怎样?恐怕很难再有狂飙的机会。

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是,中交集团正在内部整合房地产业务,其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中交地产,2025年初自曝亏损53亿,面临被剥离的命运。

接盘的,很可能就是绿城。

一个不善地产开发的中交,要如何给绿城输血?背上新包袱的绿城,是继续冲规模,还是回归品质?

一切都是未知数。

所幸,绿城精神的火种还在。

2025年初,绿城的创始人宋卫平,带着绿城服务的高管们,去许昌考察胖东来。

他想把胖东来那种“掏心窝子”的服务和产品精神,重新注入绿城的血液。

这似乎是一个信号。

在经历了资本的狂飙和权力的游戏后,绿城或许有机会,重新回到那个把它推向神坛的起点——做好产品。

张亚东的故事,是一声时代的警钟,也是一出关于野心、资本与权力的经典戏码,落幕时分外寂寥。

你怎么看张亚东的事情?

参考资料:

2025-07-01 14:13·澎湃新闻溢价超54%!绿城中国6.645亿元竞得武汉江岸区宅地,成武汉单价第二贵宅地

2025-06-25 21:50·21世纪经济报道抛出千亿去库存解题思路,绿城保持“战时状态”

2025-04-02 16:56·第一财经绿城中国净利润腰斩,中交系刘成云空降能否破局?

2025-03-27 14:16·中国房地产报大股东“中交系”意图强管控?绿城中国突发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