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阜平迎来“最炫村超风”——2025村超全国赛(河北赛区)暨保定市超级足球联赛开赛侧记

发布时间:2025-07-07 19:07  浏览量:1

革命老区阜平迎来“最炫村超风”

——2025村超全国赛(河北赛区)暨保定市超级足球联赛开赛侧记

□保定日报记者 刘芳 刘向真

7月5日晚,2025村超全国赛(河北赛区)暨保定市超级足球联赛在阜平这片红色福地开赛。

比赛现场。 保定日报记者 尹懋臻 摄

贵州村超来到革命老区阜平,以“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为主题,带来一场充满活力与热情的体育文化交流盛会——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夜晚的阜平县职教中心体育场灯火通明,那句享誉大江南北的文旅口号在球场上空久久回荡。

当奥运冠军钱红将主火炬点燃,火焰腾空而起的刹那,全场爆发出震耳的欢呼。万余观众挥舞着双手,有人高呼:“村超,我们来了!”

球赛还未开始,场上已然欢腾。

一个男孩从人群中跃出,开始街舞表演。紧接着,两个、三个、五个……联盟西路小学四年级学生睿睿在音乐鼓点中完成一连串地板动作,引得观众阵阵掌声和喝彩。

“教练说,街舞和踢球一样,练够1000次才能更帅。”场边,他的父亲挤在人群中举着手机全程录像:“孩子能参加村超表演,特别高兴。”

跑道上,青蛙玩偶跟随音乐扭动着身体,卡皮巴拉和龙猫虽然笨硕,却也踮着小脚轻跳,拉布布捂着嘴露出羞涩的表情……

当主持人宣布各方阵入场时,现场万余名观众自发起身鼓掌,欢呼声如潮水般漫过球场。球队方阵精神抖擞地步入会场,各个昂扬向上。

“是骆驼湾的乡亲!”人群中有人认出了方阵里的熟悉面孔,立刻掏出手机录像,孩子们兴奋地挥舞国旗。

抗日模范根据地方阵和乡村振兴展示方阵格外引人注目。红色精神通过激昂的鼓点传递,重现了阜平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革命故事,让人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舞龙、舞狮、罗峪擎歌等节目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展现着阜平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跑道边上,来看村超的当地村民跟身边的观众激动地介绍:“阜平的山美得咧,水甜得咧,乡亲们热情得咧!”

现场美食投喂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美食方阵带来两地的特色美食,每一口都充满了浓浓的地域风情。侗族小哥热情地将牛瘪塞进前排小朋友嘴里:“快尝尝我们的硬通货!”大家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交流着两地的饮食文化,欢声笑语中还有混着南腔北调的赞叹。

欢笑声中,钱红感慨:“正是有了国家的培养和浓厚的氛围,才让我们能在体育场上奋力拼搏,为国家、为家乡、为自己争得荣誉。每次参与家乡赛事活动都让人充满期冀,希望能把自己身上的体育力量传递给大家,也希望更多人爱上体育运动。”

“快看!侗族姑娘的银饰在闪光!”

“这边的小朋友唱得真好!”

当侗族大歌遇上太行童声,当黔东南的银饰碰撞阜平的红绸,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盛宴在这里激情上演。

侗族歌手们用侗语,孩子们用普通话,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观众不由自主地跟着合唱,只见整个体育馆已经变成了一片歌声的海洋。这跨越地域的歌声交融,不仅是音乐的碰撞,更是情感的共鸣。

“虽然两地的文化有着不同,可人们脸上呈现的精气神和幸福感却是一样的。”贵州村超节目主持人余彩虹说,阜平、榕江都很美,也希望河北人来贵州走走看看。

台上台下挥舞的国旗,是贵州青山与河北沃土共绘的家国画卷,更是东西部携手奔小康的生动注脚:同唱一首歌,共筑中国梦,这跨越千里的合声,正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新时代的春风里绚烂绽放。

“像今晚这样,足球原本就该是所有人的游戏。”来自北京的游客宋陌打趣道,“听说全国人民周末都要到河北,我们也来转转,巧的是还碰上了村超。今天正好让孩子看看,足球不全是输赢,还可以是乡亲们的节日。”

随着一声清脆的哨响,阜平骆驼湾足球队与贵州村超扒王村队的友谊赛正式开始。

球员们在球场上奔跑、传球、射门,尽情展现着自己的球技和风采。他们的汗水在灯光下闪烁,每一个精彩的瞬间都引发观众的阵阵欢呼和掌声。

现场的气氛紧张而热烈,观众的心随着足球的滚动而起伏。无论是球员们的精彩表现,还是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都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为每一个进球欢呼,为每一次精彩的扑救鼓掌,完全沉浸在这场足球的狂欢之中。终场哨响,比分定格在2:2。

比赛结束,欢乐不止。

在主持人的倡议下,所有人在场内聚拢,贵州村民们教大家跳起了简单的侗族舞,欢快的节奏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同样的笑容。

“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这场比赛的主题,也是所有人追求更好生活的希冀。这场跨越地域的邀约,让“一起玩耍,一起欢乐”的愿望跟随每一位不舍归家的朋友,在绿茵场上放声歌唱、轻舞飞扬。

一场超越胜负的欢聚

□刘芳

体育场的灯光划破太行山麓的夜空,万余人的欢呼声在群山间回荡。7月5日晚,2025村超全国赛河北赛区在阜平县拉开帷幕。

这场看似普通的草根足球赛,却演绎着中国乡村最生动的当代叙事。在这里,足球不再只是竞技,而成为连接城乡、融汇古今、农文旅体融合的独特纽带。

站在阜平县职教中心体育场的看台上,望着山峦轮廓下欢呼的人群,贵州村超球员那句朴实的感慨言犹在耳:“咱们踢的不是球,是高兴。”在这场赛事里,足球更像一把钥匙——它打开了城乡对话的闸门,拧动了文旅消费的引擎,甚至撬动了乡村久违的集体热情与凝聚力。

最动人的并非赛场上的激烈拼抢,而是看台缝隙里的烟火与人情。

北京来的父子为侗族大歌鼓掌,卖大饼卷肉的阜平大妈和贵州小姑娘互加微信,孩子们在场边模仿球员的精彩动作……这些场景让人恍然:体育赛事本可以如此“不专业”,却又如此鲜活。

2:2踢平,当骆驼湾球员与贵州村超代表队握手言和,那份毫无修饰的善意,恰是“村超”魅力的核心——它用最原始的运动快乐,消解了竞技的对抗与紧张。

赛事设计者的智慧藏在细节里。非遗表演与卡通cosplay同台,革命老区与网红经济共舞。这种“混搭”不仅不违和,还精准击中了当代人对“真诚感”与“仪式感”的双重渴求。

离场时,几个孩子用矿泉水瓶当球踢,在一处小小的空地奔跑。或许很多年后,他们会忘记今晚的比赛,但一定记得这个夏天——足球曾让他们的家乡如此耀眼。这场“一起玩耍的邀约”,终将成为足球与乡村的融合里,一个明亮而有力的标点。

这天,大家挤在一起看球,看彼此的欢腾,看远方的来客,看素不相识的击掌相庆……在那陌生到熟络的瞬间,南北的欢乐如出一辙,一如温暖的人间烟火。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