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推庾信,该怎么吊唁他?

发布时间:2025-07-07 18:07  浏览量:1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听说搞史同的喜欢上坟,那么如何给一个找不到墓的人上坟?今年是独眼龙萧绎被杀1470周年,因此也是庾信被迫羁留北方的1470周年。庾信作为一位历史上罕见的“衣冠北渡”的大文学家,一生留下诸多名篇,粉丝也不少,但与他有关的实物遗存却不多,主要分两种。相对容易寻找的当然是他创作的碑铭。庾信入关后,北周公卿皆以请他撰写墓志(以及神道碑)为荣,而北周都城就在长安,大家都葬在附近,所以慢慢开盲盒就行了。西安及周边地区开出的北周墓葬里有很多刻石都能跟历史记载对上号,其中故事最丰富的当属咸阳博物院的豆卢恩碑(p2),其碑身1919年出土,被于右任誉为北碑“三绝”之一,而直到一百年后的2019年空港新城发掘豆卢恩家族墓园(p3)*才找到碑首与碑座(p4)。这是现存唯一由庾信撰文的碑。除此以外,固原博物馆的田弘墓志(p6),碑林的步六孤须蜜多墓志(p7),还有2020年长安区刚挖出的陆逞墓志(p8)也都是虞信的手笔。 *豆卢恩四子豆卢整的墓里还出土了罕见的酒神图驮囊陶骆驼(p5),在陕考博常展,目前全国仅有三件。 第二种则是后人书写的庾信文章。最著名的是褚遂良摹《枯树赋》(p9),它的价值不止因为书写者身份,还在于它是已知最接近庾信去世时间的书法,所以褚遂良有概率亲眼见过庾信的作品并学习其风格——据说庾信擅长行书与草书。不过原帖早已不存,只流传双钩刻本,目前能见到的非纸质实物似乎只有王世贞照着双钩本刻的碑,应该是在太仓弇山园。此外还有一篇《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并序》,因自然原因消失了,现存碑为嘉靖年间重刻(p10),在麦积山瑞应寺。有趣的是,重刻碑破成这样是因为1932年庙里的柏树倒下来把它砸断了。此树婆娑,生意尽矣!不知是不是庾信的抱怨隔着一千三百年落到了树上。此外,非要凑的话还可以去看看西南联大纪念碑(p11)。“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庾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冯友兰先生写的碑文里这段我非常喜欢……也算是让庾信有点参与感,对吧。#历史同人 #史同 #庾信 #哀江南赋 #考古 #文物 #科普 #与历史对话 #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