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透露欧洲多国求助电话,绕过特朗普,前总统影响力超现任?
发布时间:2025-07-06 19:58 浏览量:1
7月2日,加州圣迭戈,82岁的拜登开口就爆了个大料。
这个下台半年的老头,竟然成了欧洲各国领导人的"救命稻草",现在坐在白宫里的那位反倒没人搭理。
欧洲咋就不信特朗普了?拜登这么一搞会出啥后果?
法国总统马克龙的电话、德国总理朔尔茨的求助、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的抱怨,这些欧洲大佬们最近都有个共同点——绕过特朗普,直接给拜登打电话。
这事儿听起来就像政治圈的"连续剧"。一个已经卸任的前总统,居然比现任白宫主人还受欢迎,这在美国政治史上可是头一回。拜登在圣迭戈的那场演讲中透露,最近几个月他接到的欧洲领导人电话,比某些现任国务卿接到的还多。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电话的内容基本都是一个调调:特朗普太绝情了,欧洲扛不住了,拜登你得管管。面对这些跨越大西洋的"哭诉",老拜登倒是很有分寸,他的回应简单明确:"我没有直接介入,但我会提供建议。"
这话听起来客气,实际上意味深长。一个前总统,在国际舞台上仍能呼风唤雨,这本身就是对现任总统权威的无声挑战。想想看,如果你是特朗普,看到昔日的政敌在国际上比自己还吃香,心里会是啥滋味?
不过,这出戏背后的原因可不简单。欧洲人为啥宁可找个"过气"的前总统,也不愿意跟现任白宫主人好好谈?答案就藏在特朗普这一年多的"神操作"里。
特朗普这一年多干的事儿,简直是把朋友当敌人打。最狠的一招,就是那个"全球关税大棒",一挥手就要对100多个国家征收最高70%的惩罚性关税。
按理说,德国、法国、意大利这些老铁,好歹也算美国几十年的铁杆盟友,特朗普怎么着也得给点面子吧?结果人家连眼皮都不眨一下,该征税征税,该威胁威胁。德国汽车、法国奢侈品、意大利机械,统统不放过。
更绝的是俄乌问题。拜登时期,美欧联手支援乌克兰,虽然效果有限,但好歹大家还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特朗普一上台,画风立马变了:推动俄乌停火,跟普京套近乎,把欧洲盟友踢出谈判桌。
欧洲国家那个憋屈啊,想想都替他们心疼。花了两年多时间、数千亿欧元支援乌克兰,结果连个"过场戏"都没机会上台。更讽刺的是,特朗普一边逼着泽连斯基交出稀土资源,一边还要求欧洲继续"出血"支援。这买卖,换谁都不愿意干。
最让欧洲人看不懂的,是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一边关闭国际开发署、削减对外援助,一边却要花3.3万亿搞国内建设。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马斯克辛辛苦苦帮他省了2000亿,转头就被这个法案给"败光"了。
说起来,这种局面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特朗普的逻辑很简单:管你是不是盟友,先把美国利益最大化再说。可问题是,国际关系不是做生意,今天翻脸明天还想握手言和,哪有那么容易?
拜登喜欢拉帮结派,特朗普偏爱单打独斗,这两套玩法从根儿上就是水火不容。
回想拜登执政那四年,虽然也有争议,但好歹还讲点"江湖规矩"。北约扩员、联合军援、多边协调,一套组合拳下来,欧洲盟友虽然累,但心里踏实。芬兰、瑞典顺利入伙北约,俄乌冲突后的军援体系也建立起来了。
最关键的是,拜登懂得"给面子"这个道理。即便是主导政策,也会跟盟友商量商量,至少让人家觉得自己还是个"合伙人",而不是"打工仔"。
特朗普就不一样了。在他眼里,国际关系就是零和博弈,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北约?占美国便宜的"吸血鬼"。欧盟?贸易上的竞争对手。盟友?不存在的,只有利益交换。
这种思维差异,体现在具体政策上就是天壤之别。拜登会说:"我们一起商量怎么对付俄罗斯。"特朗普会说:"你们军费不够5%,就别指望美国保护。"一个是商量,一个是威胁,高下立判。
更要命的是,特朗普还有个毛病——翻脸比翻书还快。今天还在G7峰会上握手言欢,明天就能宣布退出某个协议。欧洲人被搞得神经兜兜,根本不知道这位"老大"下一步要干啥。
你说这俩人的想法,哪个更靠谱?从欧洲人的反应来看,答案已经很明显了。他们宁可给一个82岁的前总统打电话诉苦,也不愿意跟现任总统推心置腹,这本身就说明了一切。
眼下这个僵局,谁都不好过。特朗普看着欧洲人"叛变",心里肯定不爽;欧洲人夹在中间,进退两难;拜登虽然风光,但毕竟人老病重,能帮多少还是个问号。
别指望欧洲还会傻等美国施舍,这回他们算是长记性了,从马克龙到朔尔茨,从意大利到波兰,欧洲各国领导人心里都明白一个道理: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迟早要吃亏。特朗普今天能为了关税翻脸,明天就能为了别的事情撕毁协议。
这种政策的反复无常,比敌人的威胁还可怕。至少敌人的立场是明确的,你知道该怎么防范。但盟友突然变脸,那就真的措手不及了。
所以,欧洲人开始琢磨"Plan B"了。一方面继续维持跟美国的表面关系,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另一方面,悄悄寻找其他的合作伙伴和退路。
这次给拜登打电话,表面上是求助,实际上是在试探:万一特朗普真的把事情搞砸了,还有没有别的美国政治力量可以依靠?拜登的回应虽然谨慎,但至少给了他们一种心理安慰:美国还有理智的声音存在。
我看啊,这回欧洲算是被特朗普给"教育"了。以前总觉得美欧同盟坚如磐石,现在才发现,原来这个"老大"也是会变心的。
更现实的问题是,特朗普看到这种情况,很可能会进一步收紧对欧洲的政策。他本来就容不得有人挑战自己的权威,现在连欧洲盟友都去找前任总统"告状",这不是打他的脸吗?
接下来不排除特朗普会加码报复:要么提高关税税率,要么在其他领域给欧洲使绊子。反正他的逻辑很简单:既然你们不听话,那就让你们知道知道厉害。
但欧洲也不是吃素的。如果特朗普真的逼急了,他们完全可以抱团取暖,联合起来跟美国硬刚。毕竟,欧盟27国加起来的经济体量,也不是闹着玩的,大西洋两岸的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谁能笑到最后,现在还真不好说。
这场跨大西洋的"求助风波",本质上反映了美国霸权内部的深刻撕裂。当盟友开始绕过现任领导人寻求前任支持时,这个超级大国的权威结构已经出现了历史性裂痕。
拜登虽然下台了,但他代表的那套"多边主义"理念,在欧洲人心中显然比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更有吸引力。这种"软实力"的较量,有时候比硬实力的对抗更加致命。
当然,拜登也有自己的局限。82岁的年纪,癌症的折磨,这些都限制了他的实际影响力。他能做的,最多就是给欧洲朋友们一些建议,真正的决策权还是在白宫。
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政治僵局,你认为欧洲最终会选择妥协还是联合抗衡?